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智成长:发育迟缓儿童家庭训练15项「技巧」

一般训练自闭症儿童机构提倡的是家校结合,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不仅仅依靠机构,家长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我们一直在说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训练中,让孩子在机构中学到的知识泛化到生活当中去。但是很多爸爸妈妈仍然非常的疑惑,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现在由广州星智少儿成长中心的朱主管和大家分享12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谁最能帮助孩子?

家长自己本身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只有您是与孩子相处最久的人。请记住,无论孩子的发展迟缓程度有多严重,你的孩子仍然有权利生活得像其他人一样有尊严。他是一个有感情、有个性、有反应、有喜怒哀乐的人。他需要学习,需要成长,但绝不是忽视、怜悯或宠爱。

父母应尽量提供孩子一个充满关怀与支持气氛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身心发展与人格上都能健全成长。对于孩子,应以平常心管教他,不要给他特权,才能让他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与生活习惯。

如果你认为孩子在接受教育或其他相关服务时受到歧视及不公平的待遇,您应该透过适当管道(例如家长团体、县市地方政府)反映你的意见,以便有效地为孩子争取权益。

二、如何和专业人员沟通?

许多的家长很有动机想协助孩子的发展,但在面对其他专业人员时经常哑口无言,或是自觉自己很没有参与说话的空间,这样的态度并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孩子的发展问题,您应该:分享数据:你的意见很珍贵,不下于专业人员,你最明白孩子的情况,尽量把孩子的各种情形与你的疑问说出来,帮助他们了解你的孩子,以便作正确的诊断。

不明白要问:如果医生或专家说的话,你听不懂时,一定要立刻问清楚不要怕,并且请他们做进一步解释,一直到你完全明白为止。如果必要,可以向他们要书面的诊断数据或参考数据,做为记录。

尊重专业的意见:专家正确的诊断以及医疗、教育计划,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专家所给的具体的建议及治疗计划要尽量配合,如果你还是不明白或是不放心时,不妨问个明白或请教专业团队的意见。

三、串密集的训练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训练儿童要分配多少的量,事实上必须尊重评估的结果。依据评估的建议来安排各项服务,但也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自然练习的机会。

四、居家照顾父母亲应有的态度为何?

父母亲正确的教养态度是居家照顾的不二法门,须注意的教养态度包括至少以下几项:发展迟缓儿童和一般的儿童一样需要透过各种不同的经验来学习,因此父母亲应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有从经验中探索学习的机会。

不可以宠溺孩子,不可以给特权,发展迟缓孩子的父母亲有时会过于怜惜孩子,而给予特别待遇,或特别协助孩子,这样的结果不但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甚至会养成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或影响手足之间的互动与相处。因此,父母亲应以培养孩子学习独立自主为目标,让孩子循序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父母亲应提供良好的示范,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将各项生活自理技能逐步教给孩子,在教导过程中除了父母亲要以身作则之外,应多用鼓励的方式,少用惩罚才能养成好的学习动机建立好习惯。

要让孩子有从做中学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将希望孩子学会的技能,分成一个个步骤,逐步教给孩子。如果父母亲会担心孩子的能力不足或害怕造成混乱局面因而阻止孩子亲力而为的机会,这样是无法训练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发展迟缓儿童和一般的儿童一样需要透过各种不同的经验来学习,因此父母亲应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有从经验中探索学习的机会。

星智成长:发育迟缓儿童家庭训练15项「技巧」

五、如何寻求家族成员的支持?

在照顾发展迟缓儿童时,父母亲应该善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找到及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除了专业人员之外,家人的心理情绪支持和家务或管教的协助是非常重要的。要寻求家族成员的支持,首先要让所有的家人对孩子的情况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包括孩子的特质、能力和限制,进而才能使家人接纳,除了接纳之外,还要再进一步建立对待发展迟缓儿童的态度,只有家人一致的态度,才能协助孩子建立成长的基石。

六、如何准备给孩子学习的环境?

对于发展迟缓孩子而言,父母亲在建立孩子学习及生活的环境上应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及关怀。父母亲明确的行为标准,以孩子需求为考虑的态度,鼓励多于惩罚,温柔的言辞、尊重、重视等均有助于提供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受。明确的指示、能了解的字眼、适当的等待、看待孩子的优点甚于缺点的态度‥‥‥等,都是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重点。切忌物质过度的满足及溺爱,凡事有求必应,以孩子不要烦人为目标的处理,常常反而无法让孩子感觉到真正的被接纳。

所以父母应更仔细的观察孩子的真实需要。此外,在物理环境上,要提供能让孩子毫无负担的活动空间才是理想的,昂贵的玩具、美丽的装潢不一定能提供好的生活质量,反而有时会是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限制。环境设备一定要注意到是舍得让孩子可以任意操弄,不怕损坏,可以任意探索、安全的,让孩子在丰富的探索学习中养成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并建立基本的学习能力。

七、如何培养“乖巧”“合作”的孩子?

