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坎城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爲何而燒

“聽說過那個從摩天樓上掉下來的人嗎?每當他跌落一層樓,都不停地安慰自己說:‘目前為止還不錯,目前為止還不錯...’其實你如何跌落的並不重要,關鍵是你會如何落地!”

- 選自《怒火青春》旁白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這部 95 年上映的法國電影當然算不上是老片,導演卻用了黑白畫面。是懷舊?是致敬?再或是視覺偏好,不得而知...

問題是:法國街頭三個遊手好閒的小混混有什麼好演的?這要發生在我們生活中,那都是影響市容、反正能量、毀三觀的反面教材,是老師家長以及成功素質人士不恥一撇的東西。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撇開這些不談。即便是“故事”內容,光是那流水賬似的荒誕情節,也足以讓大部分人望而卻步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看完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沒錯,那三個小混混身上的那種憤怒、嬉皮笑臉,那種玩世不恭、仗義魯莽(愣頭青),在你在我都曾有過,不同的是:他們的青春是在急速中墜落,我們的卻在遲緩中遺失...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而當你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人早已沒了反抗的能力,甚至連選擇墜落的勇氣都沒有了。沒錯,那種逝去、無力反抗的痛就像一把刀子刺進了胸膛。

「電影主體無關乎政治」

《怒火青春》(直譯應為“仇恨”)故事的社會背景大概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五月風暴”與九十年代的種族暴動之間。當然,這都是個人臆測,因為導演根本沒在情節中直接交代這些事情。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固然,學生、工人暴動,遊行示威、衝突,無政府主義、激進…….這些似乎已是現代法國人骨子裡的東西了,但有一點,這些概念都多多少少貼上了個民主政治的標籤。既然沾了政治味,孰是孰非,那就很難說清楚了。

於是,電影將鏡頭移到了暴動背後的衚衕小巷,移到了居民樓、屋頂、廢棄的拳擊館甚至中產階層的派對裡……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從而一個無關政治,無關階級導向的真實法國展現在了我們眼前。在這裡,只有髒亂貧窮的市民、遊手好閒的混混、警民間的浮躁與怨氣以及不理智的哥們兒情誼。

這難道便是階級矛盾、社會暴動的實質?

「沒有推動故事發展的誘因,除了時間的消耗」

乍一看電影故事是由一個參與暴動的年輕人與警察發生衝突,被打重傷入院引起的。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電影的三個年輕主角便是那個人的好朋友,他們的憤怒、行為動機、目標似乎都在圍繞那個被打傷的朋友而生。然而,看過電影后你會發現,三個人一天干的事根本沒有任何計劃性、沒有任何目的性,他們只是在大街小巷瞎逛遊,吃吃喝喝、發發牢騷、抽個大麻……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這叫什麼“憤青”,分明是小混混!

甚至導演在電影中插那些像線索的時間字幕讓幾個人的一天更顯荒誕,你看不到故事的終點和導向,只有時間在消耗。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沒什麼階級矛盾,有的只是無名火」

在社會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很容易想到階級矛盾。但在這部電影中,你略加仔細一看,會發現,那些街頭小混混裡還有警察的親戚,警察當差說的話和行為舉止也跟那些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小混混每天想的是別惹事賺點錢,當警察的也是想工作穩點,收入高點。要不是警服、警車,你根本分不清誰是誰。當然,所有這些人裡有移民,有猶太人,有黑人,只是你分不清罷了,你只能說,那都是些底層人。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至於那些真正拉開階級層次的人自然不會出現在這個區域。底層人看高層人就像三個年輕人從遠處看著埃菲爾鐵塔的感覺,遙不可及。當然,電影中,三人只是在晚上趕不上末班車,才與那個上流社會的人擦邊而過。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既然如此,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把人民內部矛盾錯當成階級矛盾,把街頭鬥毆和警察執法錯當成階層的對立了呢? 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探討的問題,也就是那個“無名火”從何而來的問題。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三個人無所事事中突發奇想,想要去醫院看看那個被打傷的朋友,卻被警察攔在了外面……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又是一場“無名之火”,又是一場無端的衝突。矛盾雙方都覺得對方是危險的、是無情的。雙方也卻是讓人主觀感覺是危險、無情的。憤怒在情理之中,卻讓人找不到源頭。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因為那跟兄弟情義、階級、種族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干的。那只是幾秒鐘的荷爾蒙衝動,幾秒鐘的不理智罷了。


我認為社會和執政者在這個“怒火中燒”的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換句話,如果多一些對年輕人、底層人的傾聽和耐心,還會不會有那些怒氣導致的悲劇了。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相反,站在更高層次的人把所有責任推給了人民內部,讓人民內部通過對立衝突自行解決。這也便是為什麼“青春”總是伴隨著“殘酷”而生。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縱觀這部法國電影《怒火青春》,很多人把它跟同時期的另兩部電影相提並論——《陽光燦爛的日子》、《猜火車》。原因自然在於三部電影都是關乎“青春”的。然而,《怒火青春》的不同之處在於,那其中的年輕人是在激進中墜落,而其他的則是在消極中上升。

榮獲戛納最佳導演獎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青春的怒火為何而燒


撰文:太虛宮

更多經典電影分析,經典電影推薦,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