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历史中,对一个王朝的评价时经常会谈到“得国正”的这一问题。传统史学家认为,“得国正者,唯汉与明”,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得天下。至于被人骂得很惨,评价极低的晋朝,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司马家谋权篡位,得国不正。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除了晋朝,再一个被广受诟病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就是清朝了,满清“得国不正”的问题一直持续争论到了今天。早在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刚刚被平定,中国看似进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假象时,就有一个人一针见血地点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这个成功预测出中国近代史走向的人名叫赵烈文,他是曾国藩的幕僚,在曾国藩过世以后便不过政事,相比同为曾府幕僚的李鸿章名气也就小了很多。别看名气不大,但他可是曾国藩当年除了李鸿章之外最为器重的幕僚。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赵烈文在死后留下一本《能静居士日记》,里面记载了一段他和曾国藩的私人谈话。有一天,曾国藩跟赵烈文说,京城里时常发生纵火抢劫的案子,街道上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赵烈文下面的这一断话不禁让人折服于他审时度势的能力,他认为满清的掌舵人目前依旧拥有着足够的威望,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土崩瓦解的局面。

未来大清的祸端必定源自于中央内部的溃烂,“而后方洲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曾国藩听罢皱着眉头沉默很久,又问如果清朝选择南迁会怎样。结果赵烈文直截了当的说,“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曾国藩预感到清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但他认为“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赵文烈又反驳道,此前的康乾盛世已经是老天对于本朝皇帝德正的报答了,

可是满清“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话聊到这里,曾国藩也默认了赵烈文的看法,悲伤地说道,只希望我早些死吧,别看到山河破碎的那一天。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赵烈文的这番论断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臆测,他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大员的幕僚,远离朝堂,并无太多直接接触核心权力圈的机会,

但却对当朝的执政者作出了极为精准的评价。

太平天国平定后,甲午战争爆发前的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同光中兴”,时人对于恭亲王奕䜣,慈禧太后评价极高。可他却认为恭亲王的精明能干不过是小聪明,慈禧太后所谓的“威断”不过是对于一些小事情,在大事情上反而容易受到蒙蔽,酿成大祸,这些人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让国家真正的实现中兴的局面。

此人说:满清夺得天下太容易杀人又多 不出五十年中国必有大祸

赵烈文和曾国藩成功预见到了50年后中国的未来,可这并不是什么可以值得高兴的事情,反而使得晚年曾国藩更加忧虑,赵烈文干脆不愿做官。可惜啊,他们未能想到百年后中国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