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水感是自學游泳不斷進步的前提

任何游泳動作的改進和游泳理論的更新都是以提升對水的感知為前提,如果泳者失去了對水的感覺,那麼談游泳技術的進步就成了紙上談兵。在自學游泳過程中,每一次下水都是感知水的力量和性情,有的游泳動作一時難以掌握,可以暫時將動作練習放在一邊,轉頭尋找水感,反而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這麼說,提升對水的感知能力,是改進游泳動作的關鍵依據,每個泳者的個體情況千差萬別,標準的游泳動作在每個個體身上都應有不同的展現,千篇一律不利於發揮個體的身體優勢,個人在游泳中除了要熟練掌握游泳動作,還要找尋適應自己體形和力量的具體游泳動作。

1、抱膝吐氣下沉

沒有什麼比這個練習更能幫助泳者提升水感了,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體會不同身體姿態在水中的感受非常重要。嘗試著在水中伸展,搖動四肢,轉頭,划水,可以有效的幫助泳者感知身體的對水感覺。

2、站著換氣

換氣有多難,可以從站立開始著手,站穩在水中,脖子放鬆,將頭埋入水中,保持泳鏡一半入水,一半在水面上,用鼻子緩緩吐氣,可以在站立時想像著划水後,轉頭換氣,先練習換氣節奏。習慣了再去練習漂浮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3、指尖對水的用處

指尖對水非常重要,只要手指足夠敏感,應當可以感受到不同遊進速度、入水角度、水中位置下不同的水感,藉此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水阻,並幫助改進手臂位置和動作細節。比如:在移臂時,可以有意的將指尖掠過水麵,手指的感覺會有效的幫助改進移臂動作。

4、深入水中

在深水區中什麼最重要?大多數人會回答踩水。可是大多數人最多踩水3分鐘左右就會覺得費力了,可見踩水的作用有限,僅限於臨時應急。在深水區中最重要的是懂得利用水的浮力,試著完成這個練習:自然吸一口氣,不要吐出,讓身體沉入水中,如果身體足夠放鬆,無論水深多少,身體都會在下降最多一個頭部位置時停止下沉,並且緩緩上浮,此時,待將要上浮出水時,吐氣,並輕踩一下水,讓嘴巴露出水面換氣,任由身體下沉,等待身體下一次自然上浮…… 這個過程幾乎不會耗費任何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