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千年的信仰——清代鎏金文殊菩萨佛像

佛像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呈现出当时的审美口味。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类佛像,在材质上不仅有金铜佛、石雕石刻佛、木佛,还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纸制的夹纻佛,其中则以金铜佛、石佛最受后人珍视。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

延续千年的信仰——清代鎏金文殊菩萨佛像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尊清代的鎏金文殊菩萨佛像,通高:33.5cm 重量:2430g。菩萨头顶螺发,戴宝冠,细眉长目,双目微阖,高鼻。面部慈祥安宁,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象征其内在宁静纯洁的精神世界。

延续千年的信仰——清代鎏金文殊菩萨佛像

手腕、脚腕饰钏环,胸腹及腿部饰缨络,身着袈裟,衣褶流畅,表现出衣物的轻柔质感,华美精致。双腿结全跏跌坐于仰覆式莲花座上,上下缘饰连珠纹,束腰较深,莲花瓣修长而饱满有力,主瓣间露出底层莲瓣的一角,微微上翘,内瓣尖端反卷如珠,刻划精细入微,是汉藏艺术的完美结合。

延续千年的信仰——清代鎏金文殊菩萨佛像

整座造像通体鎏金,用料讲究,金光灿烂,做工精致,造型完美,宝相庄严,装饰繁缛,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当时佛造像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也代表了清中期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水平。

延续千年的信仰——清代鎏金文殊菩萨佛像

纵观目前拍卖市场,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却不知道明清时期的铜器同样不可忽视。西方收藏界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稀罕的观世音坐像成为当今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佛像的收藏和研究兴起于海外市场,2000年以后,国内市场逐渐启动,据悉,在拍卖中屡创高价的,大多为明清时期的佛像。可见,明清时代佛像音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投资升值潜力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