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開成石經》的前世今生

唐《開成石經》由114塊巨大的青石組成,碑上共鐫刻了650252個字,內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唐開成二年(837年)刻成後的石經立於唐長安城的國子監內,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同時也是讀經者抄錄校對的標準。人們稱讚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書”“古代高考教材”。此後,因兵火、保存條件差等原因,《開成石經》幾經遷徙,最終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由藍田四呂之一的陝西路轉運副使呂大忠遷至“府學之北墉”(今碑林博物館所在地),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作為陝西省重點文化工程,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鎮館之寶——被譽為“古代高考教材”的1181歲的唐《開成石經》將告別“蝸居”,搬進寬敞舒適的“新家”。

歷時七年 刊刻“中國文化的元典”

6月20日,記者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第一展室,彷彿進入了一個巨大的石碑陣。這裡矗立著114塊高大寬厚、氣勢恢宏的石碑,上面鐫刻的是一整套中國儒家經典。這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開成石經》。

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國子監鄭覃的建議,由艾居晦、陳介等用楷書分寫,花費大約七年時間,到開成二年(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由114塊巨大的青石組成,每塊石碑有2米多高,它們比肩連接,兩端有石柱夾護。碑上共鐫刻了650252個字,內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分別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到了清康熙年間,當時的陝西地方政府在十二部典籍的基礎上又補刻了《孟子》一書,於是,“儒家十三經”的石刻便得以完整地體現在西安碑林中。

國寶《開成石經》的前世今生

《開成石經》密集型陳列方式,無法有效抗震減震

“由於唐朝當時的印刷技術不發達,與考試有關的儒家經典專著供不應求,很多人只能用傳抄的方式來記錄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各種混亂和大量筆誤,也影響了科舉考試的公正性和嚴肅性。當時的朝廷之所以興師動眾地做了刊刻石經這麼浩大的一個‘文化工程’,其目的也是為了保證經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刻成後立於唐長安城的國子監內,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同時也是讀經者抄錄校對的標準。所以有人說,《開成石經》是中國最早的‘高考教材’。”據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專家介紹,作為較為完整的唐代儒經標準刻本,石經具有重要的版本價值,是校勘整理儒家經典的珍貴實物資料;石經使用唐代通行的楷書寫成,對唐代的經籍用字起到了強有力的規範作用,使楷體作為規範字體的地位從此確立,深入人心,並沿用至今;在格式上,經文的排刊充分考慮到製作拓本的需要,每面碑文分八欄,欄與欄之間以橫線相隔並留空,便於將拓本裝訂成冊,供士子、經生閱讀,這樣也直接促進了木版雕刻印刷書籍的形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開成石經》是中國古代保存最好、時代最早的一套儒家石經,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文化的元典。

數次遷移 成碑林形成的源頭

《開成石經》刻立之時,已經到了晚唐,大唐帝國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藩鎮割據,宦官專政,紛爭不斷,唐王朝的統治基礎已經動搖,而《開成石經》則與古老的長安城一起,面臨著歷史風暴的衝擊。

自“安史”叛軍攻佔長安後,長安連續幾次受到破壞。唐昭宗天佑年(904年)正月,昔日繁花似錦的長安城在戰亂的踐踏下,已面目全非。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朱溫(全忠)劫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並肆意毀壞長安宮室和民舍。至此,長安城遭到毀滅性破壞。當時,駐守長安的是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將軍,當他面對已經被焚燬得不成樣子的長安時,決定實施改造計劃。唐朝的長安城本來由內向外分為宮城、皇城、外城三道城牆,而韓建卻把皇城的城牆作為了新的外城城牆,這樣就大大地縮小了長安城的範圍和麵積。構築的“新城”東西長2820米,南北寬1843米,周長9.2公里,面積52平方公里。韓建縮建長安城之後,原本放置在皇城以外的《開成石經》,就被孤立在了斷瓦殘垣的荒野之中。後來,在長安城中最有名的的儒生尹玉羽等人的建議下,韓建陸續把《開成石經》運進新的長安城內。但不到一年,石經還沒有來得及全部轉運完,因戰事失利,韓建被趕出了長安城。幸運的是,後來駐守長安城的另一位將軍劉郇也十分重視《開成石經》,在他的努力下,石經終於全部被運進了新長安城中的文宣王廟內。

國寶《開成石經》的前世今生

文化元典碑林濫觴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藍田四呂之一的陝西路轉運副使呂大忠,發現唐朝遺留下來的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露天隨意放置在長安城唐尚書省廢墟西側的文宣王廟內,而且四周環境糟糕,尤其是這裡地勢低,一下雨就積水,使得經石根基溼軟,紛紛倒地,時間一長就有了人為破損。看到如此境況,飽讀經書的呂大忠感到萬分心痛。思慮再三,呂大忠決定將這些石經遷至“府學之北墉”(今碑林博物館所在地)。遷移工程當年秋天開始,冬天結束。與石經一起遷移的還有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柳公權等大唐名家的書法石碑。

16年後,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樞密直學士虞策將府學由唐尚書省西隅(今西安市西大街社會路及北廣濟街一帶)遷至“府城之東南隅”,也就是今天西安城文昌門內的碑林博物館所在地,並進行了新建,同時,對文廟也進一步修建改造,在文廟的前面新建了泮池,最終完成了府學、文廟的遷建和改造,形成府學、文廟、碑林的初步格局。

