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最近在海宁省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因调皮顶嘴,6岁女儿被狠心父亲殴打致死!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和我一样为人父母的人既痛恨又心疼。在我看来,一个孩子,即使是做错了什么,也不该承受棍棒之痛。更何况,虎毒不食子,究竟是多大的恨才让父亲下此毒手。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一、棍棒式教育

然而在中国,这样的事却是屡见不鲜,更神奇的是,这种残暴的教育方式,在底层甚至有着非常多的拥护者。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以“教育”之名,不仅打,而且往死里打的父母更是不计其数。那些在暴力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要么变成暴力本身,要么变成暴力的牺牲品。其实,不论是哪一种,都是教育的失败,都只会让孩子的一生深受其害。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曾经有研究调查显示:如果要问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最害怕的是谁?那么排在首位绝对是自己的爸爸!“严父慈母”是一个中国家庭的标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参与更多的是孩子的妈妈,爸爸在孩子的眼中,扮演的似乎更像是一个审判者或者是执法者的角色!

在我还年幼的时候,对父亲的理解就是一个一年只见一两次,总是给我带很多礼物,却凶巴巴的陌生叔叔!即使后来父亲换了份工作,留在家里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但在我的印象中,陪伴我长大的只有母亲。对父亲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每次犯错时,父亲的严厉批评 ,又或者是棍棒教育!即使到现在我已为人父母,但我对父亲都仍会有一种莫名的惧意!

有时给家里打电话,和母亲聊起我的女儿小可爱时,母亲总忍不住絮叨,小时候的我是如何聪明伶俐,有些陈年往事,我几乎一点印象都没有,但对母亲而言,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对比父亲,他却认不出我的童年照片!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记得曾经看过成龙的一个采访,他说有一次去学校里接房祖名放学,结果却没有接到。后来打电话却得知,儿子早已经上初中,他还跑到小学去接。大多数人听到这里,只会一笑了之。可是对于当时小小的房祖名来说:他有一个出名的父亲,却极少得到父爱,是多么的可怜!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二、缺失父爱

在餐馆、学校门口、游乐场,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妈妈和老人陪伴孩子的身影,然而却极少看到爸爸们的身影。爸爸们都去哪儿了?

1.忙着工作赚钱

爸爸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应酬,永远都是早出晚归。爸爸需要赚钱养家,需要给孩子买玩具,需要给孩子交学费。即使下班回家,和孩子有相处时间,他也会以上班累,需要休息为由,拒绝和孩子单独相处。爸爸们除了吃饭,就是回房间打开电脑继续加班。名义上是加班,但是具体做些什么,是不是工作真的那么急,那么重要,还是只是为了逃避照顾孩子的责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2.下班后不爱回家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真的需要应酬,很多父亲都是能回去多晚就回去多晚。不管是应酬,还是娱乐,爸爸们通常都会隔三差五的和好友相聚。妈妈们除了上班之外,还需要下班接孩子放学,照顾孩子衣食住行,忙乎各种家务。有时候忍不住和晚归的丈夫聊几句孩子的问题,通常会收到“带孩子有那么累吗?”“我工作养活这一大家就不辛苦吗?”接着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家庭战争,甚至惊醒了睡梦中的孩子!

3.男主外女主内

大多数男人认为,他们负责赚钱养家,女人就应该老老实在家相夫教子。即使丈夫下班之后,他们也不会分担家务,有时候甚至会说一些很伤人的话,“你都干了些什么?”“孩子成绩不好,还不都是因为你没有教好”“照顾孩子本来就应该是你们女人该做的事”。家庭的琐事,其实比工作更累,孩子又没有说明书,父母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4.不知道如何相处

有时候,可能爸爸是真的忙,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大男子主义在作祟,他们需要在孩子面前维护父母的威严。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相处。男人在某种程度上,比女人成熟的晚一些,即使孩子已经出生很久了,但是他们却仍没有做好承担父亲的责任。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感,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坚强、独立,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两者缺一不可。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三、那些长期缺少父爱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有研究调查显示:如果一个男孩在成长时缺乏父爱,那么当他长大成人后,因为没有男性榜样可以作为参考,所以他往往不知道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在婚姻中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更不懂得如何呵护和保护自己的家庭成员。这一类男人,往往缺乏主见,性格优柔寡断,脾气暴躁,缺乏耐心。

而一个女孩如果长期缺失父爱,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没有男性偶像,没有在父亲那得呵护和尊重,所以她们往往会缺乏安全感,渴望在生活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感。由于缺少父爱,在择偶标准方面,她们更倾向于“老少恋”。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她们大部分属于那种毫无原则的付出,毫无底线的妥协,处于弱势群体!

总结: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起的,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发现自己没有教好,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你要明白,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你能陪伴的时间很短。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是永远错过!不要等你老了,却突然发现孩子怎么就长大了!

6岁女儿被父亲殴打致死——缺失的父爱,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养育孩子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必须参与其中!母爱如水,父爱如山,陪伴和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本文部分素材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