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会催生出新的火炮巡洋舰或战列舰吗?

Jichangwook


会,肯定会!但是未必是巡洋舰或者战列舰的叫法。

作为第三代击发武器系统的典范,《军武数据库》是这样划分的:点火式击发弹药为第一代,比如火铳;具有半自动或全自动功能的机械式击发弹药为第二代,比如机枪、冲锋枪等;电子式击发弹药(或弹丸)为第三代,比如电磁炮、激光武器、电子脉冲击发化学药的“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第三代的显著特征就是取消传统的机械操作击发部件,优点是快速、高动能发射弹丸。

这是武器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会在未来20年内开始大规模应用,前景比核弹威慑还要广阔。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电磁炮的特性:它是利用电流产生的劳伦兹力“直线”加速载物,不使用炸药或者推进剂“外物”使炮弹获得极大动能的装置。成本低廉、高炮口初速和避免传统炮弹炸药存储的风险是其巨大的优势。

成本低廉优势

电磁炮一旦取得突破,将不仅仅是使用在舰艇船舶上边的“炮”!小型化后,我们使用的枪械也将慢慢替换成为第三代电磁武器系统!陆军所有火炮系统也将改变!甚至空军战机除去激光武器外也会搭载电磁武器!到时诸军种的后勤系统将得到极大的统一!各式电磁线圈、弹丸口径和电能存储模块将替代目前各种不同型号基数的弹药、导弹、油料、炮弹等等五花八门的补给门类。这样战时动员将变得更加迅速、低廉和便捷。数十发电磁炮弹和数十枚导弹的存储、运输、发射价格差是十分诱人的。

高炮口初速优势

传统火药能的炮口、枪械的“枪口初速”无法超越2000米/秒,而电磁炮能够达到3000米/秒!这是7-10马赫的超级速度!能把弹丸发射到200公里的距离上!这时的战舰主炮无论在射速或者射界上都是全新的概念,雷达探测距离与炮口的距离同比例和反应速度“探测到即可攻击到”的打法与古老的战列舰---战列线攻击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单门电磁炮即可通过“速射”覆盖一个区域的范围,不需要靠战列舰式的多门重炮覆盖射击来提高精度!

同时,小型化的电磁炮还可以充当近防炮的角色。对来袭的导弹(如果还存在)将是致命的“防御”,一面金属墙“挡”在导弹的路径上,一点也不是玩笑。

现代海战理论是脱胎自二战航母海权时代理论的,舰载机攻击战舰的方式随着防空技术和对空导弹的发展逐渐走向弱势。例如我们即将入役的055大驱,以美军的攻击水平很难在损失几架舰载机的代价下击沉055。反舰导弹只有在“饱和攻击”情况下才能做到。

综上,W君认为未来会出现以电力为全舰唯一能源的新型水面战舰出现,小型化的各种近防电磁炮充当防御手段,而攻击则由1-2门电磁炮完成。巡洋舰或者战列舰的叫法不能体现这种武器系统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洋上也许会出现“超视距”炮战也未可知。


军武数据库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会员 张浩

我国已经将舰载电磁炮投入了测试。

不会。第一不符合未来武器发展原则,电磁炮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定向能武器系统。美国国防科技发展局(DARPA)确定的未来武器发展方向包含了隐身化、无人化、智能化、分布式、定向能等原则。战列舰即便是能用上电磁炮,也不符合隐身化和智能化、分布式的要求。分布式不但是分布式杀伤,也是分布式防御,未来的战争决定了单个集成度很高的大件武器装备生存力较差,一旦被摧毁就会导致其他系统失去支撑,因此分布式武器系统提高了军队的生存力,损失掉部分单位后,整个系统仍然能够具备较为完整的作战能力,战列舰首先就不符合这些原则。

网友设想的新型电磁炮战舰。

第二因为导弹技术也在发展。我们知道海战中反舰导弹的出现取代了舰炮反舰的时代,虽然电磁炮的出现极大的提高舰炮地位,使舰炮重新开始发挥重大作用,但导弹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如,我国的YJ-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不但具备高达800公里的射程,还能够实现末端的超音速突防与蛇形机动,不但难以拦截,而且射程还是电磁炮的好几倍。

虽然电磁炮很先进,但是导弹技术也一直在发展中,图为锆石导弹。

在未来,高超音速的导弹技术也会广泛应用,俄罗斯就已经率先把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投入了实际使用,其最高飞行速度高达5马赫以上,这些武器系统更加先进,他们会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流,电磁炮仍然只是军舰上起备份和辅助的作用。因此,以电磁炮为主要武器的战列舰或巡洋舰暂时是不会出现的。