國寶《開成石經》的前世今生

《開成石經》現在所處的展室,四季溫差較大,不利於文物保護

歷經劫難 明代大地震44石撲倒斷裂

金末正大年間,碑林曾遭受了一次嚴重破壞。金正大八年(1231年)春,蒙古騎兵攻陷鳳翔城,京兆府豁然臨敵。金軍如喪家之犬棄逃京兆,拆毀長安城,遷徙百姓赴河南。“辛卯遷徙,廢蕩殆盡”。碑林石經和唐碑本在遷徙之列,但蒙古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臨城下,沉重的碑石沒來得及被運走。但是,金兵已把碑廊等建築拆毀,把所有經石碑刻全部推倒,甚至摧毀了一些碑石。這時,碑林內是什麼慘景呢,後來元代人親眼所見是:“襲以摧僕”“碑盡摧倒”“殿宇傾頹”“其摧毀摧僕不知幾年矣”。據載,金元時期碑林兩次被推倒,損毀大半。

蒙古軍隊初佔八百里關中,屠殺百姓,迫民為奴,強佔耕田為牧場。在這樣一個血雨腥風的氣氛裡,“省幕”(元代設置於陝西的官府)儒生王琛甘冒掉頭危險,說服了蒙古駐陝官員同意,把碑林倒地石經全部扶正,並接補上了斷裂石塊。後來,又有儒士官員等僱工對其它唐宋斷裂碑石修補續接,扶起栽立。兩次整修拯救經石於消亡之際,功莫大焉。

僥倖躲過“人禍”的碑林,在明代卻遇到了一場始料未及的天災,幾近亡滅。明朝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大地震,使得碑林瞬間殘石林立。據記載,這裡近千塊碑石撲倒斷裂,大量文字剝落消失。僅《開成石經》就有44石撲倒斷裂。地震後,明廷地方大員對碑林進行了搶救。他們先是在碑石的斷裂口填埋上瓦片瓷器碎末,然後用三合土覆平裂口處,繼而扶正碑石。對於開成石經因地震“文義斷闕者”,則是參照各種版本的經書加以補刻。所補文字刻在96塊113面小石上,嵌置於石經旁,共約53000字。補刻工作由府縣三學的師生承擔。

“碑林防震,路漫漫其修遠兮。”有學者慨嘆,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大地震是碑林歷史上唯一一次非人為因素的重大破壞,它告訴後人,對西安碑林這樣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來說,以積極的預防措施減少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是何等的重要。

碑林北擴 《開成石經》將入住“新家”

時光荏苒。如今,坐落於三學街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有《嶧山刻石》《開成石經》《石臺孝經》等石刻文物4000多方,數量為全國之最,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然而,由於面積限制,目前只展示了1000餘方,博物館的社會教育、陳列展示、文物保護以及遊客服務等功能無法得到保證,每逢節假日高峰時期,遊客擁擠不堪。如何解決長期困擾西安碑林石刻文物的保護收藏和展示問題,迫在眉睫!

事實上,早在2007年,為解決碑林藏品多、展室小、保存條件差的問題,國家文物局批覆了“西安碑林發展整體規劃”。按照規劃,西安碑林博物館佔地面積將擴大到100畝,向東到達柏樹林街,向北到達東木頭市街,向西到達安居巷。然而,由於政策、資金等種種原因,這張繪就的藍圖深深地埋在了碑林人的心底。喜訊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降臨!10年之後的2017年初,陝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提出碑林擴建,並擬對碑林所在街區進行同步改造。此後,在各方努力下,“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

隨著碑林北擴機遇的到來,《開成石經》有望迎來再次搬移保護。“《開成石經》在明、清、民國時期都進行過整修,其現在所處的展室是磚木混合結構,主通道南北雙向常年對開,四季溫差較大,不利於文物保護。最讓人擔心的是,《開成石經》密集型陳列方式,達不到有效抗震減震功能,一旦發生地震災害,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西安碑林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張安興說,《開成石經》是遷移到碑林博物館的,歷史上三次遷移都是為了保護它、給它提供更好的存藏環境。這次搬移,也是沿襲這一歷史傳統。

國寶《開成石經》的前世今生

文保專家在為《開成石經》做“體檢”

據張安興介紹,《開成石經》是可以移動的文物,北擴後移到百米內的地方,除了建築本身隔震,還要考慮在文物下面再做一層隔震,讓能量波再消耗,確保抗震高指數。此次搬移分四步走:第一步的“體檢”正在進行,三維掃描為保留現狀數據、為修復做準備;第二步是對石經本體保護修復,“治病”、強身健體;第三步要找專業機構做一個搬運的方案,避免發生磨損;第四步是布展,將隔震、燈光、溫溼度等保護條件到位。

“未來,將以開成石經為主題展覽,從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進行陳列設計,展陳要滿足觀眾易懂、體現價值、觀賞性強三個條件,以輔助展覽配合主題,空間儘可能舒朗,寬鬆通透,明快優雅。”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部副主任段志凌表示,時代發展,現在有條件給《開成石經》一個更好、更安全及全面展示的環境,現在要做的事情站在未來角度看,就是為了讓《開成石經》生生不息、永續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