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上回講到燕王臧荼起兵叛漢,不消兩月,漢軍蕩平,臧荼本人也被擒獲,燕王之位空缺,劉邦便想將他一位心腹愛將立為燕王,這位愛將是誰呢?

就是盧綰。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01盧綰封王

這盧綰啊,也是豐沛功臣集團中的一員,盧綰打小就與劉邦相識,因為盧綰的父親與劉邦的父親劉老太公就是朋友,再加上劉邦與盧綰剛好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這驚人的巧合,在村裡傳為佳話,村民們都自發的殺羊祝酒慶賀劉盧兩家世代交好。劉邦與盧綰一同長大,一同在私塾裡讀書,劉邦經常調皮搗蛋,不敢回家,很多次都是盧綰和盧綰的父親出面,才使得劉邦脫身,所以劉邦一直都跟感激盧家,與盧綰關係一直也很要好。


劉邦斬白蛇起義之後,盧綰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隨著劉邦東奔西跑,滅秦平楚,更常常出入劉邦的帷帳,每次獲得的賞賜都比其他將領優渥。雖說在豐沛功臣集團裡,劉邦雖然對蕭何、曹參、王陵等人也關愛有加,但論最親密的還是要數盧綰了,這不漢朝初定,劉邦就拜盧綰為太尉,乃西漢三公之一。


其實盧綰軍功還在樊噲、夏侯嬰等人之下,但是這是官位卻是僅次於蕭何的。這次燕王之位空缺,劉邦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而不是別人。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西漢初年諸侯分佈圖


但是盧綰軍功與威望實在不高,貿然封王,群臣面服心不服,背後一定會說我偏心。但若是放在朝會上讓群臣議定,他們一定會推舉曹參為王,這不用說,漢軍中除了韓信,沒有人比曹參軍功高的了,再說韓信已經封了楚王,再有一個王位那一定是曹參的。


劉邦苦思冥想,怎麼能讓盧綰順利當上燕王了呢?還真別說,劉邦尋思了幾天,還真讓他琢磨出來了一個法子。什麼法子呢?


讓群臣議定王位之選,他們肯定是要定曹參,所以這條路走不通,但功臣們可只是只有如今在朝的這些,還有封國七王呢,如果他們集體推舉盧綰,群臣們也不好反對。於是劉邦寫下詔書,派使者前往其他七國封地,詢問諸王推舉何人為燕王的意見,這是明面上的,其實私底下還吩咐使者向諸王傳達自己真正屬意的人選。


七王接到天子的消息後,因為他們都不是豐沛功臣集團的人,也不會為了曹參抱不平而忤逆劉邦的意見,所以樂於順水推舟,奉旨行事,紛紛上書奏請劉邦封盧綰為燕王。劉邦很高興,藉口對群臣說,這是封國七王所推,不好推辭,群臣因此不再有異議,盧綰順利的獲得了燕王之位。


盧綰當然大喜過望,帶著妻兒前往燕地,順帶宴請劉邦一起在燕王宮居住數日。



02潁川平叛


數日過後,劉邦返回洛陽,接著著手處理功臣封賞的事情,偶然看到已經被封列候的名冊,於是下詔列候來洛陽,想詢問一下各地治理的情況。



結果誰知道這其中有一個叫做利幾的人,原為西楚將領,項羽兵敗垓下時,利幾為陳縣縣令,舉城來降,劉邦大喜,封利幾為潁川侯。


如今利幾見到這個詔書,不清楚是所有的列候都需要去洛陽,錯誤的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要去洛陽。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恰好燕王臧荼剛剛被擒,利幾也曾和臧荼共事過,是不是懷疑到自己,思來想去自己一旦入洛陽,就是羊入虎口凶多吉少,不如早早舉兵反抗,還有可能成功,於是起兵造反。


劉邦大怒,親自率精兵從洛陽來到潁川,不消兩日,平定潁川,將利幾就地正法。


劉邦返回洛陽後,依然餘怒未消,盤點了一下項羽的舊部還有季布和鍾離眛還在潛逃,至今沒有抓到,於是通告天下,懸賞緝拿,以絕後患。



03田橫死義


結果又有人來報,說是齊王田橫,率領五百人,逃入海島居住。劉邦心想:

田橫與兄田儋、田榮本就是齊國貴族,跟著項羽一起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後佔據齊地為王,深得人心,到現在田橫還不歸漢,將來必會造反,於是派遣使者,前往海島,詔命田橫來洛陽,說是要對他進行招安封賞。


