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被裁」和「同居後分手」其實都是好事!

「试用期被裁」和「同居后分手」其实都是好事!

作者 | Sean Ye

來源 | 職場瞎說(ID:HRInsight)

前一陣子,第一財經週刊的小夥伴要採訪試用期被辭退過的職場人,很多人拉不下面子承認這種事,所以找不到足夠的採訪對象。

她找到我,坦蕩如我,就分享了自己的黑歷史。

14年前,我在一家韓國公司實習。雖然面試時,韓國老闆很欣賞我,大約是因為英文比較流利吧,但一個月後,韓國人就果斷辭退了我。

發工資那天,韓國老闆找每一個新人私聊,輪到我的時候,他直截了當:

你不符合我們要求,你走吧,工資會打到你卡里的。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職場第一次“魷魚”就被韓國人這麼冷不丁給炒掉了,第一感受不是生氣,而是慌得一比。

為了掩飾,我擠出了微笑,說了聲謝謝,就急忙退出了會議室。

回到座位上收拾自己的東西,感覺大家都在看我,議論我(其實並沒有)。於是急忙和一直很照顧我的阿姨打了個招呼,道歉說:“給你添麻煩啦。”

阿姨做遺憾狀……

逃出大樓,眼淚才下來,旁邊是徐家彙大教堂,本想進去放空一下,結果門鎖著,天主週末才上班,就這麼錯過了一個皈依我主的機會。

事後總結教訓,想想其實也是有徵兆的,公司裡沒人帶我,於是我只能無所事事上網玩,有一天中午還睡著了,被韓國人叫醒:沒事幹就讀讀書吧。

另外我還有一個韓國人很不喜歡的習慣:蹬著凳子,滑來滑去找人談事情,據說也是韓國老闆的大忌。

「试用期被裁」和「同居后分手」其实都是好事!

被辭退,不是壞事

被辭退,丟人嗎?當然有些丟人,我從沒和人提起過我這段黑歷史。但換個角度看,試用期被辭退,固然丟人,但很可能是一件好事。

試用期的辭退,算是公司用人的止損行為。而這種止損,對職場人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有些時候,辭退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夠成熟,那麼一次打擊足以讓我們意識到職場的殘酷,在下一份工作中,吸取這次的教訓,走得更穩更成功。

有些時候,是因為企業的問題,可能企業主是人渣,身在人力資源行業的我,也在一些小型人力資源研討會上,聽過私營老闆吹噓自己的用人良方:

6個月試用期,試用期一滿就趕走,換一撥人再來……

也可能是企業確實遇到了問題,轉型或者經營困難需要裁員時,當然首先拿還沒有籤正式合同的小夥伴下手。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離開這種公司,對於職場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一個巨坑面前,別人都摔坑底了,你居然有機會崴了腳就爬出來了,運氣不錯了。

羽泉有一首老歌《冷酷到底》是這麼唱的:

我寧願你冷酷到底,讓我死心塌地忘記;我寧願你絕情到底,讓我徹底的放棄……

求職和談戀愛類似,看不對眼沒有緣分,還是趕緊分得好。

寧可相親時看不上我,固然有點難堪,但總比吊著我大半年卻沒結果來得好。

我其實挺感謝韓國人的“心狠手辣”,一方面,繼續實習對雙方來說都是浪費時間;二則,他給我當頭一棒,讓我意識到入職時,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试用期被裁」和「同居后分手」其实都是好事!

試用期,是雙向選擇

很多小夥伴把試用期當做考核期,想的都是這段時間怎麼表現,能夠讓公司滿意。

是的,這是試用期的一小部分。

須知,公司試用你,你也試用公司。

我又要拿戀愛打比方了。如今的婚前同居,也是一種試用期。

同居雙方都有著一定預期,如果在試用期裡發現不符合預期,甚至有坑爹的感覺,就需要及時止損。

婚姻的試用期,比職場的更重要,一個不合適的工作可能浪費我們幾年青春,而一次不合適的婚姻,可能毀人一生。

我在過往文章裡反覆唸叨過的5C匹配理論,試用期裡也該發揮作用。

除了比較透明的薪資福利外,其他幾個C都需要在進入公司後,一邊體驗一邊思考:

  • 公司文化 Culture:企業認可怎樣的價值觀?你的直線領導是怎樣的價值觀?


  • 團隊氛圍 Chemistry:團隊氛圍如何?是否有助於新人融入?剛入職時有人帶你嗎?


  • 職業發展 Career Development:企業給你提供的崗位機會,與你自身評估的職業發展一致嗎?現在很多初創公司,面試招的崗位和進公司後乾的活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你能接受嗎?

勞動法規定,試用期只需提前三天通知公司離職就行。這就是為職場人逃離錯誤選擇,提供方便。

進入公司後,若發現無法適應,就應該及時和公司溝通尋找解決方法;溝通後仍然無法改觀,止損離開,也是好事。

「试用期被裁」和「同居后分手」其实都是好事!

