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亚布力晨曦


和氏璧,开始是一个姓卞名和的人氏发现的玉石料,先进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相玉的人鉴定。结果被认为是石头。楚厉王很生气,就把他的左脚砍下来。后来厉王薨了,楚武王杀掉了他哥哥厉王的儿子,自己当上了楚国的一把手。和氏就又把这玉料进献给了武王,武王让相玉的人鉴定,结果又鉴定为石头,武王很生气,就把他的右脚砍下来。等到楚武王薨了,武王儿子楚文王继位。和氏想献又不敢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血泪来,这事被文王听闻,就让人把外皮去掉开出了玉质。后来就制作成了和氏璧,后来楚国向赵国求亲,作用聘礼就到了赵国。

再说说楚武王除了杀其兄之子即位,还干了什么事,楚武王向周桓王要封号,在这之前,周桓王被郑庄公射中肩膀后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了,周桓王不给。楚武王于是自立为王。其他都是某某公,唯独楚国自己称号为王。

这样在制作玉器的规格上会不会遵守周礼把自己局限在诸侯的格局之下?出土的秦朝公孙谷印高1.6厘米长2.2厘米。西汉时期的皇后印高2厘米边长2.2厘米。而一元硬币的立高是2.5厘米。对玉玺的理解是源于电视剧如如乾隆玉玺般大,和氏璧自然是做不了的。



1成亮1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


可是据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环形,而且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

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虽然质地没有达到极品和绝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够比肩的。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


不过因为春秋战国离现在太久,关于和氏璧的秘密到现在还是个迷,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不为人所知。


历史百家争鸣


关于国玺用和氏璧制作的说法,流传非常的广。但也存在另外一种说法: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制作,和和氏璧无关。

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制作的记载见有:

1、《文献通考》卷115 引注卫宏文:

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高祖入咸陽,秦王子嬰以璽降,其璽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鈕,在六璽之外。”

2、《后汉书》卷48:

“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漢高祖定三秦,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

3、《宋书》(南朝宋)卷18:

“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傳國璽,魏、晉至今不廢;斬白蛇劍,晉惠帝武庫火燒之,今亡。晉懷帝沒胡,傳國璽沒于劉聰,後又屬石勒。及石勒弟石虎死,胡亂,晉穆帝代,乃還天府。”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的记载有:

1、《史记 李斯列传》: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正义】: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

2、《史记 秦始皇本纪》秦始皇9年:

“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正义】:崔浩云:“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

综述,上面的史料从时间顺序来说,最早是《后汉书》(南朝宋)、《宋书》(南朝梁)、《史记正义》(唐朝)、《文献通考》(元朝)。也就是说,

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制作在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观点。到了唐朝,由于《史记正义》将北魏崔浩认为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的观点大为传播。因为《史记》在后世的知名度,于是基本上都认为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制作的。

依照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制作的话,题主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如果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的话,合理的解释只有两个:

1、和氏璧很厚,因此可以作成玉玺。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就提到秦王已经拥有和氏璧,因此也不能排除用和氏璧制作的可能性。

2、传国玉玺并不大,可以随身佩带。《后汉书》记载刘邦就是将传国玉玺佩带在身上,哪怕当时他还是沛公,连汉王还没当上,就先把秦始皇的这枚玉玺私吞了:

“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

传国玉玺不大,这是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后唐李从珂带着它自焚之后找死找不到。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并不像现在电视剧中大方块的玉玺那么大!


历史哨声


额,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现存最早的一个帝王级玺印:吕后之印,的大小。

也就一寸见方半寸来高。吕后之印的时间和传国玉玺时间差不多(本来秦始皇就和刘邦差不了几岁)而且传国玺是到刘邦手里的,所以皇后的印玺肯定是仿制皇帝玉玺形制做的。

我们总是被电影电视剧里那种水泥砖式的玺印所误导了。其实早起的玺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作为印宝,首先要便携随身,做的跟砖头一样根本没什么意义。而在古代,玉质的壁,玺,钺,都是代表权利的象征,所以用和氏璧改成传国玺很正常。

