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最近在海寧省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因調皮頂嘴,6歲女兒被狠心父親毆打致死!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和我一樣為人父母的人既痛恨又心疼。在我看來,一個孩子,即使是做錯了什麼,也不該承受棍棒之痛。更何況,虎毒不食子,究竟是多大的恨才讓父親下此毒手。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一、棍棒式教育

然而在中國,這樣的事卻是屢見不鮮,更神奇的是,這種殘暴的教育方式,在底層甚至有著非常多的擁護者。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以“教育”之名,不僅打,而且往死裡打的父母更是不計其數。那些在暴力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要麼變成暴力本身,要麼變成暴力的犧牲品。其實,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教育的失敗,都只會讓孩子的一生深受其害。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曾經有研究調查顯示:如果要問在一個家庭中,孩子最害怕的是誰?那麼排在首位絕對是自己的爸爸!“嚴父慈母”是一箇中國家庭的標配,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參與更多的是孩子的媽媽,爸爸在孩子的眼中,扮演的似乎更像是一個審判者或者是執法者的角色!

在我還年幼的時候,對父親的理解就是一個一年只見一兩次,總是給我帶很多禮物,卻兇巴巴的陌生叔叔!即使後來父親換了份工作,留在家裡的時間比以前多了,但在我的印象中,陪伴我長大的只有母親。對父親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每次犯錯時,父親的嚴厲批評 ,又或者是棍棒教育!即使到現在我已為人父母,但我對父親都仍會有一種莫名的懼意!

有時給家裡打電話,和母親聊起我的女兒小可愛時,母親總忍不住絮叨,小時候的我是如何聰明伶俐,有些陳年往事,我幾乎一點印象都沒有,但對母親而言,似乎就發生在昨天。對比父親,他卻認不出我的童年照片!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記得曾經看過成龍的一個採訪,他說有一次去學校裡接房祖名放學,結果卻沒有接到。後來打電話卻得知,兒子早已經上初中,他還跑到小學去接。大多數人聽到這裡,只會一笑了之。可是對於當時小小的房祖名來說:他有一個出名的父親,卻極少得到父愛,是多麼的可憐!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二、缺失父愛

在餐館、學校門口、遊樂場,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媽媽和老人陪伴孩子的身影,然而卻極少看到爸爸們的身影。爸爸們都去哪兒了?

1.忙著工作賺錢

爸爸不是在上班,就是在應酬,永遠都是早出晚歸。爸爸需要賺錢養家,需要給孩子買玩具,需要給孩子交學費。即使下班回家,和孩子有相處時間,他也會以上班累,需要休息為由,拒絕和孩子單獨相處。爸爸們除了吃飯,就是回房間打開電腦繼續加班。名義上是加班,但是具體做些什麼,是不是工作真的那麼急,那麼重要,還是隻是為了逃避照顧孩子的責任,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2.下班後不愛回家

不管單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真的需要應酬,很多父親都是能回去多晚就回去多晚。不管是應酬,還是娛樂,爸爸們通常都會隔三差五的和好友相聚。媽媽們除了上班之外,還需要下班接孩子放學,照顧孩子衣食住行,忙乎各種家務。有時候忍不住和晚歸的丈夫聊幾句孩子的問題,通常會收到“帶孩子有那麼累嗎?”“我工作養活這一大家就不辛苦嗎?”接著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家庭戰爭,甚至驚醒了睡夢中的孩子!

3.男主外女主內

大多數男人認為,他們負責賺錢養家,女人就應該老老實在家相夫教子。即使丈夫下班之後,他們也不會分擔家務,有時候甚至會說一些很傷人的話,“你都幹了些什麼?”“孩子成績不好,還不都是因為你沒有教好”“照顧孩子本來就應該是你們女人該做的事”。家庭的瑣事,其實比工作更累,孩子又沒有說明書,父母需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4.不知道如何相處

有時候,可能爸爸是真的忙,但更多時候其實是大男子主義在作祟,他們需要在孩子面前維護父母的威嚴。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相處。男人在某種程度上,比女人成熟的晚一些,即使孩子已經出生很久了,但是他們卻仍沒有做好承擔父親的責任。

對於孩子的成長,爸爸和媽媽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說:媽媽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細膩感,那麼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給了孩子堅強、獨立,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面對挫折的樂觀性,兩者缺一不可。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三、那些長期缺少父愛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研究調查顯示:如果一個男孩在成長時缺乏父愛,那麼當他長大成人後,因為沒有男性榜樣可以作為參考,所以他往往不知道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丈夫,作為一個父親,在婚姻中應該承擔怎樣的使命,更不懂得如何呵護和保護自己的家庭成員。這一類男人,往往缺乏主見,性格優柔寡斷,脾氣暴躁,缺乏耐心。

而一個女孩如果長期缺失父愛,在成長的道路上,因為沒有男性偶像,沒有在父親那得呵護和尊重,所以她們往往會缺乏安全感,渴望在生活中找到存在的價值,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感。由於缺少父愛,在擇偶標準方面,她們更傾向於“老少戀”。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她們大部分屬於那種毫無原則的付出,毫無底線的妥協,處於弱勢群體!

總結: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需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抓起的,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沒有教好,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你要明白,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你能陪伴的時間很短。我們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就是永遠錯過!不要等你老了,卻突然發現孩子怎麼就長大了!

6歲女兒被父親毆打致死——缺失的父愛,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養育孩子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必須參與其中!母愛如水,父愛如山,陪伴和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本文部分素材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