个人简介:张浩,28岁,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季我努学社


这个问题畅想一下还是蛮爽的。

电磁炮目前还属于最前沿的装备,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还在探索测试阶段。它的很多数据是我们这些军事票友不知道的,所以,探讨起来也缺乏依据。譬如射程的数据,现在就有很多种说法,下面咱们就根据这几个不同的射程来探讨一下。

1,美军的DDG1000上面的电磁炮最初号称是射程180公里,在炮里面也算是很犀利了,但去年他就爆出消息,没有合适的炮弹,只能使用普通的制导炮弹,射程把前面的1去掉了,留下零头,只有几十公里。这嗑就没法唠了。

而理论上,电磁炮的射程可以达到300公里,缩个水,也就是180-200公里。而180公里-300公里这样的火炮射程,在海战中,舰队之间的对决,他是很难有位置的。现在舰载机对水面舰只的打击距离在1500公里。中俄两国的舰载反舰导弹的射程也已经可以达到500公里。

就算电磁炮可以打到300公里,但1500公里的时候舰载机就已经可以展开攻击了。从1500公里算,到300公里电磁炮可以射击,那得是1200公里的距离。如果两支舰队全速开向对方,那就是60节的速度,咱们算个整数,就是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接近。电磁炮可以开火,那得是在遭到舰载机的第一波攻击的10个小时以后。正常来讲得是15-20个小时以后。渣都已经不剩了。

电磁炮的根本为题在于:它终究还是炮。射程跟飞机导弹还是有本质差距的。

300公里以内射程的电磁炮,很难用于海战。它的主要用途还是:对陆攻击。配合登陆部队,打击敌人的地面目标。

如果开发一款电磁炮战列舰,上面安装12门大口径电磁炮、再来12门中口径电磁炮。这是什么概念的,它的火力得超过陆军300门大炮。现在一门普通的舰载120主炮的火力就相当于陆军的一个炮兵营。进行对地支援,中口径的电磁炮可以精确到敌人机枪火力点。这样的一艘舰,支援一个陆战旅登陆那是完全够用。前方的战士只要不断的把敌方坐标传送过来,然后根据目标的距离、大小,指挥系统自动分派到每一门炮。

用电发射,便宜。比战斗机、导弹、无人机便宜太多。比普通的化学能炮弹也便宜。而且不需要发射药,电磁炮的载弹量是普通炮弹的10倍,再加上高射速,随便突突突。

所以说,如果技术就把电磁炮的射程限制在300公里-180公里,那么可发一款火力支援舰,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远洋决战就不要想了。

2,但据极不靠谱的标题党的消息,我国的电磁炮设计的指标,射程是600公里。

近期露面的图片显示,中国的电磁炮很可能是电磁线圈炮,不是美国的那种电磁轨道炮。而线圈炮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发射大体积炮弹,射程也更远。再加上庞大的体积,中国的这款电磁炮射程更远倒也应该是事实。再加上这几年在马伟明院士那里透漏出来的信息,个人觉得600公里的射程倒也不一定是天方夜谭。

如果电磁炮可以达到600公里的射程,那性质就变了。600公里的射程,电磁炮参加远洋决战的可能就会急剧提高。

这个射程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舰载反舰导弹。中俄的可以达到500公里,美国的只有200公里。

虽然航母的舰载机可以打击到1500公里,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很多。就像美军在南海转悠,大家平时离的都很近。舰队之间相距个几百公里很正常。如果有一款射程达到600公里的电磁炮战列舰,上面还是12门电磁炮。如果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一条舰就可以在10分钟内发射出去1200枚炮弹。而10分钟的时间,敌方即便是有航母舰载机,那也得是在赶过来的路上,根本来不及对战列舰发起攻击。电磁炮炮弹的射速可以达到5倍以上音速,而且没有导弹那样的火箭发动机,没有尾焰,雷达根本无法探测,更无法拦截。这1200枚炮弹能把一支双航母编队打成渣。

只要是能贴近对方600公里,那一切都好办,就算是对方先发动攻击。我探测到了你的导弹已经向我射来。就算只剩下1分钟,我都能向你打出去120枚炮弹。能换你一支舰队。

如果真的可以把电磁炮做到600公里的射程,那么开发一款战列舰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威力过剩。我上面全是按照对方是美帝重型航母编队算的。但如果是日本的九十舰队,1门炮灭他全家。

均衡的来考虑就不如开发一款核动力巡洋舰,3万吨的排水量,200个导弹垂发坑,2门电磁炮。纯电磁炮战列舰有点太激进了,但确实很酸爽。

总的来说:

如果电磁炮的射程卡在180公里,那它就只能是一款补充性装备,也就是现在舰炮的升级,没有什么革命性转变。未来的地位就是驱逐舰上安一门。再好,它也只是炮,跟动不动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导弹没有可比性。