虽说玉璧不厚,但是也没有像想象中那么薄,壁的形制款式各有不同,稍微厚一点的壁做个印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还有个小史,被很多人引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的姑母)索要传国玺,王政君不给,大骂王莽,最后被逼无奈,拿它扔王莽,将传国玺一角摔坏。后来王莽用金子镶上了一角,就成了后来的传国玺。从这可以知道,太大了老太太扔不动,太薄了整个就碎了,正好下图的形制小巧可以当飞行道具。







穆景天


这个问题非常好,宋代学者李心传就对和氏璧能否磨制成玉玺提出过疑问。

传国玺乃用和氏璧磨制的说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语:“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见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学者李心传考虑到玉璧和玉玺的形制,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无法改造成玉玺。我们这个题目中提出的问题恰好和李心传提出的问题相同。

史书记载,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玺,这枚玉玺在秦灭亡后被刘邦得到,从汉代开始这枚玉玺就被视作国家政权的象征,历代王朝将其宝藏,这就是传国玺。但是传国玺最迟在五代后唐时就失踪了,也有说在东汉董卓之乱时就失踪了。传国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根据文献记载进行推测。

首先我们来推测下和氏璧的尺寸。史书记载,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块外表像石头的玉料,楚文王时经过玉工的打磨雕琢制成了和氏璧。所谓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圆形玉器。根据出土玉璧实物测量,战国时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带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一25厘米之间;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5厘米的玉璧比较少见的。(宿晨:《中国历代玉璧形制举例》)春秋时代制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与战国时期玉壁差异不太大,推测直径10-2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上图为战国晚期玉璧,外径21.7、内径8、厚0.8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我们再来推测下传国玺的大小。传国玺为方形,上面还雕刻有盘龙钮,具体尺寸史书记载不尽相同。《三国志》《北齐书》《宋史》等记载方四寸,玺纽为盘龙。(三国至于南北朝,1寸约为2.45厘米,宋代1寸为3.12厘米)《唐六典》记载: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为3-3.6厘米,1分为0.3-0.36厘米。)如果是方六寸,那么传国玺的边长为18-21厘米,厚5-6厘米,玉玺钮高14-17厘米;如果方四寸,边长约10-13厘米,按比例缩小厚度就大概为3-4厘米,高7-8厘米。

玉璧中间有孔,边与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计算,传国玺的一边大概为10厘米,需要玉璧直径在30厘米以上,厚度7厘米以上。这么大的玉璧是很罕见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还真是不大可能。

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间江苏进献的仿制传国玺,高6.1厘米,印面6.7X6.8厘米,顶方3.6厘米。

传国玺可能是用陕西蓝田玉制造的。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东汉末卫宏所著《汉旧仪》;而和氏璧说最早见于北魏崔浩。抛开形制问题,仅从传国玺的流传历程来看,卫宏的说法也更为可靠些。古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东汉董卓之乱时传国玺就失踪了,史书记载孙坚发现的所谓传国玺应该不是真的。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多个真假难辨的传国玺,大都是仿制的。东汉的卫宏肯定是见过真传国玺的,崔浩见到的可能是仿制品。而且蓝田离秦都城咸阳较近,在汉代就以产美玉而著称。《汉书·地理志》称蓝田这个地名的由来是因为产玉。《竹书纪年》说:“惠王命秦子向为蓝田君。”这说明说至少战国时期蓝田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战国时秦人就应该知道这个地区产玉。秦始皇下令从首都附近采玉制作皇帝玺,可能性非常大。


饕餮的盛宴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猜测“传国玉玺”可能根本没有失踪,他一直躺在秦始皇陵里。

原因一,刘邦,地痞出身,一个喜欢吹牛的主。他不是还给自己安了一个“赤帝之子”的身份,这话一听就知道吹牛的,所以刘邦有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或者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这一点还有待商榷。

原因二,秦始皇,一个专横的独裁者,大野心家。活着的时候一直想长生不老,为了以防自己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又给自己建了一个超大的陵墓,带着自己的军队和各种奇珍异宝,打算统治他死后要去的世界,这样的一个人估计也不可能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及受命于天的凭证给了别人,要知道他活着的时候即使已经到了暮年也连太子都没有立。


英仙座2


关于传国玉玺,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而成。这枚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是秦以后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以后,历代想谋取帝王之位的人你争我夺,致使这枚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一千多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那么,这枚传国玉玺究竟有多大?到底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已经成了历史之谜!

