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的编者是谁?为何其头句是“赵钱孙李”?

宋代学者王明清在他所撰的《玉照新志》卷三中对此作过说明:“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这段话就明确说明:《百家姓》的作者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一位无名儒士,因为作者是平头百姓,没有人为他树碑立传,作为《百家姓》的作者就这样被埋没了。

《百家姓》的编者是谁?为何其头句是“赵钱孙李”?

宋代学者王明清图

关于这个问题,明、清以来许多学者就进行过考证,认为《百家姓》在宋代以前就有底本,比如早在唐代就有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林宝的《元和姓纂》等姓氏著作,到了北宋初年,儿童需要姓氏方面的启蒙读物,吴越地区一位不知名的儒士完成了此书,很容易就流传开了。

《百家姓》的编者是谁?为何其头句是“赵钱孙李”?

百家姓图

那么,这麽多的姓氏是按什么原则或规定排列的?这一点王明清在《玉照新志卷三中也说得很明白:“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

《百家姓》的编者是谁?为何其头句是“赵钱孙李”?

赵匡胤图

这就告诉人们,《百家姓》开头的“赵钱孙李”一句,是因为宋代皇帝姓赵氏,吴越国的国王姓钱氏。“孙”是吴越国忠懿王钱俶的正妃孙太真的姓氏,“李”则是南唐国君李后主的姓氏。史载孙太真聪慧知礼,好读五经,性情节俭,常有施舍,在百姓中间有很好的口碑,而李后主为杰出的词人,他所写的作品在当时就誉满大江南北,“赵钱孙李”皆为北宋初年顶尖级名人,所以这位儒士自然就拿他们的姓氏作为《百家姓》的首句了。下面的“周吴郑王”都是武肃王钱镠妃子的姓氏。王明清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疑问,《百家姓》的排列次序就是这样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