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衛國戰爭系列之3——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夏季,一場世界震驚的坦克大決戰在庫爾斯克的大平原上展開。蘇聯紅軍和德軍紛紛投入最為精銳的坦克部隊,投入蘇德雙方的大批主戰坦克展開拼殺,雙方6000輛坦克進行較量,最終,蘇軍以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兵器損失粉碎了德軍的進攻,迫使德軍在蘇德戰場上完全轉入防禦。這場會戰也就是著名的庫爾斯克坦克會戰。

這場會戰,足以列入各國軍事院校的教科書,堪稱諸兵種合成作戰的經典。

下面,我將和大家一起,走進1943年夏季的蘇聯——

一、作戰背景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以後,蘇軍開始對德軍展開大規模反擊。然而,此時的德軍儘管遭到巨大的損失,但是在蘇德戰場上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兵力,尤其是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群,擁有德軍的坦克集團軍。依然是蘇軍亟待解決的重兵集團。事實證明,蘇軍再一次輕敵了。隨著蘇軍的戰線拉長,曼施坦因指揮的德軍部隊再次對蘇軍展開反擊,蘇軍遭到了重大的損失,第5集團軍幾乎被全殲,剛剛奪回的哈爾科夫又一次失守。蘇軍撤退到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區。由於德軍的反撲,在庫爾斯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蘇軍將坦克第1集團軍、第21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調往庫爾斯克方向堵截德軍,德軍中央集團軍控制突出部北部的奧廖爾,南方集團軍控制彼爾戈德羅地區。突出部內部的是蘇軍的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蘇德兩軍的僵持局面形成。為了打破僵持,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二、作戰經過概述。

德軍制定了消滅蘇軍的堡壘計劃,以中央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的坦克部隊一舉消滅突出部的蘇聯紅軍。正當堡壘計劃準備發動的時候,德軍傳回了庫爾斯克的蘇軍航空照片,蘇軍已經在進行準備了。希特勒開始猶豫,而德軍的克魯格、曼施坦因仍然堅持進攻主張。

而蘇軍的高層,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仍然認為德軍會發起新一輪的進攻,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消滅蘇軍的主力,進而佔領庫爾斯克地區,為下一步重新奪取斯大林格勒創造條件。為了粉碎德軍的陰謀,蘇軍展開大規模的作戰準備,庫爾斯克部署了長達200公里的反坦克戰壕,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中央方面軍做好準備。斯大林剛開始希望以進攻戰粉碎德軍,而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主張以積極防禦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終於,斯大林被朱可夫說服了。

1943年7月4日晚上,蘇軍俘虜了德軍的2個士兵。2個德兵向蘇軍供述,第二天德軍將向蘇軍發起進攻的情報。引起了朱可夫的重視。朱可夫隨即命令部隊對德軍展開炮擊。以打亂德軍的進攻步驟。2時50分,蘇軍發起對德軍的猛烈炮擊,蘇軍5000多門大炮對德軍猛烈開火,由此展開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

德軍的進攻快速展開,第4坦克集團軍以3個坦克師猛攻蘇軍的南側陣地。蘇軍近衛67步兵師頑強抵抗,防線還是被德軍突破。瓦圖京緊急調集預備隊守衛缺口,但是德軍突破佩納河防線。瓦圖京隨即以坦克第1集團軍部分兵力從側翼牽制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進攻當天,德軍出動飛機1000架次,奪取了戰場的制空權,7月5日晚上,瓦圖京已經頂不住德軍的瘋狂進攻,瓦圖京隨即向華西列夫斯基求援。

華西列夫斯基將草原方面軍的第2坦克軍和第10坦克軍的400輛坦克調給瓦圖京指揮。瓦圖京還親自向斯大林打電話,請求支援。斯大林將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5集團軍交給瓦圖京,而這些增援部隊要趕到戰場還得數天時間。在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的抗擊下,德軍的正面進攻漸漸的受阻。德軍進攻主力,霍特的第4坦克集團軍決定從東北側發起進攻。隨即,第2裝甲軍前往普羅霍夫卡地區。而瓦圖京的增援部隊也向普羅霍夫卡趕來,雙方的坦克決戰一觸即發。

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前來普羅霍夫卡地區,1943年7月12日,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作戰在普羅霍夫卡地區展開。蘇德兩軍投入近1500輛坦克展開大戰,蘇軍投入大批的T34坦克的su100毫米自行火炮,德軍投入4號、5號坦克和部分的虎式坦克。德軍依仗著質量優勢,在普羅霍夫卡橫衝直撞,妄圖一舉突破蘇軍的防禦,而蘇軍的T34坦克依仗著數量優勢,四面八方圍攻德軍的坦克,甚至不惜撞毀德軍的坦克。雙方的坦克兵還跳下坦克展開白刃戰。蘇軍的坦克數量優勢漸漸的凸顯出來。儘管蘇軍損失比德軍大,但是蘇軍仍然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增援,而德軍則沒有。德軍損失200多輛坦克,蘇軍損失500多輛坦克。

