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改革:这些岗位需要持证上岗了!

考证一直的在校大学生比较追捧的事情,认为拿到的证书越多自己就越有竞争力,确实,在很多行业持证上岗是很普遍的,但这些行业中绝不包括公务员,于公务员来讲,证书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绝不是必需品,但这种格局慢慢发生了变化,此前是法官、检察官、律师或公证员上岗前,都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从业资格。

公务员改革:这些岗位需要持证上岗了!

而今后,即使是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可能也将通过统一考试才能入职。并且,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计划修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修正案(草案)中的内容,陕西中公教育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具体看一下:


公务员改革:这些岗位需要持证上岗了!


其实这对于我国依法治国的政策推进是有好处的,毕竟执法者本身如果不够专业将会影响我们整个执法队伍的素质。

这个消息一出,就意味着以后想成为这类公务员难度就更高了,其实司法考试证一直以来都是含金量比较高的一个证书,有两个学生,都是在法院工作,一个加入公务员队伍已经8年,一个加入公务员队伍5年,但就是因为第二位同学通过了司法考试,两个人的工资相差近3000元,这就是专业素质上的差距了吧?

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巧设特值解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行测考试数量关系中非常常见且难度较大的一类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特殊题型,我们也经常会使用设特值的方法。上一节中我们深入探索了给出工作时间的题型的特值设法,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种常见的题型。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够解决更多题目。

条件中给出工作效率的比值

例1、同一项工作,甲乙的效率之比为4:5,甲单独做完需要45天。问甲乙合作所需时间比乙单独做完少()天?

A、20 B、19 C、17 D、16

解析:本题所求为甲乙合作时间比乙单独完成时间少几天,本质就是问甲乙合作所需时间和乙单独做所需时间,那么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甲乙合作工作效率及乙单独的工作效率。题目中给出甲乙效率之比,则可以将甲乙的效率分别设为4和5,同时已知甲单独做的工作时间为45天,则工作总量为4*45=180,那么甲乙的工作时间为180÷(4+5)=20天,乙单独的工作时间为180÷5=36天。则答案为36-20=16天,选择D选项。

例2、老张带着徒弟甲乙做零件,老张的工作效率等于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和,乙的工作效率与甲和老张二人工作效率的和的比是1∶5;如果三人合作需10 天完成,那么甲单独完成此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A、30 B、20 C、60 D、40

解析:本题所求为甲的工作时间,则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甲的工作效率。题目中给出乙的工作效率与甲和老张二人工作效率和的比值为1:5,则可把乙的工作效率设为1,甲与老张效率和设为5,由老张的工作效率等于甲乙合效率,列等式可得出甲的工作效率为2,老张的工作效率为3.三人合作的工作时间为10天,则工作总量为10*(1+2+3)=60,那么甲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为60÷2=30天,选择A选项。

总结:对于可以设特值的工程问题中常见的给出效率的比值,我们的解题基本逻辑是将工作效率设为比例系数,结合时间求出工作总量,通过各部分工作效率与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解题。

无论在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工程问题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工程问题,稍微简单些的直接计算以及多者合作,大家都能够比较清晰的理解,而对于稍微复杂的交替合作问题,通过对于周期的认识也能够解决问题。其实,在交替合作中有一类正负效率交替合作问题是其中的难点,今天我们通过青蛙跳井问题的研究,对于交替合作中的正负效率交替合作做一个简单的研究。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目:现有一口高10米的水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每跳五米青蛙还要向下滑3米,这只青蛙几次可以跳出水井?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这道题目,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青蛙跳井问题,青蛙不停的上跳下滑,上跳下滑,做周期性的运动,实际上属于工程问题中的交替合作问题,只不过交替的两个效率是+5和-3。我们可以把一次上跳和一次下滑看成一个周期,经过一个周期可以前进5-3=2米。这时候有同学可能会觉得最后是不是就是10÷2=5次呢?那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最后青蛙第一次跳出井口一定是一个上跳的过程,而不可能是在下滑的过程,这个我想各位同学都好理解。那么这道题我们变换一种思路,只要经过若干个周期后,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小于5米,那再跳一次就一定可以跳出井口,这里面这个5米就是效率的峰值,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预留量。

接下来我们进行具体的计算,总高度是10米,一个周期可以前进2米,因此刨除预留量,需要⌈(10-5)/2⌉=3个周期达到距离井口5米的高度,此时青蛙再往上跳一次就可以跳出水井(⌈⌉为向上取整符号),所以青蛙需要3+1=4次跳出井口。

怎么样,通过上面一道习题是不是对于交替合作问题里的正负效率混合问题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呢?以后在我们做题时就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用总的工作总量先减去效率的峰值,也就是预留量,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一个周期的效率,向上取整后得到整数个周期。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个整数周期可并不是我们最后所要求的结果哦,需要再加上1或者对于剩下的工作量进行具体讨论得到的才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好啦,去讲义里找一道具体的习题来研究一下有趣的青蛙跳井问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