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小鎮,從容七都:江南水鄉的城鎮化之路!

精緻小鎮,從容七都:江南水鄉的城鎮化之路!

在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這裡景色秀麗、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同時,在城鎮化的大發展趨勢下抓住時機,勇於創新,產業致富,爭當時代發展“弄潮兒”!

七都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西南端,古有"吳頭越尾"之稱。擁有23公里太湖岸線的蘇州七都鎮,得天地饋贈了旖旎秀美的太湖山水風光,又以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湖鮮美食,自然秉賦優越,是東太湖百里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兩年,隨著旅遊產業不斷壯大,七都鎮認識到旅遊是經濟轉型的載體和窗口,充分利用太湖、國學、音樂這三個獨特的旅遊資源,深挖旅遊的潛力,開啟特色鮮明的生態觀光全域旅遊模式。在全域旅遊新背景下,七都圍繞“精緻小鎮,從容七都”定位,對鎮區老街進行蘇式化改造,在保留江南水鄉文化韻味的同時,提升城鎮品質品位。

2018七都太湖開捕節日前在亨通太湖溼地公園拉開帷幕。活動展示太湖漁文化,吸引了大批遊客。在現場,最吸人眼球的是一船滿載七都美食的龍舟宴。總長近20米的龍舟飾以祥雲,龍舟上擺滿了來自太湖的湖鮮:冰醉小龍蝦、清蒸河鰻、紅燒巴魚、盤龍黃鱔……一席豐盛的龍舟宴令遊客垂涎三尺。

隨著經濟的發展,七都鎮的城鄉面貌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人民生活文明富裕。農民住上了高檔別墅,開起了高檔小轎車。電話、有線電視的入戶率 分別達95%和75%以上。集鎮還建有高標準的省級文明住宅小區。七都鎮被先後評為國家級衛生鎮和全國創建文明鎮村先進單位。

七都鎮濱湖而生,人文底蘊深厚,吳文化、太湖流域文化、國學文化以及社會學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猶如明珠閃耀。孫本文和費孝通兩位中國社會學界的大家、國學大師南懷瑾都與七都有著解不開的緣分,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足跡和故事,為七都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七都鎮發揮現有優勢,不斷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道路。今年8月,長三角社會學論壇在七都成立。通過5年的時間打造,七都成為了繼北京、深圳等地之後,最火爆的迷笛音樂節舉辦地之一,音樂也成為了七都的一塊招牌。

木偶崑曲,又稱作七都的"一寶",創建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的藝術延伸。依託國學、社會學等特色文化資源,七都還發展了特色文化遊,挖掘古村古橋、吳越歷史遺蹟、木偶崑曲、金玉堂、太湖漁歌等本土資源,呈現別具韻味的江南水鄉旅遊;將旅遊與體育賽事相結合,在“半馬”基礎上向“全馬”升級,並逐步承辦全國性賽事。

憑藉優美的人居環境和創業環境,七都鎮已形成了兩大經濟區:臨湖經濟區和臨浙經濟區。臨湖經濟區以七都大道為軸心,分東區、中區和西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臨浙經濟區緊鄰浙江,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七都美景不僅引來眾多遊客,也引來了致富的“金鳳凰”。據瞭解,吳江遊客服務中心七都分中心項目、南公堤生態化改建工程、迷笛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如火如荼進行中,這些項目不僅完善了旅遊功能,也推動工業生產、旅遊觀光等產業全面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