闢謠|個稅免徵額上調後反而「被減薪」?真相其實是這樣……

8月31日下午

修改後的新個稅法正式通過

居民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調整為5000元

一張有關個稅調整後的“收入表”

開始在微博、朋友圈瘋傳

稱“起徵點”上調後社保繳費也會變相多扣

許多人將來拿到手的工資還不如調整前多

闢謠|個稅免徵額上調後反而“被減薪”?真相其實是這樣……

圖片顯示:以5000元工資為例,降稅前,個人需繳納45元,降稅後個人不需要繳納,但是到手工資卻降低了,企業繳納的部分也提高了。

闢謠|個稅免徵額上調後反而“被減薪”?真相其實是這樣……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降稅前,企業與個人繳納的社保費核定基數都是按最低標準(1800元)計算的,所以企業和個人都繳納的少;

降稅後,按照相關規定,個人社保費繳納的核定基數須以實際發放工資為準,所以降稅後企業與個人社保費繳納基數都提高了,這就導致個人到手工資降低,企業繳納社保提高的情況出現。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社保改革正在進行,具體細則正在制定。

如此說來,圖片不能說是“謠言”。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圖片的說法和算法並不靠譜。之所以引發焦慮,在於以偏概全、偷換概念,將此前的“漏繳、少繳社保”歸於正常。

我們平日所發的工資,都是先扣除社保和公積金,再以剩餘金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按照規定,企業應該為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剩餘等基本社保。但是此前,很多企業鑽空子、偽造數據,以最低標準繳納社保,這既不合法,也損害了員工利益。

按照新規,今後社保由稅務部門代為徵繳,企業必須按實繳納,所以才會有到手工資降低、社保提高的情況出現。圖片中“降稅前社保可按最低工資標準扣除”的表示,明明是企業鑽的漏洞,反倒被公然拿來討論了。

實際上,對個人或企業來說,如果之前單位是按照規範據實繳納的社保,之後也基本不會受到影響;但現實情況中,的確有很多企業並未規範繳納,因此稅務局規範徵收之後,企業為員工繳納的社保將會增多,對應的個人部分也會增加。

闢謠|個稅免徵額上調後反而“被減薪”?真相其實是這樣……

↑社保徵收比例,可以對照自查自己是否合規繳納。

業內人士表示,新政策實施後,對員工個人會帶來積極影響,將有效避免此前很多公司給員工漏繳、少繳等情況。

闢謠|個稅免徵額上調後反而“被減薪”?真相其實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