当父母询问这样的问题时,应先检视自己心目中孩子的标准和期待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注意到或了解到孩子的人格及身心特质。切记因材施教的重要,同时身教是更重要的。

八、如何能在家中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

许多父母亲都会担心孩子跟不上别人,所以会一直想帮孩子补救一下,但是多半因每日的时间很有限,在家事之余已无精力教导孩子,而常陷于两难的矛盾之中,或是担心孩子学的不够多、或者怨叹孩子的学校表现优于家中表现,而显得父母十分的无力。

如何在家中教导孩子呢,给您的第一个建议是先别急着一定要孩子恶补些什么能力,先看看孩子在目前和一般发展差距有多少,第二是征询医疗专业人员或特殊教师的建议,三是搭配自己家庭的生活作息在生活事件中指导您的孩子即可。只要您真的熟悉孩子的特性,并清楚对孩子的期待,并且这个期待是合理且建立在孩子能力可及的基础上,只要利用平常的生活事件,就可以协助孩子的进展。

九、如何照顾孩子的健康问题?

发展迟缓儿童和一般孩子一样,甚至有少部分的孩子在健康上需要更多的关注。父母亲在孩子的健康管理方面最好的方式,是定期测量成长发育的情形,或是定期请医护人员做健康检查。此外,父母亲可以透过观察来了解孩子是否有生病的初期症状,通常孩子在身体不舒服时会以情绪反应出来,父母亲若发现孩子有生病的情形切勿在医生未嘱咐下自行给药。

十、如何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的最基本功能是维持生存,但饮食行为却不单只是生存而已,其和情绪、社会行为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均衡的饮食有助心智及运动能力、身体发育等等。因此,父母亲要特别注意营养的均衡,避免过量饮食及放任乱吃零食的情形发生。饮食的内容要注意到是要孩子能力所及可以吞咽、咀嚼的食物内容。此外,父母不要怕孩子会弄脏或是自己被打扰,让孩子逐步学会自行进食的技能及养成进食习惯,进食完毕也应该协助子女整理及归位餐具,以养成好的习惯。

十一、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

训练如厕通常使用规律原则来进行,首先在固定时间内带孩子上厕所,每次间隔时间短,增加如厕次数,在每次如厕时建立如厕的一定步骤,想办法增加如厕成功的经验。例如:看到孩子有尿急动作时,马上带去厕所,如果孩子过于依赖,大人可以采间接诱导方式,让孩子有尿裤子的经验,带孩子自己收拾,让孩子对尿裤子产生嫌恶感,就会减少尿裤子的情形。

十二、孩子活动量大,动个不停,怎么办?

活动量大有些是孩子天生气质所致,但有些孩子却是有注意力缺陷的问题,在带领这些孩子上,可以采用几种对策:

1、不要追逐,要能洞察机先,掌握儿童行为的先机。

2、不要站在孩子前面拉孩子,因为会造成孩子的被迫感,可从身体背后处理。

3、由于多动的孩子对情境的认知和判断较差,所以父母亲应帮他们整理情境,帮忙孩子连结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利用行为后果的自然回馈,加上口语、动作的说明,增加孩子对各种行为意义及情境的了解。

此外,多动的孩子因为经常出状况,父母亲会觉得特别辛苦,甚至对孩子有厌恶感,或对怎样和孩子相处产生困惑。当父母有这样感受时,不妨多观察孩子,或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陪孩子一起玩,在参与的过程中,把适当的行为规范示范给孩子,并尝试找出最好相处的距离来。

十三、如果孩子常常不懂得危险怎么办?

孩子做出危险动作或将自己陷于危险中,通常有二个原因:一是过于冲动,克制不住自己;另一是理解能力有限, 无法认知。对于这样的情形,父母亲可以:

1、观察孩子的行为,用「仔细看」、「慢一点」、「小心」等来协助提醒。当孩子能响应在动作上时,要立即赞赏,以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

2、增强认知语言能力,透过语言来控制行为。

3、增加情境认知的能力,或培养孩子处理危险的能力,教导正确的应付方式,如:孩子不顾危险穿越马路,父母亲可以透过外出时候,牵孩子走到红绿灯前学习过马路的方法。

4、如果孩子沈溺在享受危险情境时,父母亲可以透过找出孩子在该行为中喜欢的刺激,断绝刺激,来减弱行为出现的机会。

十四、如何协助听觉有障碍的孩子?

听觉有障碍的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通通听不到,因此,父母亲一定要带孩子请检查师确定是否需配戴助听器。其次,要有耐心的指导孩子,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到必须站在孩子的面前,在孩子眼睛高度可及之处,让孩子能看到父母的口型,以自然的速度,清楚的、并辅助以手势的方式进行。

在语言训练上,要以孩子的兴趣做前提,帮助孩子留意声音,进而分辨声音,再来了解词汇,再进入语词的结合。这样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及极大的耐性,但是孩子的听语能力也一定可以在长期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培养。

十五、如何教导孩子穿脱衣物?

所有的训练,父母亲都可以用下列原则来进行:

1、观察孩子目前能做到的目标。

2、设计孩子能够了解的方法。

3、每天反复的练习。

4、随时评估孩子的进展,多给予鼓励。

5、以学会的目标做基础,进行下一个能力的指导。

在穿脱衣物上,父母亲必须:

1.、培养孩子观察衣物,正反、上下、长短特征。

2、加强手指操作能力,如:持物的稳定、手指力道等。

3、找出最适合孩子的穿脱衣物办法,建立分解动作步骤流程。

4、用逐步练习方式,来训练孩子习得每一个细步动作。

来中心学习或想了解更多实操训练方法,可联系朱老师: 13360018698(微信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