使者來到海島,見到了田橫,說明來意。田橫辭謝道:“臣之前曾烹殺陛下的使者酈食其,今天雖然蒙陛下赦臣之罪,但臣聽聞酈食其之弟酈商,現在朝廷當將軍,立有大功,臣若入朝,酈商必然不會放下殺兄之仇,暗地裡設計要殺害臣,臣因此恐懼,所以不敢奉詔。”


使者將田橫的話傳回給劉邦,劉邦聽到會,覺得所言極是。酈商前不久已經官拜衛尉,乃九卿之一,執掌禁兵,於是劉邦召見酈商,並囑咐他以天下一統為任,不要替兄報仇,酈商當然不會拒絕皇帝的意志。於是,劉邦宣昭:“齊王田橫,不日奉詔將到,所有一行人馬,敢有人動其毫髮者,誅及三族。”於是又派遣使者持節,去海島告訴田橫可以放心來洛,如果來,大則為王,最小也不失封候之貴,倘若不來,即日發兵征討。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田橫見到使者帶來的詔書,沒有辦法,只得從命,僅帶兩個門客,跟著使者一起動身,沿路乘坐驛站車馬,直接奔赴洛陽而去。


到達屍鄉(洛陽偃師西)驛,必須換馬前進,田橫便託詞對使者說道:“這裡離洛陽只有三十里了,做臣下的朝見皇上,應當沐浴更衣,表示敬意。我要在驛舍沐浴,然後再去洛陽,可不可以?”使者覺得很有道理,就答應了。


田橫支開了使者,對著兩位門客到:“我是齊國的臣子,應當忠於齊國。齊王(指自己的哥哥田榮)給人殺了,我去投奔敵人,我哪還有臉去見齊國的子民,要是後世都以我為榜樣,見了誰強就去奉承誰,天下還有忠義存在嗎?我和劉邦原來都是王,如今他做了皇帝,叫我我去給他當俘虜,看他臉色行事,聽他驅使,無非就是想要羞辱我,給天下人看。再說我殺了他心腹酈商的哥哥酈食其,我現在要去跟酈商一起同朝為臣,儘管他害怕天子威嚴不敢跟我為難,但是我能恬不知恥的跟他一塊共事嗎?我做不到的。我現在已經國破家亡,漢帝還要再三找我去洛陽,不就是非要見我面才能安心嗎?這兒離洛陽很近,我死了,屍體也不會這麼快腐爛。他想見我,還是可以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兩個門客愁眉不展的聽著,還沒來得及說話,田橫已經抹了脖子。兩個門客抱著田橫的屍首哭了一會兒後,找來了使者,使者聽明原委後,只好包裹著田橫的腦袋,帶著兩個門客去見漢高祖劉邦。


劉邦見了田橫的人頭,不由得嘆息道:“唉,其實吾很佩服他們,他們哥仨兒(田儋、田榮、田橫)白手起兵,反秦攻楚拒漢,成就三位齊王,這豈是等閒之人可以做到的?只可惜,吾不能在你活著的時候見到你。”說完,劉邦淚如雨下,想到了自己從斬白蛇起義到今天的一路艱辛。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劉邦也算了卻了一樁心事,拜田橫的兩位門客為都尉,派有司安排兩千名士兵為田橫修造了一座墳,把田橫的屍首縫上,按照王禮把田橫安葬(田橫墓在洛陽偃師西)。誰知這兩位門客,督造墓建造好並拜祭之後,在墓的兩邊,挖了兩座坑,然後拔劍自刎,屍體剛好掉進了坑裡。聞者無不落淚,感嘆真義士也,二千士兵為二人準備棺斂,葬在田橫墓旁邊。


04五百義士


劉邦聽說後不禁動容,不僅田橫是義士,他的門客也是義士,聽聞海島上,還有田橫的五百門客,劉邦派使者去召來洛陽,先不說田橫身死,只說授予他們官爵之事。結果五百人到了洛陽在知道事情的真相,自知無力報仇,在祭拜過田橫墓之後,大哭一場,然後集體自殺於墓前。


在山東即墨,有一座田橫五百義士墓,明代即墨縣丞周番曾寫下《吊五百義士》七律一首:

山函巨谷水茫茫,欲向洪濤覓首陽。窮島至今多義骨,漢廷未許有降王。斷碑臥地苔痕重,古廟無人祀典荒。識得靈旗生氣在,暮潮風捲早潮揚。
從項羽烏江自刎之後說起(2)平燕地盧綰封王,據海盜田橫死義


劉邦沒想到這五百門客居然全部是義士,驚訝的半晌說不出話來,自己本是好心招撫,沒想到義士死絕,劉邦哀嘆不已,無奈命有司厚葬之。


夏侯嬰見劉邦正因為田橫及五百義士之事,傷神數日,暗想這正是救下季布的大好時機啊,為止夏侯嬰如何救法?諸位看官,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