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70后”的戴荣三是土生土长的玉带人,他不仅是玉带镇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还是六合区第三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连续7年为近百名老人送去温暖

初见戴荣三,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短袖T恤,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看起来十分干练。

在长芦街道(原玉带镇),说起戴荣三,村民们并不陌生,不少人都能说出他的热心事,而最让大家津津乐道、频频点赞的就是他连续7年为玉带镇敬老院近100名老人送去温暖。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感情深厚用心温暖敬老院

戴荣三告诉小编,2011年,当时在六合区民政局的牵线下,他参加了玉带镇敬老院举行的开业仪式,并当场捐助了10万元用于老人们的日常开销,自此他便与这些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之后,戴荣三每年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会来到这里看望慰问老人。

每次来到敬老院,戴荣三都亲自把各种吃穿用品从货车上卸下来,并逐一为老人们分送礼品,并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有时候,戴荣三还与敬老院的志愿者们一起帮老人们整理打扫房间、陪老人们拉家常。

关爱残疾人士自掏腰包丰富精神生活

据悉,从2011年至今,戴荣三先后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我们能遇上戴荣三,真是一种福气。他已经连续7年来院里看望慰问了,每次都会送来好多吃的和用的东西,全院100多个老人他个个熟悉。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这里的不少老人都把戴荣三当儿子,平常还不时念叨戴荣三。”敬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戴荣三时刻把老人们的冷暖记挂在心上,多次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戴荣三的书柜里,一本“爱心助残人士”的证书被摆放在书柜的显眼位置。2014年,戴荣三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创业故事,深受感动。他立即与区残联取得联系,了解本地的残疾人生活以及工作情况。

当他得知这些特殊群体渴望更好地融入社会,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信息,他自掏腰包,与当地一家报社取得联系,出资订了近千份报纸赠予部分残疾人。

戴荣三说:“残疾人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我的一点点爱心,让残疾人士得到免费的看报学习机会,充实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注重教育反应真实民声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戴荣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责任重大。

他常说,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代表,当上了代表就要真实反映民声,切实维护民利。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履职尽责,戴荣三积极参加六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班学习。

他还不断学习人大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在了解到因为拆迁,许多村民被迁到白玉社区集中居住,因居住人口多,加上新建的小区出行十分不便的情况后,戴荣三主动到市公交集团协调增设公交站点,方便了沿线几百户居民出行。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2015年,在了解到南京市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情况后,他与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希望增加养老用地》的提案,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并给予了回复。戴荣三告诉小编,他正在准备2018年的人大建议,今年他将更加关注教育问题。

为人低调为老百姓做实事

在戴荣三的家里,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几乎可以摆满书桌。面对成绩与赞誉,戴荣三十分低调。

他说:“我只是尽了一名人民代表该尽的义务,以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我就是想为家乡的老百姓做点儿事。”

这真是一位为百姓做实事的人民代表

农民企业家不忘本!为敬老院捐助20余次,捐助金额超过50万元




来源 | 新江北报编辑部 王怡 祁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