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遭到了重大的損失。但是,這個坦克集團軍的巨大犧牲讓德軍第2裝甲軍無法再次發起新的進攻。隨著西西里島登陸的開始,德軍抽調部隊趕往西線,庫爾斯克南部的進攻被迫停止。

北側的作戰同樣精彩。7月5日,德軍第9集團軍在莫德爾的指揮下猛攻蘇軍的北側防線,在蘇軍第13集團軍的拼死抗擊下,德軍的進攻被遏止住,損失坦克70多輛。第二天,羅科索夫斯基將2個坦克旅投入戰鬥。雙方展開坦克會戰,蘇軍損失坦克100多輛。德軍的進攻被蘇軍第17坦克軍又一次頂住。第三天凌晨,德軍猛攻蘇軍防守的波內裡城,在蘇軍的拼死抗擊下,德軍的進攻成為強弩之末。而蘇聯空軍經過空戰,逐步奪取了戰場上的制空權。德軍損失300多輛坦克,被迫停止了北線的進攻。

隨著西西里島登陸的開始,德軍被迫停止庫爾斯克會戰。7月12日,蘇軍以布良斯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和西方面軍,集結130萬大軍、21000門大炮和迫擊炮、2000輛坦克、3000架飛機發起奧廖爾戰役。截止到8月5日,蘇軍解放奧廖爾,殲滅德軍9萬人。

南線的蘇軍也發起哈爾科夫戰役。蘇軍草原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集結100萬人,12000門大炮和迫擊炮,2400輛坦克和1300架飛機發起哈爾科夫戰役。1943年8月22日,蘇軍解放哈爾科夫。殲滅德軍30萬人。

隨著哈爾科夫的收復,庫爾斯克會戰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

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損失高達50萬人,損失坦克1500多輛,飛機1000多架。蘇軍的損失為80萬人,坦克6700多輛,飛機2000多架。儘管蘇軍的損失大於德軍,但是蘇軍通過庫爾斯克會戰,完全粉碎了德軍通過佔領庫爾斯克,進而佔領斯大林格勒的戰役企圖,使得德軍又損失了大批的戰役預備隊。隨著西線西西里島登陸的開始,德軍被迫抽兵前往西線,再也沒有多餘的部隊發起新的進攻。德軍在蘇德戰場徹底轉入防禦。

三、戰役啟迪。

1、戰爭終究還是工業化實力和經濟水平的整體較量。儘管德軍的損失小於蘇軍,但是蘇軍依靠自身的重工業,依舊可以補充損失。而德軍則不行。進入1943年,蘇聯的軍事工業被快速的激發出來,蘇聯紅軍擁有600萬人的正規部隊,補充了4萬多門大炮,2萬輛坦克和1.7萬架飛機。而這個巨大的工業補充,德國人是做不到的。德軍只能生產6000輛虎式坦克,而蘇軍T34坦克的產量高達7萬輛以上。

2、蘇軍通過作戰,諸兵種聯合作戰進一步成熟。將坦克部隊投入主要方向進行作戰,依靠航空兵奪取制空權。蘇軍進行了庫班空戰,奪取了庫爾斯克的制空權,而面對德軍的虎式坦克、5號坦克和象式自行火炮等新裝備,蘇軍投入伊爾2強擊機、圖2轟炸機進行空中打擊。伊爾2強擊機炸燬了大量的德軍坦克,尤其是虎式坦克。被德軍譽為空中黑死神。可以看出,制空權在大規模坦克作戰當中依然有重要的作用。

1943年8月22日,蘇軍解放哈爾科夫。蘇聯紅軍徹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正如斯大林所說,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標誌著德國法西斯處於滅亡的邊緣。而蘇軍在戰場中不怕犧牲的頑強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在庫爾斯克戰役、收復奧廖爾和哈爾科夫當中壯烈殉國的蘇聯紅軍烈士永垂不朽!

偉大的衛國戰爭系列之3——庫爾斯克會戰

T34坦克

偉大的衛國戰爭系列之3——庫爾斯克會戰

朱可夫大將指揮了庫爾斯克會戰

偉大的衛國戰爭系列之3——庫爾斯克會戰

蘇軍伊爾2攻擊機在庫爾斯克會戰當中作用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