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爲?

4月23日,現鏈家網CEO彭永東發佈《貝殼找房CEO給夥伴們的一封信》,正式宣佈“貝殼找房”上線。

4月27日,貝殼租賃品質聯盟發佈會在成都召開,“貝殼找房”正式定位為開放的行業平臺。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鏈家內部一直傳言,左暉對“貝殼”這個名字特別偏愛,甚至早年在成立鏈家網時差一點就用“貝殼”命名了,但不知是否因為彼時傳統中介行業還不能接受如此互聯網化的名字,“貝殼網”最終不敵“鏈家網”。

4年後,左暉終於如願,甚至不惜8位數重金買下ke.com域名,可見一斑。

作為升級作品,“貝殼找房”有何不同?又擔負著怎樣使命?近年始終強調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的左暉又意欲何為?

1、最大的不同是幾乎沒有不同

貝殼找房目前包含二手房、新房、租房、旅居、海外五個板塊,看上去功能很強大,囊括了業內幾乎所有業態。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下圖左邊是貝殼找房,右邊是鏈家網,很明顯功能上並沒有區別,只是從位置變化可以看出貝殼找房更重視租房業務。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據官方公告說,貝殼找房與鏈家網最大不同在於“二手房”和“租房”板塊是對行業開放的。除了鏈家、自如房源外,也允許外部和其他品牌進入,全面覆蓋個人、機構,目前已有超400家品牌公寓入駐。

能在一個平臺上找到更多房子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經雲者實測,的確能找到冠寓、泊寓、美麗屋、灣流等品牌公寓房源。

但這樣一個被貝殼找房大肆宣傳的亮點,其實在鏈家網上早已實現。如果我不打上LOGO,你能發現下面哪個是貝殼,哪個是鏈家嗎?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而在二手房板塊中,雲者並沒有找到房屋來源標記,通過與鏈家網實測對比應該還是由鏈家自有房源構成,畢竟二手房交易才是鏈家最重要的輸血通道,沒有道理為他人做嫁衣裳。

不過據內部人士透露,下一階段貝殼二手房將向鏈家以外的合作方、加盟方開放端口,未來個人房東和經紀人均可在上面發佈房源。至於是否收端口費,想想這些年被端口網站拿去的利潤,收肯定還是要收的。只是經過年初那場與安居客的撕*大戰,收多少?怎麼收?左老闆恐怕要好好和德佑商量一下。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比較良久,唯一亮點也就是“VR看房”,但除語音講房外,技術與感官體驗上並未有實質突破。從開發商近年經驗來看,“VR看房”對於實際成交意義不大,更多隻是一種炫技工具。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所以,對比下來發現,“貝殼找房”與鏈家網最大不同是幾乎沒有不同!

左暉為何花巨資在鏈家網之外又搞出一個幾乎沒有差異性的“貝殼找房”?

2、帶著打造中國版MLS平臺的使命出生,卻可能最終幹成“京東自營”

要想回答上面的問題,還要從左暉對於鏈家的定位說起。

如果要給鏈家貼標籤,大概這個市場上99%的人都會選擇“房產中介”,畢竟這麼多年,鏈家一直乾的就是這事,而且行業老大,形象過於深入人心。

但,左暉就是那1%的人,他對於鏈家的定位是互聯網公司,是平臺公司。相比於龐大的線下經紀人,他更希望公司由技術和數據驅動。

這從2004年成立“鏈家網”時偏執的要取名為“貝殼網”就可以看出,彼時,左暉已經在為一盤更大的棋局布子,只可惜最終“貝殼網”胎死腹中。

這盤更大的棋就是成為中國版的MLS,左暉在力求鏈家轉型。

實際上,無論是從當年的“樓盤字典”,還是去年年底發佈的“Real Data”(一款類似WIND的TO B產品),左暉的步伐從未停止,“貝殼找房”更是帶著打造中國版MLS平臺的使命出生。這是左暉願意花大價錢重新扶持一個“貝殼找房”的原因之一。

但,能成功嗎?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MLS的運作機制:

(1)MLS是美國房地產中介共用的買賣數據庫,由經紀人申請入會,得到批准後成為會員,依靠經紀人自主更新和第三方數據整合,完成持續建設。

(2)賣方與委託經紀人是獨家代理關係,這是MLS的基本規則。只要房產在獨家代理協議所規定的時期內成功售出或出租,賣方就要向委託經紀人支付全部佣金,而不管房產最後是由誰成功交易的。

(3)信息共享、佣金分成是MLS系統另一運行機制。在MLS平臺,委託經紀人是不擔心信息公開的,因為任何人獲取了這些公開信息並促成交易,委託經紀人都可以按照獨家代理協議獲得收益,再按照事先約定的佣金分成與其它經紀人進行利益分配。“他好我也好”是平臺生態的真實寫照。

如此看來,“貝殼找房”很難成為中國版的MLS。

首先,貝殼找房無法解決中國“一盤多放”和“賣方佔優”的現象,房主與經紀人不存在獨家代理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各經紀人之間權責混亂,特別是在佣金無法事先確定的情況下,房源信息、客源信息都是各經紀人賴以生存的法寶,根本不可能共享,更談不上真實!

