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被這位名將抓到,跟武松、魯智深沒有任何關係

方臘是真實存在的,方臘起義也是事實,規模挺大,攻佔了東南大片地區,包括江南第一大城市杭州。武松、魯智深不是真實歷史人物,擒方臘不可能。據正史記載,擒方臘的人選有三個。

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辛興宗,當時韓世忠的上司。據說韓世忠擒得方臘以後,剛走到山下,上司辛興宗早已等候多時,說:“韓將軍幹得好,留下方臘就可以走了。”這很容易理解,即便是韓世忠抓的,辛興宗也可以說是他抓的。

方臘被這位名將抓到,跟武松、魯智深沒有任何關係

還有一個競爭者是折可存,楊家將折老太君一族後人,出身名將家族。折可存的墓誌裡說:“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保守估計,折可存的部隊參加了平滅方臘之戰,但並不能證明他的部隊擒得方臘。折可存作為高級軍官,親自冒險搏殺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方臘被這位名將抓到,跟武松、魯智深沒有任何關係

最可信的就是韓世忠親手擒得方臘。《宋史》中記載:“世忠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里,搗其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這是正史,寫的場景又非常真實,韓世忠當時是一裨將,衝殺在前是職責所在,親手擒得方臘合情合理。

方臘被這位名將抓到,跟武松、魯智深沒有任何關係

結合韓世忠的個人風格,擒得方臘的可能性很大。兩宋之交的名將裡,韓世忠出身最低,18歲當兵,身材雄偉,勇冠三軍。入伍後,宋夏戰爭暴發,第一戰是進攻銀州,一個人衝上城頭,斬關殺將,把敵將人頭扔出城外,宋軍一擁而入。第二戰是奉命去蒿平嶺解圍,他完成任務按說就得撤退,這時大批敵軍開過來,韓世忠以極少兵力擊敗敵人,問俘虜說,那個騎兵很厲害,是誰?俘虜說是西夏駙馬。韓世忠單人單騎,一刀砍倒駙馬。

方臘被這位名將抓到,跟武松、魯智深沒有任何關係

韓世忠是將軍中的異類,他總是表演個人英雄主義。全國兵馬大元帥童貫,要論功行賞的時候,看了韓世忠的履歷,根本就不相信。這樣一個人,發現了方臘的巢穴,殺了幾十人,擒得方臘,才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