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我是一人。啟功先生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是我們當代非常優秀的書論。

此書不但有絕句百首,更是有啟功先生的自注。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本文是《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第十一首,啟老沒有起標題。此首主要說,唐人寫經小楷。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詩文】

十一、唐人寫經小楷

乳臭紛紛執筆初,幾人霧霽識匡廬。

棗魂石魄才經眼,已薄經生是俗書。

詩文一人註釋:啟老特別提倡墨跡,唐代普通寫手寫經的墨跡也有重要價值。

一件事情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墨跡對於我們當代比較心浮氣躁追求效率,對於墨跡版來說,不如碑刻拓本來的好。

【啟功自注】

唐人細楷,藝有高下,其高者無論矣,即亂頭粗服之跡,亦自有其風度,非後人摹擬所易幾及者。

唐人楷書高手寫本,莫不結體精嚴,點畫飛動,有血有肉,轉側照人。校以著名唐碑虞、歐、褚、薛,乃至王知敬、敬客諸名家,並無遜色,所不及者官耳。官位逾高,則書名逾大,又不止書學一藝為然也。

餘嘗以寫經精品中字攝影放大,與唐碑比觀,筆毫使轉,墨痕濃淡,一一可按。碑經刻拓,鋒穎無存。即或宋拓善本,點畫一色皆白,亦無從見其濃淡處,此事理之彰彰易曉者。

【一人簡說】

啟老這一部分自注,啟老真是推崇唐人墨跡。“亂頭粗服之跡,亦自有其風度,非後人摹擬所易幾及者。”唐人寫經高手“隨意隨手”寫寫都讓人驚歎。

虞、歐、褚、薛: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也就是初唐四家。

王知敬:唐懷州河內人,今河南沁陽。武則天時期仕為麟臺少監。善署書,與殷仲容齊肩。著有《李靖碑》。《李靖碑》,全稱《大唐故尚書右僕射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司徒幷州都督衛景武公之碑並序》,亦稱《衛景武公碑》。許敬宗撰,王知敬正書。此碑為昭陵陪葬碑之一。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官位逾高,則書名逾大,又不止書學一藝為然也。此句啟老盛讚,唐朝文人官員“琴棋書畫”方面的綜合素質很高。

啟老還把唐人寫經中比較好的用攝影技術放大,與唐代碑刻做比較。啟老很喜歡鑽研,科技也是能夠幫助學習書法的。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上圖是唐人寫經《摩尼光佛教法儀略》,這樣的風格我們當代也有人會喜歡的。

【啟功自注】

宋刻匯帖,如黃庭經、樂毅論、畫像贊、遺教經等等,點畫俱在模糊影響之間,今以出土魏晉簡牘字體證之,無一相合者,而世猶斤斤於某肥本,某瘦本,某越州,某秘閣。不知其同歸棗石糟粕也。

【一人簡說】

這一部分,啟老覺得太多人把重點放在刻本上。而且糾結一些不必要的問題比如某肥本,某瘦本。

《定武蘭亭序》就有肥本、瘦本之分。

我個人也是非常同意啟老的觀點,學習研究書法的過程中,有些事情不是非常重點,知道就好了。

宋人刻本集書,把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像贊、佛遺教經等等這些歸於王羲之。啟老的觀點,牽強附會。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四十四行,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列為第一。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東方朔畫像贊》有兩個人寫過,據傳一個是王羲之,一個是顏真卿。此篇為小楷,我們只看王羲之版本《東方朔畫像贊》。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佛遺教經》全稱《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內容為釋迦牟尼佛臨終時對諸弟子所作的教誡。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關於刻本,啟老始終覺得有缺。最後啟老用詞還是比較激動的,不知其同歸棗石糟粕也。

【一人有感】

唐朝時期,楷書極盛,當官的基本要求楷書寫得要好。

整個時代對楷書特別推崇,大中小楷都有一定的高度。

之前說過的《靈飛經》,也是相傳唐鍾紹京所寫。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11 唐人寫經小楷

啟老這篇的觀點,特別讚賞唐人寫經筆跡中的,唐朝時期人們寫楷書的印記。

而我看到啟老這篇,覺得唐朝是極其強盛之時,當時人們如此重視楷書。我們現在也不錯,但是科技發展,選擇多了,不要楷書,書法本身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大概這就是時代,唐人重視楷書,造就唐楷之盛。我們當代書法呢?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