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霸道,出门就“怂”,你家的孩子是“两面派”吗?

用户案例:

强强是一名5岁的男孩子,在家里非常活泼好动,甚至还有点霸道,经常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不顺着他就大哭大闹,有时甚至动手打爸爸妈妈,一家人整天围着他团团转。

但是,强强每次一到外面,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有点胆小,有时甚至连话都不敢说,每次都小心翼翼地黏在爸爸妈妈身边。有的时候,本来自己玩滑滑梯玩得挺好的,但是看到别的小朋友来了,就变得小心和拘束起来……

在家霸道,出门就“怂”,你家的孩子是“两面派”吗?

其实,像强强这样的“两面派”孩子还真不少,在家里很活跃,甚至霸道,但到了外面却变得胆小起来……今天,英国超级育儿师凯瑟琳就要来和我们分享:如何引导这样的孩子来改变……

凯瑟琳老师建议:

作为父母,我们都想让家成为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我们想让孩子在家里感到放松、舒服,不只是柔软的床、舒适的沙发、熟悉的环境,还有无限温暖、宽容他们的爸爸妈妈。

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表现,作为家长,我们也会原谅孩子们的一切行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在家霸道,出门就“怂”,你家的孩子是“两面派”吗?

一味的宽容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如果我们的孩子对家人表现得无礼、对大人们大吼大叫、跟我们要东西时,有时会很粗鲁。那么,我们就需要教他们,这样的社交行为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有一个孩子,并感觉他在家里取得了掌控权,家中一切都围绕着他的意愿而行动,那么这不是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需要找到方法。

首先,告诉孩子那不是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我们不对彼此大喊大叫、指手画脚,也不互相提要求。其实很多家庭,往往差的就是跟孩子挑明这一点。

与其顾左右而言他,不如跟孩子直接说,正确的交流沟通需要双方都感到愉悦,你这样的沟通方式不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孩子才会明白自己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其次,要教孩子用一种冷静的方式说话:

01。跟别人沟通,当存在需要时,不要去命令,而要有礼貌地请求,凡事前加个“请”字会更好。

02。不要在谈话的时候随意打断别人,要先说“不好意思”。如果请你等一会儿说,那就先等待一会儿。当爸爸妈妈做出等待的手势时,可能正在跟奶奶讲话,那么你必须等待。(除非孩子感到身体不舒服,或出现任何危险)

在家霸道,出门就“怂”,你家的孩子是“两面派”吗?

你在家教孩子这些社交技能、教他们如何尊重大人之后,当他们离开家走出去时,他们就会懂得应该怎样去做。

首先,要教会孩子,用一种平静、冷静的方式说话,用眼神去交流

其次,当你想要某样东西时,用“请求”而非“命令”的语气

最后,让孩子知道:如果我请你等待,你要等待

一旦孩子们开始理解家里的这些规则,你就会发现,他们在外面与大人讲话时,会变得更加自信。因为你曾经教过他们,如何尊重别人,以及与大人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