只有达到600公里,电磁炮才能称得上革命性武器,才有为它研制专用平台的价值。


锐视觉何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本质非常复杂,从技术上来说,军事技术的进步必然会推进武器装备的发展,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的过的事了,没什么好谈的。


但关键是,这种发展或者这种潮流具体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去,就就很难解释了。

很多人都清楚,小编对一型高新军事技术装备的成功,定位与主流的看法并不相同,主流的看法是认为在空间、时间、威力、速度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变得更快、更强、威力更大的军事技术装备,才是一型军事高技术装备取得成功的关键。

可小编认为,一型高新技术装备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首要是环境,只有环境的变化才会有需求,而装备“技术”本身是次要的,高新技术本身确实是,催生武器装备能否诞生和成熟的关键,但这种技术的影响,能否改变环境和战争需求,目前看,还很难说。

可能有的人要批评小编,会拿化学炸药技术的诞生,热兵器淘汰冷兵器来举例。

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热兵器淘汰冷兵器中间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原因就是化学能炸药本身的技术并不足以改变战争全貌,需要的是整体相关环境的应用技术的进步,比如火炮锻造技术的进步,后膛装药技术的诞生等等……

电磁武器也是如此,电磁武器今日的进步,实际离不开材料领域的巨大突破,只有材料的突破才能有更大的电容和更大的功率。


所以像电磁炮这种高新技术武器,虽然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整体相关技术条件下的成熟度的很低,而以后,会不会出现巡洋舰,战列舰这种大炮巨舰时代的回归,则还是眼看未来战场环境的需求。

以小编来看,这种可能不能说没有,但需要未来战场相关系统技术提升的支持。

因为,即使电磁炮可以利用2500米/秒的出速,发射可重复自动装填的通用电磁发射装置来发射导弹,或者利用电磁轨道/线圈炮等发射炮弹来对近距离目标实施打击,打击范围也不会很大,也就在2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这个距离内,电磁炮可以把对岸或者对海的打击能力提高一个数量级,确实可以提高火力密集度和持续打击能力。

但是这一切需要强大的目标信息相配合,也就是需要非常强大的侦查能力,而目前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这一能力的,也就只有航母才有。(小编在以前的问答中解答过关于卫星和侦察机侦查效率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一下)

而且随着电磁技术的进步,电磁武器的炮口出去速会越来越高,射程越来越远,而对目标的实时侦查能力就会变的越来越依赖。(当然还会有其它相关问题,比如美帝就是因为制导炮弹内的电子原件不能承受电磁发射时的巨大过载而下马)

目前看,符合题主要求的,可能就是马伟明院士的未来全能舰构想了。


图注:舰载高能武器和全电推进技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打击中近距离目标,并兼具反导及远中近三层防空能力。

但还是小编所说的,这一切都需要相关系统的支持,而相关系统又离不开相关技术的进步。


军事小科普


理论上不会。第一不符合未来武器发展原则,电磁炮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定向能武器系统。美国国防科技发展局(DARPA)确定的未来武器发展方向包含了隐身化、无人化、智能化、分布式、定向能等原则。战列舰即便是能用上电磁炮,也不符合隐身化和智能化、分布式的要求。分布式不但是分布式杀伤,也是分布式防御,未来的战争决定了单个集成度很高的大件武器装备生存力较差,一旦被摧毁就会导致其他系统失去支撑,因此分布式武器系统提高了军队的生存力,损失掉部分单位后,整个系统仍然能够具备较为完整的作战能力,战列舰首先就不符合这些原则。

第二因为导弹技术也在发展。我们知道海战中反舰导弹的出现取代了舰炮反舰的时代,虽然电磁炮的出现极大的提高舰炮地位,使舰炮重新开始发挥重大作用,但导弹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如,我国的YJ-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不但具备高达800公里的射程,还能够实现末端的超音速突防与蛇形机动,不但难以拦截,而且射程还是电磁炮的好几倍。

在未来,高超音速的导弹技术也会广泛应用,俄罗斯就已经率先把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投入了实际使用,其最高飞行速度高达5马赫以上,这些武器系统更加先进,他们会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流,电磁炮仍然只是军舰上起备份和辅助的作用。因此,以电磁炮为主要武器的战列舰或巡洋舰暂时是不会出现的。


紫龙防务观察


应该是不会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已经开始脱离了那种概率化杀伤的范畴了,现代化武器装备强调的是精准度和精准打击。战列舰是只是依靠炮口径来压制敌人,这个根本就不符合现代化的作战理论。现代化作战强调的是一击致命,减少不必要的攻击和减少对于平民带来的伤害。所以说,不会出现电磁炮战列舰。但是电磁炮上军舰确实是势在必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