其次,MLS平臺是服務於經紀人的平臺,買賣雙方都是與經紀人聯繫而不會直接在平臺中出現,成交與佣金激勵導向明確。但左暉並沒有在“貝殼找房”上想清楚服務對象是誰?經紀人在裡面、買賣雙方在裡面、機構運營商也在裡面,甚至未來加盟商也會進來,這樣一個龐雜的“平臺”,恕雲者直言,很有可能變成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鏈家在其中扮演了雙重身份,既是運動員(鏈家網、自如、德佑等)又是裁判員(貝殼找房的發起方和運行方),在追求自身業績的前提下很難讓參與者和使用者相信這個平臺的真實、開放和共享。這一點,左暉應該吸取劉強東的經驗,“京東自營”就是平臺企業裡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典型案例,它對於京東網的殺傷不言而喻,大家都認可京東的電商身份,卻不會賦予它如淘寶網一樣的平臺功能。

作為一個從線下房產經紀起家的企業來講,左暉和他的鏈家已經深度參與到了交易鏈條當中,利益權屬關係是無法切割的。這種由一家企業建立起來的所謂“平臺”,本質上仍是封閉的B2B/C模式。

從雲者對貝殼找房的實測中也可以證明,其背後的數據庫仍然是鏈家,即使開放也是有門檻的開放,這與真正的互聯網平臺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頂多只能算作是交易模式和流程上的互聯網化。

3、一切都是為了上市

鏈家要上市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尤其是我愛我家借昆百大A(5月2日,昆百大A已經正式更名為“我愛我家”)成功登錄A股市場之後,左暉變得更加急切,因為他深知越晚上市鏈家就越被動。

要上市就必須遵守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規則之一就是行業屬性和企業對標。行業屬性決定能講什麼樣的故事?企業對標決定這個故事能講多大?

實際上,鏈家已經很被動了!我們先來看看我愛我家上市時的情況。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雲者把文字轉換成表格這樣大家看得清楚點:

“貝殼找房”上線,左暉意欲何為?

(2018、2019年EPS預計為0.33、0.39元,目前股價對應PE預計為31.4X、26.2X)

昆百大A整體收購我愛我家只花了65.5億,按照2017年的承諾利潤5億來算,PE水平只有13.1倍,按照目前A股同類型企業上市情況來看,如果鏈家上市未來對標的企業只能是我愛我家,這對於左暉來講將是一場災難。

要知道,據媒體報道,2016年鏈家完成B輪融資時,估值已達到368.5億。而此後融創在2017年初進入北京鏈家時,花了26億僅佔其6.25%股份,據此測算,北京鏈家估值將達到400億

對於左暉和鏈家來講,在上市之前能夠被資本市場認可,擁有這麼高的估值的確是一件好事,說明大家對其未來的認可,願意和左暉一起把故事說大。但真的到了Pre-IPO時,市場也會展現其冷酷殘忍的一面,我愛我家65.5億的收購價和13.1倍的PE就是左暉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怎麼辦?唯一的方法就是讓鏈家的對標企業不是我愛我家,讓證監會相信鏈家已不是中介服務商。因此左暉只能重搭臺子另唱戲,必須要讓鏈家在上市之前摘掉房地產中介服務商的標籤,讓鏈家在市場中選擇估值水平更高的行業與企業作對標,最起碼是多一種維度、多一個籌碼。

因此無論是標榜自己是技術和數據驅動的互聯網平臺公司也好,還是“Real Data”、“貝殼找房”等產品的推出也罷,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市!這也是左暉在鏈家網之外願意誕生“貝殼找房”的原因之二。

當我們明白左暉力求轉型,進而一切都是為了上市的時候,也就不難理解左暉為何花巨資在鏈家網之外又搞出一個幾乎沒有差異性的“貝殼找房”?

左暉正在向市場講述一個全新的商業故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說一句:

是時候開始你真正的“表演”了。

(微信公眾號:yunzheyunj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