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庆山寺遗址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

大山的出现在一朝一夕间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话说唐朝垂拱二年武则天时期,也就是公元686年。《旧唐书·五行记》记载:“十月,在新丰露台乡,大风雨雷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一夜之间,平地涌出一座高二十余丈的大山,山南裂出三眼大泉,顷刻形成周扩三百亩的大水池,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山上长满了熟透的柿子,醇香扑鼻。还有满满地挂在枝头、红得炸裂开来、果仁显露的大石榴,宛如天界神果,极为迷人,平坦之地长满菽麦而且正当扬花之时……”

武后接到汇报很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兆头,值得庆贺。于是,历史上凭空添了一座大山的名字——庆山。当然,名字也极为显贵,是武则天大帝赐的。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武则天

这些文字我读了很多遍,总感觉这不像是修史,更像是灵异事件,并且用了很多修饰的词。各位请看,是什么东西一夜之间让涌出的山上长满熟透的柿子和大石榴呢?这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有文学加工的成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十月份的确是柿子和大石榴成熟的季节。但凭空涌出,你相信吗?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庆山寺文物金棺银椁

《旧唐书·五行记》是一本史书,当中记载了唐朝的很多自然灾害,但由于错误百出,也往往被史学界所诟病。在这里,我需要再给大家讲得更清楚一些,所谓庆山,并不是石头山,而是黄土高原的二级台原。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版本。唐朝诗人张说在任西京留守时,向在东京洛阳办公的武则天汇报:“臣于六月二十五日得所部万年县令郑国忠状,称去六月十四日,县界霸陵乡有庆山见,醴泉出。”注意看,这应该不是第一手的汇报材料。因为第一手的汇报不会有庆山这个名字,庆山显然是给赐的名。听到郑县长的汇报,张说赶紧派了一个下属官员孙履直,对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个调查。老百姓说,山是平地涌出,周围有数里长,有三座齐高的山头。山涌出来的时候,天青无云,但听到了异雷的响声。山很快就形成了,一些人大着胆子上山去看,只见阡陌如旧,草树不移。

把两者的文字做一对比,第二个更真实一些。但是我还是有些疑问。大家都知道,黄土高原具有湿陷性特征。平地涌出了一座山,还是一般齐,怎么可能呢?

作为一次山川灵化的典型,这对当权者来说无疑是个好事。武氏把庆山所在地的新丰县改成了庆山县,把当地隋朝时修建的寺院灵严寺改成了庆山寺。注意,没有一本史籍介绍过灵严寺的地理位置。难道这座寺庙就在庆山上吗?我自己揣测,隋朝的寺庙应该离灵异发生的地方不远。而且这个寺庙位于郊荒野外,也不会太大。于是,扩建灵严寺,改称庆山寺。于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寺——庆山皇家寺院落成。

在《五行记》中,介绍当地的县令姓胡;张说介绍的县令姓郑,到底是哪一个对呢?这个很明显,《五行记》有胡诌的成分。张说的要写实一些。我认为郑姓靠谱一些。

言归正传。山,你认为山是平地涌出来的吗?说得再明白些,从现代的考古发掘中看,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山,只是黄土高原的二级台原而已。在发掘庆山寺之前,这里是当地的一个砖厂。在陕西这个地方,砖厂往往建在一个土坡上,为什么?取土方便呀。

现在又回到问题的根本上,土原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地质构造,导致上升呢?从《五行记》和《谭宾录》的记载来看,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都提到了有“醴泉出”这一现象。山势在几天的时间内上升,有出水的可能吗?应该说会有,但会很快消失,因为地表水会很快复归原水位线。水大到裂出三眼大泉,形成300亩的湫池。而山的形成过程中,山上还阡陌如旧,草树不移,怎么可能?

根据种种迹象推测,这是一个大骗局。山的确是“山”,但不是平地涌出的,而是一部分黄土的湿陷性结构,让原整体下沉了。没有下沉的部分形成了“山”。下沉的部分土层断裂,而让泉水涌了出来。我自小生活在黄土原上,对这里的地质非常熟悉。经常由于原的滑坡和黄土沉降,从而出现大大小小的泉眼。至于山的概念也是视觉上的误差形成的。由于原体整体下沉,形成的视觉差感觉眼前出现了一座大山。没有下沉的山顶自然阡陌如旧,草树不移。

公元690年,女皇武则天登基。武氏称帝后在庆山寺大兴土木,由朝廷拨款把庆山寺建成了可与法门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寺内修建专门用于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的地宫,精雕细刻,以上佳青石彩绘制作舍利宝帐,重金珠宝制作盛装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举行大型仪式迎请舍利到庆山寺地宫中供奉。皇帝的重视也成了王公贵族们的风向标。在武则天的诏令下,王公贵族们纷纷捐资捐物供养舍利,并到庆山寺礼佛朝拜。庆山寺里终日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不绝于耳,旌旗飘扬,山上山下一派热闹景象,形成了唐代大周年间皇家寺院“东庆山”“西法门”的遥相呼应之势。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庆山寺珍藏的佛骨舍利

旺盛的香火持续了五十多年。公元845年,风云突变,唐武宗时期会昌灭佛,庆山寺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很快就树倒猢狲散,迷失于荒烟蔓草间,从此再也没有和尚在这里参禅念佛。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珍贵的佛舍利子

星移斗转,时光悠悠地来到1985年5月5日中午,临潼新丰镇露台乡的农民因在凤凰(姜原)上面开砖瓦厂取土,突然发现土中有古墓样的构造,从而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

从此,庆山寺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经考古专家清理、考察,从土穴中发现了包括佛祖真身舍利在内的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宝帐。而此时这批佛教珍宝已经被尘封了一千多年。佛祖真身舍利出土的时候,被层层保护,先是保存在舍利瓶中,舍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银椁,银椁再放置在舍利宝帐中。当时仅在庆山寺地宫中出土的文物就达127件之多。

唐代一次地震 竟涌出一座山 让人迷惑的庆山疑云

庆山寺出土的文物

佛祖舍利被发现后,曾先后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展出,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效应。

专家说,这批佛教文物为国之瑰宝,民族文化遗产之精华。它的发掘,对研究唐代佛教的发展、建筑、线刻、绘画、乐舞艺术、金属冶铸、玻璃生产、陶瓷焙烧工艺等,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出土过如此之多珍宝的庆山,如今却已成为历史,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