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北宋·徽宗)

有些人,

他的錢幣是一張紙;

有些人,

他的經歷是一本書。

上下五千年,錢幣浩如煙海,

有的人窮盡一生,都不能玩轉哪怕一個年代,

油鹽醬醋茶,生活酸甜苦辣,

有的人兜兜轉轉,錢幣的信仰終成一句空話。

但無論我們或堅持,或是放棄,

終有一天,

錢幣會離我們而去。

而我們和錢幣,

是一起無聲無息的凋零,

還是一段轟轟烈烈的記憶?

不在錢幣有多牛,

而在我們怎麼做。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清)

為所愛,去瘋狂

怎樣證明自己是個玩錢幣?

是深藏不露的泉識,是動輒千金的藏品,還是高下立判的火眼金睛...

其實都不是,

玩錢幣,只需對得起自己。

去參加一次交流會,結識四海的泉友,感受錢幣的寬廣,

去參觀一次錢幣館,認真看每枚錢幣,感受錢幣的深閟,

去買一本錢幣書籍,逐字逐句推敲,所得所獲深諳於心,

去為心愛的錢幣做一次瘋狂的事,不遠千里的追尋,不計後果的追競,

去和知心的泉友做一次徹夜長談,彼此交換心得藏品,一起攜手助益,

為錢幣做一些力所能及,

而又值得回憶的事,

足矣。

大多數錢幣愛好者,都過著平凡的人生,

而我們為錢幣的瘋狂,

便是專屬我們的不平凡。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先秦)

寫所愛,為信仰

怎樣在歷史裡留下自己的印記?

去在各階的錢幣協會里謀個“官名”,去寫一本書,去做名震一時的大泉商、收藏家...

其實都不用,

做好自己,便自有人銘記。

一個朋友愛寫錢幣筆記,會一字不落的寫下每一枚錢幣的購入時間,購入地點,購入價格。

我開玩笑道,自己的錢幣用記得這麼清楚嗎?

他卻笑著跟我說,這既是寫給自己,更是給後人記的。

前幾日在網上看到一則20年前的購買清單,被人們廣為傳閱,

這才明白朋友的良苦用心,

若干年後,他的筆記或許也會躺在地攤的一角,供後人參考學習。

似乎錢幣玩家都有記述錢幣的習慣,

除了最常見的購買賬單,

我還見過標註錢幣版式,版式多寡的,

也見過偶得體會,收藏心情的。

其實,每一個錢幣愛好者,

都有著自己獨一份的收藏心得,

也許有一天,你一語成讖,

也許有一天,又為人拾起,

此刻默默無聞的你,會在若干年後成為他人眼裡的老藏家,

成為後世玩家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北朝·永安五銖)

言所愛,為傳承

怎樣讓錢幣收藏,成為你的專屬標籤?

在外行人面前,展示錢幣的精美和昂貴,顯擺自己的見聞和學識...

其實都不妥,

學會讓錢幣不再陌生。

當親戚們談到投資升值,你可以試用錢幣做對比,20年前的雍正和現在的雍正,

當同事們談到收入水平,你也可以用錢幣做對比,明代的薪俸和現在的薪俸,

當孩子們厭惡歷史學習,你也可以拿出你的錢幣,讓他們觸摸的歷史的溫度...

你給身邊朋友最好的記憶,

一定不是昂貴的錢幣,

而是你對一個愛好的堅持和收益;

你給自己孩子最好的傳承,

一定不是豐富的藏品,

而是讓他明白錢幣背後偉大意義。

直到有一天,人們談論起你,後人回憶起你,你和你的錢幣,都會是珍貴而美好的曾經。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南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時光荏苒,

無論你此刻是籍籍無名,還是打下一片天地,

錢幣總有一天,還是會離你而去。

而為錢幣收藏做一些力所能及,一些有趣的記述,卻是不分泉識層級高低的。

把握當下,

對得起摯愛錢幣的自己,

便是對終將逝去的錢幣,最好的敬意。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錢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