試用期,需要領路人

人力資源專家早就發現,員工離職的時間往往集中在幾個節點上:

  • 6個月內

  • 2-3年

  • 5-6年


  • 不滿6個月是員工融入失敗

  • 2-3年往往是員工晉升受阻或者對薪資不滿意

  • 5-6年是員工產生懈怠感,希望另尋挑戰

超過6年的老員工想要離職,往往阻力重重,除非公司讓他很失望了,否則6年+的老員工,往往是難以離開已經非常適應的環境的。

不滿6個月的新員工跑路,其中一個重要的可能性就是:沒有領路人。

我在韓國公司的遭遇,就和領路人有關。

韓國老闆沒有指派資深的前輩帶我,而是把我交給了兩個同歲的姑娘。

可能是我顏值比較掙扎,也可能因為我太內向,小姐姐們不太願意搭理我,從入職到離職,我們對話不超過十句。

入行後,我才學到,入職(Enrollment)流程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如何提升新人的感受,如何保證新人度過艱難的適應期,都是需要HR團隊精心設計的。

否則,面對全新的環境,新同事,新流程,新操作系統,新業務,新產品,新架構,一臉懵比的新人很容易產生受挫感。

我還記得加入美世諮詢前,我在Randstad做了4年多,無論是做事還是人際交往,都是遊刃有餘。

而在美世的第一天,反差特別大:打開郵箱發現有100多封郵件……我的第一個感覺:貴司是不是血汗工廠啊。

然後給系統設密碼,不同的密碼,要設20多個……我的第二個感覺是:貴司是不是官僚啊。

加上我老領導吹風讓我回去,在那一個上午,我的內心非常掙扎:我明知美世應當是更好的選擇,但感覺格格不入,有聲音讓我趕緊逃。

但招我進公司的上司很體貼,下午果斷安排飯局接風,之後更是安排所有團隊,按順序每天請我吃飯,幫助我瞭解不同團隊的業務和人員架構。

吃了倆禮拜,效果立竿見影,體重上了6斤。

飯局當中,遇到了行業大牛,又遇到了期待和我一同幹一番成績的同仁,感受到大家的重視,團隊也都熟了,自然心就定了。

我在美世的領路人有兩個,一個是我的上司,她給我分享所有業務層面的知識;一個是我上司指派的小妹妹,負責幫我理清所有行政、系統、日常工作對接方面的工作。

職場上有一味毒雞湯叫做“職場上,沒有人會教你,你要靠自己學。

事實上,正常公司都會有領路人這個角色,因為教會職場新人,幫助新人適應工作,迅速產生業績,是一個雙贏行為,對個人對公司都有好處。

在很多外資企業,領路人這個角色被稱為“Mentor”——有經驗可信賴的顧問/良師。

希望小夥伴們能夠迅速在公司裡找到自己的領路人,這對幫助自己瞭解公司,適應公司,非常重要。

「试用期被裁」和「同居后分手」其实都是好事!

瞭解公司要什麼

如果我們進入了一家好公司,喜歡這裡的文化,喜歡這裡的食堂,甚至喜歡這裡的小姐姐,那該怎麼留下來呢?

在之前的內容裡,我提到了5C,其中有一個C,是企業考核我們的:

能力 Competency:你的能力是否匹配崗位的要求。

別太擔心,試用期不是電視裡的殺手培訓,只留下一兩個頂尖的,其他都在考試時被幹掉。

公司和你是一條船上的。

當員工入職後,公司為你花費了人力物力支持你做好工作,公司和你一樣,希望你能夠儘快適應,通過試用期。

這是雙贏的買賣,即使是一個初級崗位新人的流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也是他薪水的30%-50%。

為了創造好的雙贏條件,正常大公司會在你入職時,提供一個入職考核表格:告訴你需要做到哪些要求,才能通過試用期。

對於銷售來說,可能是客戶拜訪;對於運營來說,可能是產品運營策略搭建;對於營銷來說,可能是自媒體平臺的搭建或者營銷計劃的跟進。

通常來說,這是一個不太難實現(太難,流失率就高了),而且有切實量化標準(方便考核是否提前轉正)的表單。

這張表單,是我們能否留任的關鍵。

好的公司,會定期以書面/會議的形式重溫(review)表單計劃,提醒你什麼時候該做到哪幾點,做成什麼樣算是合格。甚至會讓你寫在公司的感受。

你可能嫌煩,一把年紀的人了,還寫心得體會,太折騰了。

不過這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企業需要知道你在公司裡是否順利(on track),你也知道企業的訴求是什麼,這個心得體會可以幫助你重新理清自己在新公司的定位。

嗯……艱難的部分開始了。

如果你去的是一家小公司,入職時沒有類似“試用期任務計劃”表單,也沒有人定期提醒你該幹什麼的時候,你需要主動去做這件事:

和你的上司或者公司在你入職時給你指定的領路人溝通,指定一個試用期目標計劃;每個月設置一個節點,和你的上司/領路人重溫目標計劃,瞭解他們對你的預期,以及對你工作成果的滿意度。

如果情況更糟,在公司裡找不到特別清晰的直屬上司,公司也沒有給你指定領路人……(我還真遇到過小夥伴提過類似的情況)

你可能要考慮的不僅是制定試用期目標計劃了,就算公司不打算止損,你需要要考慮止損方案了。

· 寫在最後 ·

我如今的職場路走得還算順利,可能是因為在職業生涯初期,我把能踩的雷都踩過一遍了。可以說,我分享的很多不是經驗,而是教訓。

沒錯,我身邊很多年輕的小夥伴,都比10多年前的我出色百倍。而我分享那些糟心的往事,希望能夠給小夥伴們提個醒,可能讓你們的職場路,不像我當年那麼坎坷。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一步走錯,或者一次被裁,就一蹶不振。

如今的職場,機會非常多。

即使走錯,也有翻盤的機會,這需要我們不斷總結覆盤,始終關注趨勢,敢於適度冒險,再來一點好運氣。

最後,試用期被辭退,只要沒有犯下嚴重的足以傷害職業生涯的錯誤(比如盜竊公司財物),是不會記錄在你的檔案裡的。

別怕。

作者介紹:Sean Ye,第一財經,南都週刊,領英專欄作家。先後供職於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Randstad和諮詢公司Mercer。公眾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