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是傳說?其實勝負是天定!

官渡之戰歷來有誤解:一是曹操和袁紹兵力差很多(這點赤壁也是如此,古代兵力要麼大到誇張要麼小到誇張);二是官渡之後袁氏就完蛋了。其實要不是袁紹身體的本錢不夠,一切尚未可知。袁紹曹弱,這是事實,但是實力大致是相當的。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是傳說?其實勝負是天定!

曹操四戰之地,但是,張繡站在了曹操一邊;孫策在關鍵時候死了;荊州劉表一直在平定長沙叛亂。袁紹不是四戰之地,但是幽州閻柔、鮮于輔都明確的站了曹操一邊。袁紹是佔優勢,但是這種優勢,顯然沒有傳統史書說的那樣大。簡單量化類比一下,袁紹的戰鬥力是10,曹操的戰鬥力,怎麼也得有7、甚至是8,這種力量對比,曹操的劣勢已非常明顯。難道非得是,袁紹戰鬥力是10,曹操的戰鬥力就是2、甚至是1,更甚至連1也不到,才叫袁強曹弱?這就好像,在世界盃中,對方13個人,我方10個人,這種劣勢已明顯的會讓人感到絕望了。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是傳說?其實勝負是天定!

我從來都承認袁強曹弱的事實,我只是說,曹操不可能會弱到傳統史書所說的那種境界。在雙方實力懸殊的背景下,在一個具體戰場上,對恃幾個月,這可以想象嗎?拿破崙很牛,但是在關鍵時候,就因為少了三萬援軍,就從此再也翻不過身了。你不要以為,只有八千勝十萬,才叫以少勝多;八萬勝十萬,那也是以少勝多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是傳說?其實勝負是天定!

官渡之戰不是兩雄爭天下之戰,而是袁紹定天下,曹操保命之戰,烏巢被襲擊後,袁紹錯就錯在讓主張救烏巢的張頜去攻打曹操主營,張頜連打都沒打就直接反水了,說實話即便曹操襲擊了烏巢,陣地丟了有什麼用,況且從袁紹反應來看一個烏巢損失不致命,袁紹的決策沒有問題,就是用人有問題。郭嘉對於袁紹的分析,是基於袁紹個人性格,多疑,遇大事不能迅速決斷,所以郭嘉得出上面的結論。曹操揮師擊向劉備,劉備的毫無準備,一觸即敗,也充分說明了郭嘉的思維不同於常人之處,袁紹四世三公,還需要誇大他的實力?

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是傳說?其實勝負是天定!

​誰都知道,未慮勝,先率敗。沮受,田豐希望袁紹能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怎麼又成了其敗亡的原因?站在後世人的角度,其看法有錯嗎?田豐都被抓到牢裡去了,還要怎麼勸阻?對比曹操赤壁之後對持反對意見的謀士的對待,天壤之別,誰勝誰負不是早已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