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

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

2018年8月10日,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

尽管这一次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只是在一张小小的发票上,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件将会载入区块链发展史册的事件。

一个细节与众不同:区块链项目喜欢拉“大佬”站台,但为这张区块链发票“站台”的,是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报道,深圳试点的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背后的主导者是深圳市税务局,技术底层来自于腾讯,且项目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批准与认可。

其真正的“历史性”改变,是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发票技术融合,“传统发票是通过税控加密的方式防伪,而区块链电子发票则是通过区块链技术防伪,这是一个质的改变。”互联网税务平台优识云创创始人兼CEO刘平君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

在刘平君看来,如果这种模式未来能够推广到整个电子发票领域,并在中国各个行业进行普及,那么将对现有的财务、报销流程带来质的改变。

可以预见的是,发票之后,区块链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税务、政务领域,一步一步改变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诞生

8月10日上午,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内与往日不同,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任荣发、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局长张国钧等人站在收银台旁边,在“等”一张发票的诞生;同样在等这张发票的,还有悉数到场的媒体。

一名顾客在消费后,来到柜台前用手机结账付款,随后在支付凭证下进入发票入口,并点击“开发票”填入开票信息,申请开票后,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本次消费的发票已经存入微信卡包。

与以往不同,这张发票不是纸制,也并非常见的电子发票,而是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也是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区块链电子发票与传统电子发票以及简单的电子发票上链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其防伪的方式上。

传统电子发票采用税控码的方式防伪,即使电子发票上链,本质上防伪技术没有变化。而区块链电子发票,则深度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将发票开具与线上支付相结合,“资金流、发票流”二流合一,通过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实现“交易数据即发票”。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了开具发票填写不实、不开、少开等问题,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而且通过区块链管理平台,还能实时监控发票开具、流转、报销全流程的状态,对发票实现全方位管理。

有别于其他区块链项目,此次区块链电子发票项目可谓“背景深厚”,其指导方是国家税务总局,实施主体为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公司。目前,除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外,同步首批接入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的商户还在深圳宝安区体育中心停车场、凯鑫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坪山汽修场)、Image腾讯印象咖啡店等。

发票防伪一次质的改变

“这次的区块链电子发票落地,对电子发票防伪是一次质的改变。”从事多年税务咨询、并创办互联网税务平台优识云创的刘平君说。

之所以称之为质的改变,是因为此次的区块链电子发票,从源头上就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等特性解决了发票防伪的问题。

刘平君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传统的税控发票,有个税控密码,如需辨别发票真假,需要验证税控码。对纸质税控发票而言,由于税务部门对发票的控制,纸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说明其唯一性。但电子发票可以无限打印,是不是会出现一张发票被多次、多人报销(即一票多报)的情况?因此管理难度高于纸质发票。

刘平君认为,通过税控码,虽然能起到防伪作用,但毕竟只是纸制发票方式下的一种防伪技术解决方案,如果将这种方式应用于电子发票,其实是制约电子发票应用推广的。

实际上早先有人尝试将区块链技术与发票结合,“原来只考虑发票流转,仅仅把电子发票上链,这不是真正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刘平君说。

这种方式只是将发票整个周期中的部分阶段上链,尽管有改进,但难以保证上链前的发票信息的真实,这与目前方案相比并无实质性提升。

只有区块链技术对电子发票全链条生命周期全流程的参与,才能彻底解决防伪问题。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特性,链上的参与方既容纳了开票方商户、付款方,也有税务局部门的参与。“这意味着链上的发票就是税务局认可的,假的上不了链;此外,区块链溯源的特性,使链上无法开出一张重复的发票。这种防伪方式,甚至可以替代原来靠税控码防伪的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刘平君说。

腾讯在介绍中称,与传统电子发票相比,区块链电子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涉费信息更加安全。此外,区块链电子发票将连接每一个发票干系人,可以追溯发票的来源、真伪和报销等信息,让发票信息全场景流通成为现实,解决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

或将重构财税运行机制

首期试点应用中,深圳市税务局携手腾讯及金蝶软件,打造“微信支付——发票开具——报销报账”的全流程、全方位发票管理应用场景。

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称,通过区块链电子发票,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报销。企业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发票申领和报税;对于税务监管方、管理方的税局而言,则可以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科技创新,实现无纸化智能税务管理,流程更为可控。

甚至他透露,未来区块链还可以服务于税银互动,为小微企业及银行搭建更便捷的融资桥梁。

换句话说,区块链无形中建立了一种生态。

“原先可能彼此不相关的各方都不需要联系,比如我做了一个开票系统、你做了一个记账系统,传统财税机制下,我们没必要产生关系。现在在区块链这个系统下,他们就有关系了,是业务上下游数据交换的关系。”刘平君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说。

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发票生态链,是区块链电子发票发展的必然方向。

区块链电子发票,为什么不是一件小事?

这个生态链,涵盖电子发票开具前、开具中和开具后的全流程,包括区块链发票的税务管理方(税务局)、基础平台提供方、应用开发方、开票方、受票方以及服务方等多个参与者。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形成基于区块链的可信验证机制,税务管理部门主导的多中心链,以及反映消费业务和支付信息等多层面的发票信息链。

这个多元化、开放式的区块链电子发票体系一旦形成,将深刻改变传统财税运行机制,甚至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财税运行机制,进而助力实现税务管理的现代化。

“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到未来整个电子发票领域,并在中国各个行业进行普及,将对现有的财务、报销的流程,起到质的改变。”刘平君认为。

区块链+发票早有尝试

此次落地的区块链电子发票,是深圳市税务局、腾讯公司在此前成立的“智税”创新实验室的一项重要落地产品。

区块链电子发票,说到底是电子发票的一种深化。

自从2013年6月27日,京东集团开出国内首张电子发票以来,电子发票的探索便一直在进行。

2014年6月27日,京东集团与北京市国税局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并成功开具中国首张对公可报销电子发票,并以电子化方式入账。解决了电子发票报销、入账的难题。

2016年,京东电子发票累计开具量已经超过4亿张。电子发票时代眼看逐步走来。

但是一个制约问题摆在面前。现阶段所谓的“电子发票”主要指201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后,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支撑下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针对现行的电子发票,目前我国采取“税控+平台”的电子发票运行模式,即在依托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产生电子发票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发票平台完成电子发票(电子发票版式文件)的开具、发送、存储、查询等系列功能。然而,由于存在电子可复制、入账报销难等问题,电子化发票发展也受到制约。

2016年底至2017年初,一些企业开始尝试用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发票结合。互联网税务平台优识云创便是其中一家。刘平君介绍,该平台曾构建电子发票的区块链生态,探索在区块链的架构下实现电子票据验真、溯源和归集,实现发票数据的真实流转。但是这种探索只是尝试,且链上缺乏政府参与,局限性较大。

直到今年6月22日,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上线,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由税务机关授权加入区块链网络,开出首张“上链”发票,实现全国首张电子发票上区块链存储、交换和共享。

上链的发票只是一种尝试,只解决了电子发票流转、存储的真实性问题。几乎相同的时间,区块链与电子发票的另一种结合也在展开。

今年5月24日,深圳市国家税务局与腾讯公司共同召开“智税”创新实验室成立签约仪式。基于大数据的现代税务管理平台、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税务智能机器人、基于税务大数据政府决策智能支持系统等,都将是实验室探索的技术落地方向。

两个多月后的8月10日,该实验室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落地深圳。

发票之后,区块链技术未来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BAT重场景、重落地的自下而上的思路是否能够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主流模式?拥有用户、技术和资源的互联网巨头是不是仍会在区块链时代保持自己的中心位置?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