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歡迎關注歷史伊姐,聽伊姐為你講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一提起“薪水”,大家或許都有說不完的話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薪水”在古代起初並不是工資的意思,今天伊姐就和大家聊聊古人的“薪水”。

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明朝銀錠

嚴格地說,“薪水”一詞最早出現於《陶淵明傳》,“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在這句話裡面,“薪水”指的是砍柴和取水,引申義為燒火做飯。但是後來隨著語言的發展和變化,“薪水”開始有了工資的意思,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這是家兄的俸銀一兩,送與長兄先生,權為數日薪水之資。”

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大米

縱觀歷朝歷代,官員“薪水”發放形式和稱呼,幾乎都不盡相同。從秦朝開始,其官階和俸祿都是以“石”作為單位。漢代以後,才開始把官階和俸祿分開表示,官秩以“石”作為單位,而官俸則用“斛”作為單位,最高的官是“萬石”,月俸則是“三百五十斛”。

雖然漢代俸祿是以糧食進行計量的,但是實際發放的卻不一定都是實物,通常做法是把糧食折成等價金錢。在西漢時,多是以錢幣支付,而東漢則是“半錢半谷”。另外,漢朝官員還時常享有水果酒飲的賞賜以及特殊的醫療待遇等。魏晉時期由於時局動盪,俸祿制度也就十分混亂,曹魏政權多以實物支付俸祿,而到西晉一統之時,官俸則按日計算,集中在春秋兩季分兩次發放,用於支付俸祿的方式有米、絹、綿、錢、菜田、雜役等。

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古代農民耕田場景復原

隋唐時期,朝廷主要以米、田作為發放俸祿的形式。在隋代,官員俸祿的支付標準主要有兩種,京官和外官的薪俸各成體系。京官是按品級確定標準,而外官則是按州、郡、縣的等級計戶食祿。至於分發田產,主要根據官員品級進行劃分,每個官員可以領一頃至五頃田地不等。較之隋朝,唐代俸祿名目繁多,支付的形式也更為豐富。唐朝俸祿有三種,分別是歲祿、月俸、職分田,歲祿是指祿米,按官員品級一年發放一次;月俸相當於補貼,有食物、僕役和其他雜項費用;職分田則是朝廷賜給的土地,官員可以讓自己家裡人種,也可以租出去,然後收租。

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宋代交子拓片

到宋代時,因為貨幣發達,加上交子的出現,所以宋代官員俸祿基本上都是用錢幣來進行支付。文武百官除了拿俸祿外,還有各種福利,包括服裝、鹽、衣糧、馬料、紙筆、差費和恩賞等各種補貼,同時也有職田發放。元代時,京官俸祿有實物和貨幣兩種形式,地方官員的俸祿中則沒有實物,但多了一項職田的收入。

古人“薪水”都發什麼?歷代標準不同形式眾多,宋代福利令人羨慕

▲明代官員蠟像

明代實行的是“折色俸祿制”,用米作為單位換算成錢、錢、布、銀髮給百官,不過給的大部分是錢;而清代官員俸祿則是銀米兼支,但也以銀兩為主,並且京官和外官的俸祿形式不同,京官是俸銀和祿米,而外官則是錢,此外還有數倍於薪酬的養廉銀。說完歷朝歷代的俸祿發放形式,相信大家對古代的俸祿制度應該有所瞭解了。順便問一句,你發工資了嗎?

參考文獻:

《中國經濟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