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育年齡越來越提前,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才有營養又不早發育?

我是小穀雨,有更多關於蔬食的健康資訊、走在潮流前端的健康食譜想要分享給你~

當今社會,美味的食物令人眼花繚亂,越是好吃的東西其中的添加成分就可能越多。已經發育完的成人吃了還好,但是這些食物對於正在發育期間的孩子們來說,除了能增加身上的脂肪和得到孩子甜甜的一句“爸爸/媽媽真好”意外,可謂是沒有任何益處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食物很有可能造成孩子過早的發育,男孩子肥胖至長出B罩杯,女孩子的初潮大大提前。

下面這張是各國女生第一次來例假的統計表:

孩子發育年齡越來越提前,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才有營養又不早發育?

可以從圖中發現,所有國家女生的初潮年齡都是呈向下遞減的趨勢的,中國的下降趨勢最為明顯跟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不無關係。80年代後,國民的營養素質大大提升,肉類的消費增長了十倍有餘,加上獨生子女變多,家中的蛋白質全部給了一個孩子補充,孩子們大多不會再有吃不飽的情況,甚至部分家庭條件好的女生開始接觸到了垃圾食品。

在2018年,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女生的初潮平均年齡已經低至9.69歲了!

隨著各種洋垃圾食品的進入市場,以及肉類食品的常見,孩子營養過剩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沒有穩定的運動習慣也導致男女生的肥胖問題突顯。

孩子發育年齡越來越提前,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才有營養又不早發育?

不僅僅是肉類,很多水產類在被人養殖的過程中,會違規加入避孕藥,導致水產食物內包含過多的雌性激素。孩子吃了,體內就會沉積雌激素。

性激素無法排出體內,這就很容易引發性早熟問題了。看到這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可能會偷笑了。可是,同樣的原因,也可以在男孩身上實現,最為明顯的就是男生擁有了比女生還明顯的“胸部”。

性早熟,不僅僅影響孩子的外形,更阻礙了孩子的身高增長。因為過早的發育,導致孩子過早的閉合了骨骺線,原本應該竄到1.7的個子生生壓到了1.5就停止了生長。

那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東西才能幫助他們補充營養又避免過早發育呢?

首先,你要清楚哪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黑榜:

1.糖分過多的東西

小孩子都喜歡吃甜甜的食品,冰淇淋,飲料,加了糖水的所謂鮮榨果汁,巧克力等等。寵孩子的家長往往喜歡獎勵孩子,認為只要控制一下攝入量就沒有關係。

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在潛移默化的。

孩子的舌頭只要嘗過了這些東西,那他們對於食物的甜度、鹹度就無法恢復到原來的敏感水平。清淡健康的食物會越來越難被接受。可以回想下,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反而越加挑食?為什麼看到那些包裝漂亮的甜品越來越眼饞?

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糖的美好,沒有自制力的小孩只在乎一時的“滿足”,作為家長,應該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拒絕這種甜蜜的陷阱。

讓我們來看下日本人是怎麼注重類似問題的。

在日本,政府直接規定了必須區分兒童和成人食用品,廠家必須註明哪些食品是孩子可以吃或禁食的。甚至包括汽水,也有小孩可以喝的產品,嚴格控制了裡面的甜度和碳酸度。在日本家庭中,主婦們會自覺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只給他們吃規定可以食用的東西,不加過多的糖和鹽。

小孩的舌頭是最為敏感的,很多地方的家庭因為地域的緣故,重油重辣重鹽,自己怎麼吃,孩子就跟著怎麼吃,這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味覺。希望各位家長可以注意到這個問題,自發的甄別一下給孩子吃的食物。

孩子發育年齡越來越提前,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才有營養又不早發育?

2.油炸食品

眾所周知,油炸食品是導致肥胖的首要因素,其中含有的丙烯胺成分會導致基因突變,增加致癌的幾率。

炸雞排,炸肉丸,炸大排,炸肉餅......中國的美食歷史悠遠,各種煎炸食品橫行。孩子們在放學的途中很難不受到油炸食品的“誘惑”,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貪圖美味。在經過一天的學習和打鬧之後,原本就在生長期內的孩童會因為消耗了體能更加容易在非正餐時間感受到飢餓。

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避免孩子接觸到過多的油炸食物呢?

有接送任務的家長,不妨試一下帶上一些酸奶,水果和小點心,等孩子放了學,給他們吃一點,這樣既不會讓他們感到飢餓,也避免了在飯前吃太多零食和炸物導致沒有胃口。

若是沒有時間去接送,可以在孩子的包裡放上一些,要求學校的老師幫忙監督,避免孩子在放學前就吃完了兜兜裡的小點心。

或者,從根本上避免問題,適當的給予孩子零花錢額度,不讓他有購買油炸食品的機會。

紅榜

1.豆類食品

豆類食品可以幫助孩子補充蛋白質,避免孩子進食過多的肉類。進食紅肉,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減緩智力發育,不利於需要大量記憶力背書的孩子。

而且,豆類中包含的鈣物質還可以幫助孩子促進骨骼發育。例如豌豆,富含鉻、銅,能幫助兒童開發大腦智慧,非常有益於孩子的學習。


有人會問,新聞說有孩子因為每天喝很多豆漿,導致喝出了B罩杯,這難道不是說明豆類對發育期的孩子無益嗎?

首先,這是新聞標題的誇張化,人們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平時的進食誇張程度,並不僅僅是隻喝了豆漿。其次,中國人已經喝了幾千年的豆漿,都沒有這樣誇張的事件發生,可見這只是媒體為了奪人眼球所作的標題黨。

大豆內的確是有類雌激素,但同真正的雌激素作用卻不同。這種植物類雌激素可以被人體輕鬆的代謝掉,不會對發育造成任何影響。

2.穀物

老人從小教育我們要多吃粗糧,這其實都是生活經驗。

粗糧內富含纖維,纖維恰恰可以幫我們促進新陳代謝,孩子本身的代謝能力很強,每天給他攝取50g的穀物就足夠。早晨給他泡上一杯添加燕麥的牛奶,既能幫助孩子長高,也攝入了穀物。

且穀物含有的蛋白質在8%-12%,這可以幫助補充生活所需的穀物蛋白,以及胡蘿蔔素。


3.胡蘿蔔素食品

番茄、胡蘿蔔、聖女果......很多蔬果類都富含胡蘿蔔素。

人類在攝入胡蘿蔔素後,可以將之轉化為維生素A,這對於經常看書容易得乾眼症及近視的孩子很有益處。

胡蘿蔔素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少去醫院比任何事都讓家長省心。

孩子發育年齡越來越提前,究竟給孩子吃什麼才有營養又不早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