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孔子說,“孝,德之本也。”確實如此,一切美德中,“孝”是最讓人重視和稱讚的。

一個人,無論他在其他方面做得有多好,如果不能做到“孝”,也是會被人們所鄙棄的。一家之中,如果親慈子孝,便會被認為是和睦之家,否則便會淪為街談巷議的主角。更有甚者,我國古代曾有“舉孝廉”制度,地方每年向朝廷推選“孝、廉”兼備的儒士,充當國家的後備人才。

而今社會,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孝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孝”?怎樣處理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妨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對待父母的態度應該是:“逆來順受”。

對待父母,應該“逆來順受”,“孝順”二字中的“順”便是這個意思。下面講一個小故事。

曾子和父親在瓜田裡鋤地,曾子不小心把瓜秧的根鋤掉了。他的父親曾晳非常生氣,順手拿起大棍子就要打曾子。曾子不躲不閃,被父親打得昏了過去,很久才甦醒過來。醒來後,曾子表現出高興的樣子,馬上去看父親曾晳,並關切地說:“剛才得罪了父親大人,您用力教導我的時候,身體沒有傷到吧!”看父親無事,曾子回到自己的房間,一邊彈琴一邊唱歌,這主要是讓父親知道,剛才的棍棒之打,並沒有傷到自己,請父親放心。

孝順父母: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這個小故事中的曾子,可以說是順承了。雖然孔子後來批評了他,認為父親拿大棒打他的時候,他應該跑開,以免真的被打傷,父親反而會難過悲傷。

再講一個大舜孝順後母的故事。

舜是上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也是五帝之一。舜的父親是個盲人,而生母死的比較早。舜父後又娶妻,生了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父親喜歡後妻的兒子,總想殺死舜,遇到小過失就要嚴厲懲罰他。舜非常聰明,他們想殺死舜的時候,卻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時候,他又總在旁邊恭候著。有一次,舜爬到糧倉頂上去塗泥巴,父親就在下面放火焚燒糧倉,但舜用兩個斗笠做翅膀,像鳥滑翔一樣,從糧倉上跳下來逃走了。後來,父親又讓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鑿出一條通往別處的暗道。挖井挖到深處時,父親和弟弟一起往井裡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從暗道逃開了。雖然舜的父母和弟弟都想方設法害他,但他還像以前一樣孝順父母,不敢有一絲松怠。

舜可以說是順承父母的極致了,也因此,他才能成為聖人吧。

孝順父母: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另外,我們說的“逆來順受”,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受”而已,作為子女應該和顏悅色的“受”。

孔子說“色難”,便是說大的孝道,應該經常有愉悅的容色,不管被父母責罵,還是被父母誤解,都不應發脾氣,更不應有報復之心。

孝順父母三個境界:養其體、養其心、養其志。

(一)養其體,就是有食物餵飽父母,使父母冬溫夏清,無疾病之苦。這也是孝順父母最基本的層次。孔夫子認為這些還遠遠不夠,他說:“現在所謂的孝順,只是能養活父母。就連馬和狗都能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對父母心存敬意,又如何能和犬馬區分呢?”這一句翻譯,存在很多分歧,有人認為把父母和馬、狗相提並論,太不尊重。但,我認為這樣翻譯,正可讓子女受到震撼,如果我們不對父母用心,將是何等的不孝、不敬、不道。

(二)養其心,則是會討父母歡心。還是以大舜為例,大舜由於沒有得到父母的喜愛,所以,即使獲得了絕色妻子,甚至自己已做了君王,達到了權力和財富的頂峰以後,也仍然高興不起來。因此,舜一直努力做很多事情,來讓父母高興。孟子稱讚說:“

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意思是:最大的孝順是終生愛自己的父母,五十歲還愛父母的人,我在大舜身上看到了。

大舜五十歲還能愛父母,想辦法使其開心,老萊子則更有討親歡之心。據說,老萊子七十歲的時候,父母雙親仍健在。為了讓父母開心,他常穿五彩斑斕的衣服,在他們面前跳舞嬉戲。有一次,他為父母盛飯送進屋裡,不小心被絆倒了,他怕父母擔心,就在地上打著滾,並學嬰兒啼哭的聲音逗父母開心。

孝順父母: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三)養其志,簡單說就是讓父母找到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曾皙樂善好施,常接濟鄉里。曾子在父親年老的時候,對父親曾晳的奉養很用心,每頓飯都有酒有肉,讓父母吃的開心。每次吃完飯,要把剩菜撤下去的時候,曾子都要問給誰吃,得到父親的答覆才會撤走。如果曾晳問是否有多餘的飯菜,不管有沒有,曾子一定會說“有”。等到曾子的兒子曾元奉養曾子的時候,每頓飯也有酒有肉,但吃飯完將要撤下去的時候,曾元從不問這些飯菜給誰吃。如果曾子問還有沒有多餘的飯菜時,曾雲就會說“沒有了”,他是想等下一頓繼續給曾子吃剩菜。

孟子評價曾子和曾元說,曾元的做法只是養其口體,不能算是大孝;而曾子的做法則是“養其志”,盡孝如曾子這樣就可以了。

孝順父母: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古人在孝順父母方面有具體的做法。

古人關於孝的論述很多,這裡摘選一些現在看來還很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如果能做到這些,可謂是真孝了。

(一)“父母唯其疾之憂。”除了生病之外,不要讓父母擔憂。這就需要我們行正道、走正途,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不做危險的事情,時常報平安。

(二)“事父母能竭其力。”為父母辦事,應不遺餘力,不要有所保留。

(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與父母相處時,除了要“逆來順受”,還要敢於納諫。如果父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就應該說服父母改正。如果父母沒有改正,做子女的也不能有怨心,應該更加不知勞累的對待父母。

(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如果有條件,應該陪在父母左右。如果確實要遠去他方的,應該告訴父母確切的去處,並時常通音信。“不遠遊”這一點在現在社會不好實現,但告訴父母自己的所在,並時常電話聯繫,是最基本的要求。

(五)“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必須牢記在心。記住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會因他們的健在而高興,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年老而憂懼。這裡應該再加一條,記住他們的生日,為父母慶祝生日,也是禮節所在,更是對他們長壽的一種祝願。

(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對父母的孝順。工作不要太勞累,過健康的生活,不要做有損身體的事情,如不要過度抽菸飲酒,更不應打架鬥毆,等等。

對於古今的孝順之道,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原味雞湯系列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