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耸立在湘潭东北,湘江东岸的昭山,相传,周昭王南征,仗打这此,不料掉进昭山脚下的深潭而亡,而得此名。


“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错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源于北宋书画大家米芾这首《山市晴岚图》题诗,让昭山自此名声大播。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山市晴岚是潇湘八景之一

至今,昭山古寺仍是昭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亟待进行重点修缮,恰逢所在地管辖区昭山示范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昭山古寺落架大修也由此拉开序幕。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修缮之前的昭山古寺

有昭山文化“活字典”之称的方欣文,全程参与了本次大修,为我们揭开了这次历时近三年重修的那些秘密点滴。

亮点一:将每一件能用的古物都利用好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昭山古寺一直香火很旺

建于唐初的昭山古寺,在此次落架大修后,建筑面积达到了1800多平方米,自山顶拔起三层建筑,气势雄伟,重现了盛唐的大气风范。

一直以来,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先辈们自有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能用则用,该丢则丢,既不拖泥带水,也不蹩脚就用。而对于那些遗留下来的碑刻、古砖、木料等,朽木破瓦弃之换新,一切以确保当时现实的需要为原则。

于是,我们今天仍旧可以看到不少历代留存下来的古碑、古砖、石雕,还有一些他们当初部分新建的杰作。

对于古建筑的修缮,都是随着不断修缮而丰满,随着岁月流逝而深厚,昭山古寺亦如此这些,也为这次落架大修提供了重要经验参考。

亮点二:将千年银杏从寺外请进了寺内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对于这些千百年的古树,让建设者们费尽了心思。

按照设计,修缮后的古寺面积扩充了不少,但寺旁的古树银杏,去留成为最伤神之处。留着,寺庙整体形象与气势达不到理想的景观效果,不留,则是对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无情的摧残。

古树银杏是昭山的镇山之宝,是昭山千年文化积淀的见证,在清代就被供奉的神位牌——享受过往百姓们香火的物证。

为古树留下更多的生长空间,是现实再一次让位于历史的例证。

设计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设计变更,仅此一项,就整整花了半年的时光,最后决定,古树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新建筑作为“后辈”礼让“前辈”,这样为几棵古树腾出延续的空间和位置。

于是有了人们看到的眼前风景:将“千年不动”的古银杏树从寺外请进了寺内,百年朴古树让寺庙的屋檐有了一块凹进去的残缺美。

亮点三:唐青瓷瓦替代了原有的小青瓦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唐青瓷瓦展现出大家气派

此次大修,更棘手的问题,屋瓦的选用。

原用的小青瓦,是青瓦的一种,戴着“汉瓦”的光环,在我国历史上属于资深而得百姓喜爱的漂亮“女神”,此外还有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难于替代。

青瓦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古有"汉瓦"之说,以其美观、质朴、防雨保温的众多优点。

小青瓦是泥制加工的瓦,在历史上广泛使用质量较好的屋面建筑材料之一。如何找到跟小青瓦一样漂亮而又质量更好的瓦来替代,成为了此次大修需要解决的难题。

另一种青瓦便是唐青瓷瓦,是唐瓦的杰出代表,以盛唐时期陶瓦的形状及造型艺术,精心制造而成,外型美观典雅,色彩古朴,不施釉,不反光,通体青色的瓷质瓦件。它瓷化程度高,吸水率小于1%(小青瓦和琉璃瓦吸水率约为10%-15%),其独特的通体青灰色是在高温的烧结下自然成色,柔和光亮,不生青苔,永不褪色。

具有强度高、密度高、抗冻、耐急冷急热、耐腐蚀等优点,使用寿命可达千年,可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如今在高档的唐式建筑屋面应用广泛。

昭山古寺采取了唐宋风格的修缮,唐青瓷瓦是古寺屋面建筑材料的首选,其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游客的称颂。

亮点之四:寺内主角、配角在相互交换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古碑变为了配角

昭山古寺作为伟人故里的地标性建筑,已有一千多历史,每一次修缮都会对原建筑进行或多或少的改变,甚至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每一次修缮能传承多少历史与文化都难以考证。

这次修缮变化很大,原本是建筑主角的青砖、碑刻,如今变为了配角,仅占据了古寺外面的通道及观景平台,成为碑廊、文化墙和景观炮台。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炮台一角

千年银杏反倒成为古寺的主角之一,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是寺庙的新宠,同时还专门为它在对面配种了一株百年罗汉松作伴。

最得意当属昭山古八景之一的古寺飞钟,他有了自己的宅院——钟楼,而且换上了新妆,由铜、银合金浇注而成,重2400市斤,自然调子比原来高了许多,响声清脆、悠扬。

最开心还是满堂的诸佛,换上了新妆,住进了新殿堂,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每逢周末,古老而年轻的昭山古寺吸引着大批游客登高游览

这些,还并不是她的全部,期待更多的有心人到湘潭昭山登高望远,一起来感悟和诠释昭山的前世今生。

昭山“活字典”,为你解释千年古刹大修中的点点滴滴

今天的昭山风景区以崭新的面貌面世,已属昭山示范区管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