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唐朝的李世民创造了一代盛世,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明君,不过他的皇位可是来之不易,其他的两位兄弟一直对他有意见,明争暗斗更是屡见不鲜,奠定李世民皇位基础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玄武门兵变,如果没有这场兵变,也许大唐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李渊的三个儿子,战功最大的就是李世民,不论是手下的幕僚,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对他称赞有加。不过因为他是二儿子,所以唐朝建立后也仅仅是封了一个秦王。作为太子的李建成看到李世民的名望如此之高,自然是心有不满的。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即便是李世民没有夺权的心,他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联合起来排挤李世民,李渊虽然没表明态度,但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偏袒李建成的,所以当时李世民所处的地位十分尴尬。交出兵权肯定会遭到迫害,不交的话又总是被猜忌。

恰好碰上了突厥人带着大部队突破了长城,之后又包围了乌城,借着这个机会李建成推举李世民为主帅前去平叛,想借此机会诛杀李世民,再趁机夺取皇位。他们私下密谋,打算找些刺客,在秦王出征为他送行的时候动手,只要刺杀成功,皇位就到手了。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李建成和李元吉召集了许多死士,而后又在太子府上进行密谋,在确保了所谋之事成功的几率很高后,他们便开始了行动。首先就是把昆阳池的人换成了自己的亲信,让死士都埋伏在了周围。剩下的就只等着李世民上钩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子府上早就有了李世民的眼线,这个人叫做王晊,他在太子府上担任率更丞,也就是主管计时的官员,他很早之前就被李世民收买了,随时观察太子府上的一举一动。在李建成众人密谋的时候,事情被他听说之后,立马跑去找李世民。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王晊把兄弟二人的计划全盘托出,他们打算在帐篷中为李世民践行的时候,直接把他刺死在营帐中,等父王问起里的时候再以秦王暴毙的理由掩饰过去。李世民听说后只能连连叹息,面对兄弟间的争斗,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王晊告发的计划中,不仅针对了李世民一人,像他手下的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虽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都不能为自己所用,所以他们决定击杀李世民后,把这些功臣全部活埋,这种残忍的手段让李世民下定决心要自保。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之后便发生了玄武门事变,在这一战中他的两位兄弟被击杀,自己手中又掌握了兵权,就算是李渊不想传位给他也不行了,也是这一战,彻底地解除了威胁,确保了李世民的皇位。如果不是王晊及时地报告了对方的计划,也许唐朝的盛世就不会存在了。

我们在提起玄武门事变功臣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他们都受到了重赏,尉迟恭的功劳更是位列第一,李世民还把齐王的财产都划到了他的名下。但是王晊却没有受到任何的赏赐。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按理来说他才是玄武门事变的头等功臣,如果没有他及时通风报信,李世民是不可能制定出应对之策的,就算是他手下有一众的文臣武将又有什么用呢?李世民向来都善于拉拢人心,有如此大功的王晊却没有受到重视,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有这么几点原因,是王晊没被李世民重视的原因。首先王晊是被李世民收买的,他为李世民办事是因为有利可图,这种重利轻义的人,李世民是不喜欢的。现在的他可以帮助李世民,那之后就很有可能叛变他,这样的人李世民是不需要的。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第二点原因就是这件事是不光彩的,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跟李渊说的是为了保命才杀了兄弟,这样他就是被动的受害者。但是如果让李渊知道了他提前知道了计划,并且做好了万全之策,那么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而且如果被人知道李世民早已知晓了计划,还把自己的兄弟给杀了,那么他一定会背负上骂名,这些原因加在一起,让他没有重视王晊。而且王晊在此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了音讯,我想很可能是被一起干掉了,这样玄武门事变的真相就不会被说出来。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是唐朝小官,提供关键情报,改变唐朝走势

不过王晊的作用还是不能忽略的,如果不是他的告密,李世民别说当皇帝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问题。如果李建成上位的话,唐朝也不会有盛世一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