假设古籍中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李斯制玺”等有关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和氏璧有没有可能制成玉玺?又会制成生么样的玉玺?

早在战国时期,对玉璧就有了明确定义,不是所有的玉器都能叫做“璧”,而是“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的是边,好指的则是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玉璧通常不会很厚,大概如下图的样子。

目前来看,关于和氏璧外观正面介绍的资料并不多见。但根据描述,和氏璧大概和下面这些图里的玉差不太多。可见,和氏璧并非庞然大物,也不太厚实。那么,要将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难度很高,因为玉璧较薄,再就是玉璧中间穿孔。

从上述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将和氏璧这样的常规形状的玉璧改造成玉玺的可能性不大。那么,题主问题的前提是“环状的和氏璧能做成玉玺”,这样,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用和氏璧做成的玉玺小而薄,没有影视剧和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二是“玉玺”或“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的原玉做成,环状带孔的和氏璧是一种形式的成品。


行摄驿站


可能大家忽略一个常识问题,东汉以前都是用竹简发令行文,要那么大的公章干嘛呢?况且,古代能工巧匠多了去了,把璧切块做成三文治🥪的玉玺也是分分钟的事。到后来,东汉时期大太监蔡伦造纸后才有纸制品,再后来书法流行,大家都有私章都喜欢往纸上盖


鸿禧211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史载: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玉璧为祭天拜地的礼器,圆形中孔,但是玉璧要达到“方圆四寸”的厚度还真的没有。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传国玉玺为秦国土产蓝田玉所造。

传国玉玺在五代时期焚毁不知所踪。宋朝绍圣三年,陕西咸阳人段义在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

到了明弘治十三年陕西都御史熊等遣人献玉玺一云:户县民毛志学等,于赵伦村泥河水滨所得。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色纯白微青,皆有螭纽,周广一尺四寸。”


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

明朝礼部尚书傅瀚判断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为假,其判断的原因就是与史载的色泽不符,不是蓝田玉。


睁眼看西安


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因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环形的玉,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看过和氏璧的实物,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字来判断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那我们知道玉玺是长方体的,那确实从环状玉变成长方体确实是比较难。

毕竟玉不像金或者银其他的金属可以先进行熔化,然后再重新浇筑成型,有人说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长方体,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一般不会破坏成型的玉,毕竟玉不像金属,再者,用玉粉弄成的东西,在色泽等方面都要差极大,另外还得考虑到工艺问题,所以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

其实,从和氏玉到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个分成了三个阶段,也涉及到了三个故事,那我们分别来看看,首先要注意的是时间。

和氏玉的故事里,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寻到了一块石头,说石头里面有玉,要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在位于公元前758年至公元前741年,楚厉王自然看不懂,就让玉工来鉴别这块石头,玉工看了半天后,说这是块石头,不是什么玉。

楚厉王觉得被卞和欺骗了,就把卞和的右脚给砍了,赶了出去。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楚武王在位于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卞和又把这块石头献给了楚武王,楚武王也派了玉工去看这块石头,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楚武王就把卞和的左腿给砍了。

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楚文王在位于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7年,卞和就抱着这块石头大哭,楚文王就很奇怪,说你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卞和说这块石头是宝玉,但是没人相信我,说我说谎,楚文王就让玉工把这个石头给剖开,果然,里面是一块宝玉,因为是卞和献的,所以叫和氏玉。

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以前只会想到卞和的坚持,但细想一下,漏洞极多。第一,楚国三代王的时期跨度太大,楚厉王在位时间就高达五十年,可以想象,卞和那个年纪会有多大。

第二,为什么楚文王让玉工剖开了石头,而前面楚厉王和楚武王只是让玉工看而不剖开呢,这个很不合情理。另外,我们再看看这个故事出自于《韩非子》,《韩非子》是韩非子的作品,里面的故事是韩非子讲的寓言故事,借此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这个和氏玉的故事很有可能是编出来的。我们再来看完璧归赵的故事,这是公生在公元前283年的事情,也就是距离和氏玉的故事相隔了四百年。而这块和氏璧也确实落入了秦始皇的手里。

但是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成的,也有记载显示传国玉玺是由陕西蓝田白玉制成的,跟和氏璧没有关系,说由和氏璧,是为了增加传国玉玺的神奇色彩,所谓的有始有终,正如历朝历代的传国玉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