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天理教起义显露了清廷外强中干的面貌?

程老师侃史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一个问题:攻进紫禁城需要多少人?

你看这护城河,你看这九米高的城墙,没个十万八万的根本攻不进去吧。

亲们太铺张浪费了,其实,攻进紫禁城只需要一百个人就可以了。

这个数据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为有一年,就有一百个人拿着大刀冲进了紫禁城。

那是皇帝还在的时候,皇帝是打倒和坤,嘉庆吃饱的嘉庆。

嘉庆先生吃和坤的福利吃了很多年,老底子终于吃光了,北京城也没有北京城的样子。吃不饱饭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没饭吃,就找天下最大的米饭班主皇帝要说法啦。

带头的是一个叫林清的江湖大哥。

这位仁兄还是体制内的人。父亲是官府的文书。据说小时候读书不行,父亲把他送到药铺当伙计,从此就学了一点赤脚医生的招数,这个很关键啊,好多江湖大哥就是靠医术搞创业,比如大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张角哥俩。

后来,这位林清四处跑江湖,要过饭,打过工,当过皇家包工头,发过财,也落过魄,最终加入了民间门道会荣华会,这名字也够接地气的,不玩虚的,不讲情怀,咱就是奔着荣华去的。

林清这个人天生就是黑道大哥,能说会道,又有点文化,为人也大方,有点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势,很快就在帮派中站稳了脚跟,甚至把原大哥挤下台,自己当了老大。

接下来,林清大哥开始了兼并潮。把附近数个教都合并了。会员也越来越多。

最终,林清自创宗教:天理教。

林清大哥收会员,入会都要交根基钱。林清保证以后大家发达了,这个钱会十倍百倍的返还。这简直就是人肉版互联网金融嘛。

渐渐地,林清发达了,但是,林清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他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改朝换代,把满清赶回东北。

会员多了之后,林清就开始策划了,制定了一个计划,分三路发难,山西、山东、河南以及京城同时举事,收复这三大根基地,不愁大事不成。

时间定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根据夜观天象,预测这一天将有彗星扫过紫微垣。亲们知道,紫微垣代表着皇帝。彗星扫紫微,那就是皇帝要仆街啊。

经过串联、谋划,这一天终于到了。各地纷纷起事,地方上的起事还很顺利,一下就占了数座县城。由此可见,满清统治的失控程度让人发指。

天理教旗开得胜,满清官员也吓了一跳,真以为又是一个李自成横空出世了,而且河南这一边的带头人也自称李自成转世。但很快,满清官员松了一口气。

这些起义军占领县城之后,没有开仓散粮,然后招兵买马,反而冲进了钱铺当铺,抢起钱来。钱抢到手,立马一轰而散。

原来是打劫,吓死宝宝了。

个别不抢的,也坐在县城不想动。这就是坐以待毙啦。

像张角李自成这样人,能够做大做强,就是遵循了滚雪球式的复制发展模式,打一个地方,发粮食招士兵,再到下一个地方去,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种占了一个县城,就想当土皇帝的,那离入土就不满了。

林清还眼巴巴的在北京指望两路的兄弟汇合一起攻紫禁城呢。

为了攻打紫禁城,林清发展了一些关键会员,比如宫里的太监,甚至还有一位四品官员:曹纶。

这位老曹祖辈都是给大清国当官的,是绝对的官二代,可是因为家里没钱。当官家里没钱,这天理不容啊,索性加入林清的天理教,搞革命算俅。

地方的兄弟不来,吉时也到了,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林清正式向紫禁城发动了攻击。

多少兵马呢?

二百人!

没错,二百人。

也不是天理教没人,实在是没兵器。人,中国到处都是,但兵器属管制刀具,地方查得严,只能东边村子里打两把,西边打两把,总共就只有百来把大刀。

林清不在意,兵不贵多贵精嘛。他认为,只要冲进皇宫,然后我往紫禁城的太和殿一坐,皇帝一看,老窝被端了,还不得往东北跑啊。

于是,按计划,这二百人出发了,人人扎着白色的头巾,上面写着“同心合我,永不分离”,这个我理解,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可有的上面还写着“四季平安”。这真的是搞革命吗?

大家化装成小商小贩,篮子里藏着刀具,朝紫禁城出发了。走到路上,一半人就跑了。

拦都拦不住啊。

剩下的都是对革命有坚定信心的。大家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西华门,一路攻打东华门。

我们先说东华门。

这一路出事了。堵车了,在去东华门的路上,碰到了往宫里运煤的。大家挤到了一块。运煤的挺横,皇差嘛,竟然对天理教的革命者横加斥责。天理教的人火了,一拔刀。

老子是来革皇帝命的,你丫一运煤的,敢跟我抢道,分得清孰轻孰重嘛。

运煤的一看,你这个事大,我们让着点你咧。

当下惊声逃窜。这一喊,全世界都知道有人要造反了。守东华门的人一看不对劲,马上关门。

这一闹,结果只挤进去了几个人。没挤去的一看没自己的戏了,拍拍屁股回家躲了起来。

这说明,办大事的人千万别跟人置气啊。

攻打西华门要幸运得多,在内应太监的接应下,数十人成功杀进西华门,还登上了城楼举起了白旗。

这又暴露了起义军的知识短板,要知道西华门外是举行阅兵的地方,西华门内的厢房放的就是兵器,完全可以武装几千人。要是有几千人,那局势又不同了。

西华门的人冲进来后,直奔太和殿而去,也就是故宫里规格最高的大殿,想去坐坐里面的龙椅,结果,他们连路都不认识。还是逮住一个正在值班的文官,打听了道路,知道从西华门到太和殿,得去隆宗门。

