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氏鼯鼠、粉头鸭……这些流失的物种还能被发现吗?(上)


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发起了一项名为“追寻流失物种“的运动,意图搜寻已消失多年的动物,其中一些恐怕已经灭绝。

梦海马 拉丁学名:Hippocampus minotaur, 人们从未见过这小小的海底生物。 在野外,人们从未发现过梦海马的身影。它们可能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岸的沙层中。人们认识到这些小家伙也只是源于渔民搜集来的标本。

比氏鼯鼠 拉丁学名:Biswamoyopeterus biswasi, 这中独特的飞鼠拥有天然的降落伞,但至今下落不明。 比氏鼯鼠可能属于印度东北部,其毛发红棕、肚下雪白,常栖于树上。其标本首次收集于1981年。

印度真鲨 拉丁学名:Carcharhinus hemiodon, 印度真鲨小巧的身材,使其更加难以寻见。 印度真鲨的牙呈锯齿状,鳍的端部呈黑色,成鱼长度不足1米。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过度捕捞可能是它自1979年再未现身的原因。

中墨林兔 拉丁学名:Sylvilagus insonus, 这种小兔子行踪神秘,好似神话中的复活节兔。中墨林兔只在墨西哥的小部分地区才有发现。20世纪,这一奇异物种逐渐消失,直至1998年才找到一张兔皮。由于乱砍砍伐,栖地减少,中墨林兔可能早已灭绝。

华莱士巨蜂,拉丁学名:Megachile Pluto, 世界上最大的蜜蜂实则是个“鸠占鹊巢”的不速之客。华莱士巨蜂起初是由英国博物学家、探险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介绍给大众的。这巨型的蜜蜂长达3.8厘米常常不请自来,侵占白蚁的家。1981年,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上曾发现过6处这样的蚁巢,但这也是它们最后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