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全称是什么?

琚超51133466


军统与中统类似,是一个情报机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1938年与中统局同一时间成立,1946年之后改为保密局,1950年解散,被蒋经国改组,正式纳入国防部。

军统的成立,是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情报需要一个单独的部门的来负责,满足决策需求,给军事战略做参考,训练特务前往沦陷区获取信息,故而国民政府在整合以往情报组织的基础之上,成立了军统。1931年,黄埔系青年少壮派军官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十三太保”,模仿意大利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在蒋介石的直接扶持之下,成立了复兴社。

1932年,为了统一事权和提高核心队伍凝聚力,又设立了力行社,下设一个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这是军统的主要前身。戴笠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沈醉,唐纵,毛人凤等人辅佐,为之后赚够了政治资本。

在此期间,情报与特务组织机构变动相当频繁。1937年底, 力行社特务处,参谋本部第二厅,特工总部,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正式合并,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内部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1938年3月29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军统局,从此成为一个单独机构。抗战期间,军统急剧扩张规模,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乃至驻外使领馆等各个部门,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最高峰达到了5万多在编特工和工作人员,另外还有20多万外围组织人员。

军统组织训练严格,行动秘密,各地有联络站,而且一般上下线之间,为了安全,往往不认识。戴笠通过军统的基层组织,把势力触角伸到全国,并建立起了军统亡国和江山帮,训练起了几万人的优秀特工,既为抗战做出了贡献,也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患。1938年-1946年,首任局长由陈立夫兼任,戴笠任副局长。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摔死之后,8月份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改组为二,不断分化。

其中,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出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由毛人凤担任局长。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军统和中统都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一批黄埔军校的学生建立了寓意为复兴中华的“复兴社”。但是他们主张按照意大利黑手党和德国法西斯的政党方式来促进国民党发展。

复兴社里有特务处,特务处戴笠(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表现尤为出色,曾经仔细观察和发现当时军校内的共产党员,并及时汇报。后来他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


蒋介石把复兴社特务处合并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由戴笠领导,戴笠担任副局长。



红雨说历史


军统是国民党内最大的特务组织之一,其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

军统局前身是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主要负责人是戴笠。戴笠是浙江江山人,黄埔六期出身。戴笠黄埔毕业后到蒋介石手下做情报工作,因办事机敏且为蒋之浙江同乡而受到重用,1930年代初担任力行社特务处处长,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之一。

戴笠(左一)陪同蒋介石等人视察军统工作

抗战爆发后,为加强情报工作,力行社特务处升格为国民政府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将军兼任局长,原特务处处长戴笠以副局长身份主持日常工作。军统局建立的具体时间是1938年8月。

蒋介石为什么不直接安排戴笠为局长,反而让别人兼任呢?主要原因是戴笠在国民党内资历太浅,军衔也不高,直到抗战末期才正式升任陆军少将,所以局长一职由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兼任。此后,侍从室主任兼任军统局长成了惯例,贺耀祖之后先后担任此职的还有钱大钧、林蔚等人,不过这些兼职局长都只是挂名而已,从来不过问军统局的任何事物,一切都由戴笠说了算。

军统局在抗战期间发展很快,成为国民党最大的情报机构,先后与苏联、英国、美国联合成立情报联合机构,做到资源共享,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

戴笠葬礼

抗战胜利后,军统局负责人戴笠飞机失事而亡,军统局随之改组。1946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军统局的一些公开单位并入国防部二厅,原军统负责人之一郑介民担任厅长;军统局秘密核心单位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任局长,原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不久郑介民去职,毛人凤担任了局长。




民国年间那些事


军统是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的简称,是大名鼎鼎的特务机构。但这个特务机构,怎么取了个统计局的名称?是为了掩人耳目吗?

下面探讨一下,军统名称的由来。欢迎指正。

国民党北伐胜利后,北洋政府倒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东北易帜,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公祭中山陵为标志,得到了全国各省和各派系军阀的认可,实现了表面上的全国统一,实质上全面仍处于军阀割据状态。



蒋介石提出全国军队统一编制,统一管理,并缩编,反而引起冯玉祥等的反对,进而发生中原大战。虽蒋介石在张学良支持下很快打赢了这场战争,但割据格局并无大的改变。

蒋随后奉行攘外安内政策,借追击红 军之机,收拾地方军阀,也还是在为他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而努力。

西安事变后,达成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各地武装皆表示为抗战“听调听宣”,同意整编军队,承认蒋之领袖地位,内战方才停止。

由政府统一指挥,当然得由政府统一发饷,统一配给武器弹药,以及后勤补给。而旧式军队“吃空饷、喝兵血”之事为各部队之常态,为粮饷而随时倒戈之事时时发生,更重要的是,部队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战力都不明的情况下,如何打仗?

37年4月,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俗称“老军统”)下设两个处,一处负责党务调查,二处负责军事调查,(随后增设三处,负责邮电通讯)。二处随即向各部队派出人员,设立办事机构,调查统计各部队的实际兵员、编制等情况,向军事委员会提供报告。并监督物资补给的发放和部队的军纪执行情况。

设想一下,军统之报告,直接影响着各部队的粮饷,军官的职位等级,人员弹药的补给,部队有无走私军需贩大烟等等,这些都是最要命的事,军统在各部队的威慑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为调查卫立煌供给八路军弹药之事,戴笠亲赴河南,因为这是军统的本职工作。

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对敌情报工作突显,38年老军统分家,成立中统和军统,军统除原职能延续外,不断被加强,成了令人胆寒的最大特务机关。


净月暖阳


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它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复兴社”又称蓝衣社,当时是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国家统一,日后全面抗战做准备而成立的。

“复兴社”又下属两个组织,一个是核心组织力行社,一个是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特务处由戴笠负责。


后来在一九三八年,力行社和特务处与特工总部(特工总部前身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合并。统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

军统局在很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专门以监视,暗杀,绑架,逮捕等手段进行活动。早期的领导人是戴笠,后来戴笠死后由毛人凤接任。

军统局分内外勤组织,下设有八处,六室,一所。分布在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机构,以及驻外使领馆等地方。在各地重点城市还设有各种站点,特别班的机构。军统局特工人员最多时达到了五万多名。



抗日战争期间,军统局从事一些秘密情报工作,也有不少军统人员后来投靠了日本,做了汉奸。一九四九年,国民党败退后,军统局机构撤离到了台湾,从此军统在大陆地区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