可是,隆宗门已经关了,哪怎么办?放箭啊。

这些农民起义军乱箭齐发,现在隆宗门的匾额还有一个箭头,极有可能就是他们射的。

射箭也射不开大门啊,又搞了两根木头去撞木。故宫的门都是加固的,岂是随便可以撞开的,撞了一会,大家放弃了。

掉头,不进金銮殿了。去养心殿!

养心殿是什么地方呢?是皇帝办公的地方。皇帝嘉庆不在,他老人家在热河。但攻到养心殿,把人家的办公室占了,也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去养心殿的门也关着,大家就开始翻墙,当时旁边还有大树,大家就着这个树翻过了墙。

这个时候,清兵终于来了。王子旻宁带着火枪队杀了过来,一看有人翻墙,旻宁拿着鸟枪就放倒两个。

大家一看,这有技术代差。打不过,风紧扯乎。

这一来,清兵终于站稳脚跟,从最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而这位旻宁也因此被嘉庆看中,旻宁就是下一界的道光皇帝。后来,因为翻墙的事,还把故宫墙边的大树给砍了,现在大家去故宫,鲜见到大树,这就是原因之一。

数十名起义军开始四处躲避,反正故宫大,哪里都可以藏,断断续续战斗了数天,甚至还有人突围出去。

但这次奇葩的起义算是正式失败了。

接下来,龙头大哥林清被捕,凌迟处死。

勇气可嘉,技术蛮荒了点。但两百人就能进攻清朝皇宫,你说清朝有没有问题?


脑洞历史观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岳忠豪

天理教原名龙华会,属白莲教的一支,并在白莲教起义被剿灭之后,继续秘密传教。嘉庆十七年(1812年),天理教首领李文成与林清约定,翌年,直隶、山东、河南同时起事,攻占北京城。嘉庆十八年九月初,李文成在河南滑县筹备起义时被官府探知,并被捉拿入狱,起义军被迫仓促举事,一时间河南、山东起义蔓延,清廷随后派兵镇压。与此同时,林清不知起义提前,趁嘉庆皇帝木兰秋弥,疏于防备之际,按原计划于九月十五日,在买通的太监策应下,七十余人进攻紫禁城,部分教众攻入皇宫后,旋即被镇压。各地教众也在官兵的围剿下相继失败,此事称为天理教起义,又因发生于1813年癸酉年,故又称“癸酉之变”。

林清

之所以说起义显露了清朝外强中干的面貌是因为,天理教起义的规模并不算大,但事件的特殊性给全国上下带来的震撼却世所罕见,连嘉庆皇帝都说“(天理教事件)较诸川陕教匪(白莲教起义),似小而实大”:

首先,嘉庆特颁罪己诏,下诏整顿朝纲。天理教教众是一支太平盛世中意在政变的队伍,一支几十人的队伍竟然最终攻进了皇权的象征地——皇宫,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清政府的无能,让人有了“世道中衰”之感,清朝统治的合法性也因之蒙尘。为了扳回全国人民的信任,嘉庆特颁罪己诏,反思事变,“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并认为大难来临,全因官员“因循怠玩”之风,并要求群臣匡正作风,尽忠为国,“诸臣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反思可谓沉痛。随即,颁谕当日嘉庆就在权力高层进行调整,斥退了部分大学士和尚书,力图刷新吏治,振作朝纲。

嘉庆

其次,绵宁显露的才能使其锁定皇位。攻入皇宫的教众之所以能被平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子绵宁(道光帝)的处惊不乱,“大内平定,实皇次子之力也。”嘉庆对绵宁大为赞赏,并封其为“智亲王”,号所御枪曰“威烈”,中外瞩目,人们也普遍认为嘉庆已经将皇位期许于他。后来的历史也证明道光从这次事件中颇为得益。

道光

还有,促使士人议政风气的转变。清朝前期禁止士人对政治作过多关注,许多读书人也是终日埋头于考据的片言碎语之中。而此事的发生不由得让读书人大为关注和反思,得出的结论也与嘉庆极为一致,吏治衰颓,对民众缺乏教化是社会弊病的主因,进而普遍要求刷新政治,进揽人才。清朝下诏要求民间积极进言,两次殿试策论都是有关天理教事件的反思,也可谓革新政治的表现。

人们普遍认为清朝在嘉庆道光时期陷入衰败,即所谓“嘉道中衰”。天理教事件只是在盛世的表面撕开了一个口子,让人们窥见了这种中衰。统治者意图振作,却限于大势未能奏效,世界演变的洪流、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将在二十年后的鸦片战争中得以一一展开。

鸦片战争

参考文献:

张瑞龙:《天理教事件与清中叶的政治学术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郑凯旋:《癸酉之变:天理教攻袭紫禁城事件始末》,《兰台世界》,2017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