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读过红楼梦的,应该都对林妹妹有着深刻的印象,她诗才不凡,贵妃驾临时,能以一首诗艳压群芳,却又没有一点儿曲意逢迎;她生性敏感,爱花葬花,这放在常人身上,可能会被笑作是行为艺术了,但发生在林妹妹身上,似乎有让她多了几分楚楚可怜的仙气。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除此之外,相信很多人对林黛玉的小脾气也印象颇深,从前到后,吵架最多、说酸话最多的也是林黛玉,哭的最多的是林黛玉,得罪人、被人派不是最多的似乎也是林黛玉。有人觉得,林黛玉是个很小性的人,尖酸刻薄,没有宝姐姐大气。

“她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她才是留心呢”,这样赤裸裸讽刺的话,只有林妹妹才说的出来。但说句不好听的,宝玉跟黛玉关系,其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黛玉的心思也是一目了然,无奈没人肯成人之美罢了。

黛玉的处境其实很好理解,放在现在,就像是一对男女搞办公室恋情,不能公开,而且周遭都是一些优秀的女孩子。即使这个男孩子对这个女孩百般上心,在对方的眼里,也是群狼环视,换做哪个人,能心平气和的过日子。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林黛玉的心思很明确,那就是嫁给贾宝玉,但林黛玉的忧愁、不安、病,宝玉与宝钗结婚,只能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常的各种胡思乱想,忧郁难解,才是她一日日身体衰耗的原因。

折磨林黛玉的心病主要有两个:

无父无母,无人做主

古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不能自己说喜欢谁,想嫁谁或者娶谁,所以没有父母的林黛玉内心其实是很着急的,她不能自己说要嫁给宝玉,又没人能给她做主,局面十分被动,只能依靠自己对宝玉的全心全意,期盼可以得偿所愿。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二则,古代的淑女教养,男女授受不亲,像西厢记里面私定终身是万万不能的。宝玉跟黛玉虽然很好,但相互之间只是心意互通,并没有明确什么关系,在常人眼里,黛玉跟宝玉的关系,跟宝钗她们是一样的,“连吃醋的立场都没有”。

所以黛玉对宝玉的日常是有点作的,这其实是一种确认,两人都在通过一些不成熟的方式试探对方的态度,就像现在很多情侣,动不动就吵架,因为小事牵扯到爱不爱这个永恒的话题,是真的想要伤害对方或者分手吗?多半是试探对方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在不能说“我爱你、你爱我”的情况下,这种试探就更正常了,就像暧昧许久而没有表白的男女,就算再有默契,也总会有想不开的时候,何况宝玉的身边还有那么多女孩子。所以,黛玉的作,是在试探宝玉的态度,也是内心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黛玉要的是宝玉的心,他需要宝玉懂她,同时用全部的心意回馈给她,但这一点,放在很博爱的贾宝玉身上,明显是有点不符的,但黛玉又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她才会有那么多的忧虑和不开心。

现代的人至少可以问一句“你到底爱不爱我”,黛玉不知要费多少神,说多少话、做多少揣测,才能换来一个心安。

金玉良缘之说

自从薛宝钗进贾府以来,金玉良缘的说法就开始不胫而走,这也成了笼罩林黛玉的一块心病,很多次两人吵架,都是因为一些金锁、玉、麒麟的缘故,看到宝钗有金锁黛玉吃醋,后来看到湘云有金麒麟,更是心里不安,纵使坚信自己与宝玉最是心意相通,这时候也难免开始犯疑心病。

正所谓“如果与林妹妹真有缘分,为何又会有金玉之说,即使真有金玉之说,也应该是林妹妹和我有,好端端怎么又出现一个宝钗”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为什么金玉良缘的说法会在众人甚至宝玉和黛玉心中根深蒂固,这一方面肯定是薛家的原因,金锁要配有玉的说法,从头至尾都是薛家的人,包括薛姨妈、薛蟠在说,真假无从辩,但至少为薛宝钗的上位制造了一些舆论。

第二方面就来自于宝玉和黛玉私下里看的一些“禁书”。

原来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皆因小物而遂终身之愿。

其中的外传野史,都是来自于贾宝玉,西厢只是其中之一。

可见,黛玉是很在意这些金玉之说的,薛家的说辞在前,外传野史的说辞在后,黛玉在现实和书中都找不到她与宝玉缘分的支撑点,所以才会在这些物件上格外的敏感,就像男女生辰八字不合一样,虽然说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想的多了,难免心里打鼓。

林黛玉才没什么大病,早年丧命,贾宝玉的“禁书”难脱关系

可见,贾宝玉带进来的这些文章,也变象的加重了黛玉的抑郁之症。

但在红楼梦开篇曹工有明确说过,他是不屑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子小姐样文章的,而且红楼梦的爱情观也绝不是附和金玉之说,只是我们也再无机会知道曹工本来的命运安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