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历史渊源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各地习俗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很多人还会在中元节当天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古诗里的中元

中元夜

唐丨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夜看月

唐丨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作

唐丨李商隐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丨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今年的中元节就要到了!

要注意些什么呢?

下面这份“倡议书”请收好!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广大市民朋友:

您们好!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现就“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环保”开展中元节祭祀活动发出如下倡议:

一、规范祭祀行为。公共场所焚烧香烛纸钱等不文明祭祀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损坏市政设施、污染大气环境,而且造成严重安全隐患。请大家自觉维护公共场所良好秩序,不要在城市院落小区、农村集中居住区、沿街沿河、公共绿地和公墓等公共场所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鞭炮、设置祭祀用品。

二、倡导祭祀新风。请大家要更加注重精神传承,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采取“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写读纪念文章”、“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低碳环保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缅怀逝者。

三、党员干部带头。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国家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告别陋习,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共同建设“美丽蒲江·绿色典范”。

蒲江县委组织部 蒲江县文明办

蒲江县委社治委 蒲江县城管局

网络祭奠,就是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亲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上香、点烛、献贡品、点歌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不污染环境。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如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替换蜡烛、纸钱、火香。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祭祀的目的都是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先人,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开展祭祀。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过节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低碳环保,爱护家园。

「中元节」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这个中元节,

让我们用文明行为扮靓文明城市,

让文明祭祀成为蒲江新风尚,

缅怀先人,传承文化,弘扬孝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