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是不是很奇怪的一首诗?

最早读到这首诗时还以为是排版出错了,而且不相信是苏轼的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就算在海南那荒蛮之地曾差点饿死,苏东坡也是依然的豁达和豪迈。相比他那些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一首似乎都大不同。

后来才明白,这是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

从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到成为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他这一生颠沛流离,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于是写下了此诗。

这种诗不必过多释义,无须多言,需要参和悟!

忽然想起一行禅师的佛陀传记《故道白云》里,佛陀垂垂老矣的场景。当佛陀脚上的肌肉已松软无力,皮肤满是皱纹,他决定在三个月后入灭。

当他和侍者阿难陀最后一次爬上了灵鹫山,在山边,望着夕阳缓缓落下,佛陀说:

“阿难陀,你看,这灵鹫山多美!”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