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女子工作多年后,亲身讲述职场“潜规则”

踏入职场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能者多劳”,起初以为是对自己能力的嘉奖和肯定,但慢慢的发觉并不是那么回事。

最近有网友在南太混论坛发帖称,工作几年后,在单位里听到最扯淡的四个字就是“能者多劳”,下面一起听听看这位网友的帖子。

@第十二夜:

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能从科室的领导嘴里听到能者多劳这四个字,总觉得那是领导对你工作表现的肯定和信任,由于你工作有责任心,技术熟练,也由于你年轻,很多原本不是你分内的,或者说是老同事不愿意干的活,总会以能者多劳这样的名目,最终落到自己的头上

其实有些活并不需要多少的技术性,只是流水操作一样的“体力活”,只要你肯稍微花一点时间,谁都能上手。不是别人“不能”,而是不愿意把心思花在工作

上,能偷懒就偷懒罢了。事业单位里工资也不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相反多做多措,少做少错倒是条“真理”

湖州女子工作多年后,亲身讲述职场“潜规则”

能者每天下不了班,不能的到点拔脚就走。老同事个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总是有请不完的假,家里总有忙不完的事,而且全都离不了他们,就像单位里的一把手,事事需要他们盖章一样。

还有更夸张的,打个招呼或者一声不吭就偷偷溜了,对于单位的制度直接无视之。反正多干也是那点工资,少干也是那点工资,人浮于事。


湖州女子工作多年后,亲身讲述职场“潜规则”


当然,同事也不都是瞎的,人人心里有杆秤,想着她能早走我为什么就不能?她家有娃我家还有老人呢,偶尔有个急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可隔三差五就这么溜号,领导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样,假装不知道,大家于是也都有样学样起来。

老同事不是更应该以身作则吗?哪怕做一天和尚不也应该撞好一天的钟吗?单位的工作作风慢慢的坏掉,就是从一桩桩的小事开始的。慢慢的,我也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学会偷懒才是“能者”

——第十二夜

这位网友在职场工作几年后,写下的这篇职场感悟,让很多在职人士深表同感。纷纷在帖子下方留言道。

网友回复

@anheishen:能者多劳 务必加上 多劳多得,否则只是单纯的被剥削
@爱+:最扯淡的是:小X,好好干@沙克儿这说明你们的领导有问题,就现在这种态势隔三差五溜了,你们领导心真大。@长青藤:能者多劳要看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公务、事业那种估计劳死了也用处不大,私营企业可能稍微好点,前提是你的多劳要老板清楚@空中划过的板砖:这年代 你就得不显山不露水的 领导给多少就做多少 表现的太好给你的项目也多了 做得好那是你的本分 半毛钱都不加你 做不好 就是你能力不行 一顿骂

那么在职场的你又听过什么扯淡的话呢?工作这么久你又有哪些切身感悟呢?留言区等着你的大爆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