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为何狠心将亲儿子迫害致死?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时,将14岁的少女武则天召入宫中,立为才人(低级妃嫔),赐号武媚。李世民死后,其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垂涎武则天的美色,将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武则天召入宫中,万分宠爱,最后竟废掉结发妻子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多谋,又熟知文史,李治久病不愈,百官奏事,便委托武则天代为处理。从此武则天辅政几十年,在皇宫中树立了与皇帝一般威望势力,当时被称为“二圣”。


揭秘:武则天为何狠心将亲儿子迫害致死?


武则天为李治生下四子二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早先立长子李弘为太子,后来李弘违背武则天的心意而失宠,不久便暴病而亡,有传言称武则天谋害了李弘。

武则天次子李贤,举止端庄稳重,自幼便受父皇李治喜爱。李贤年少时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不忘,喜欢读《论语》,仰慕贤圣,受到李治赞赏。太子李弘英年早逝后,按照次序,于是立李贤为皇太子。

高宗李治让李贤监国,熟悉政务,学习治国之道。李贤处理决断事情尤其明察详审,非常得当,得到朝廷众人的称赞,也得到李治亲自褒奖。李贤又招集文学儒士,共同注解范晔编著的《后汉书》,又得到李治的丰厚赏赐。


揭秘:武则天为何狠心将亲儿子迫害致死?


当时正谏大夫明崇俨以旁门左道为武则天所宠信,明崇俨说英王李显有太宗李世民的风范,而相王李旦有富贵之相。李贤听闻后,担心三弟李显、四弟李旦会取代自己的地位,为此很厌恶明崇俨。

宫中有人传言说,李贤乃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李贤听闻后,更加疑虑。武则天撰写《少阳政范》、《孝子传》赐给李贤,多次责备他当不好太子,也当不好儿子。李贤为此惶恐不安。

后来,明崇俨被强盗所杀,武则天怀疑李贤是主谋,于是派人揭发李显隐秘不法的事情,让大臣去调查,在太子东宫中搜查到几百幅盔甲。在古代,私藏大量盔甲,通常被视为将要起兵造反。

李治向来喜欢李贤,想宽赦他。武则天反对说:“李贤心怀不轨,应当大义灭亲,不可宽赦他。”于是李贤被废为平民,流放巴州。


揭秘:武则天为何狠心将亲儿子迫害致死?


后来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去检查李贤,丘神勣逼李贤自杀,终年三十四岁。武则天为李贤举丧,而杀人凶手丘神勣,仅仅被贬为刺史。

李贤之死,可以说是武则天迫害导致的。那么武则天为何将亲儿子迫害致死呢?原因是为了权位。武则天久掌大权,迷恋权力,不愿放手,而且野心勃勃,有更高的图谋,就是夺取李唐社稷。武则天担心李贤将来继位后,不受控制,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阻碍自己的称帝之路,于是抢先下手。当初,武则天为了取代王皇后,不惜害死自己的女儿,现在为了称帝,杀一两个儿子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

史书参考:《新唐书·列传第六·三宗诸子》

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