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有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主角要找工作,男主角为了帮女主角成功通过的面试,帮助她在简历上编造了很多虚假的工作经历。不得不说,女主角的经历确实漏洞百出,只要是一个合格的HR都不会看上那份简历,但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又是现实。

从电视中的某个场景中联想到我们现实中,难道我们现实中就没有简历造假的事情了吗?据不完全统计,职场上有高达3成的简历存在或多或少的造假情况,很多人在“工作经历”和“担任职位”这两项中造过假。


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很多求职者为了让自己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或是为了让自己在面试中得到更高的机会和待遇,在面试简历上对很多不利的信息进行隐瞒,对很多其他信息进行夸大、篡改和添加,以期获得称心的岗位,甚至在行业内已经是一种潜规则。

有一个朋友是做猎头顾问的,他就跟我明确说过,基本上现在猎头经手的简历,90%以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虚假成分。一方面求职者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拿到offer,而猎头顾问也是为了更快、更好的促成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合同,皆大欢喜,唯一蒙在鼓里的就是用人单位了,而作为求职者往往只会闭口不谈,谁会主动说自己作假呢?


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猎聘顾问一般不会讲这种操作叫做造假,他们称之为“包装”,适当的美化,适当的帮助求职者改善简历,优化简历,让求职者更加突出自己的优势,让用人单位更能直接锁定求职者的特点,让彼此能够快速确认眼神,都是对的那个人,所以无论是猎聘顾问还是求职者,都心安理得。

很多求职者由于跳槽过于频繁,担心下一家用人单位对其稳定性和忠诚性有所质疑,会将多段经历合并成一段,甚至有的求职者中间有半年或一年多是出于无业状态的,也就是简历空白期,会将自己包装成在外创业,最后创业失败等等,只要大概经历自己能简单说的通,HR这一层面还是比较好通过的。

有些刚毕业的应届生,会把自己在学校勤工俭学、暑期兼职的经历写进工作经历里面,这是明显行不通的。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比如软件技术、财务等,会特别要求行业经历,假设你虽然工作了5年,但是同行业经验不到一年,也是不能算作你的行业经验的。


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然而简历造假已经在职场中属于一种大家都默认的“潜规则”了,只要你假的不是很离谱,能够自说自话、自圆其说,加之本身学习能力强,只要能入职,后面跟着老同事多学习、多请教,基本上问题都不大,以至于市场上会形成一种专门的简历编写培训机构,帮你如何优化简历,提供工作证明,模拟面试场景,让你愉快的、顺利的、快速的拿到心仪的offer。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明确了工作经验,以至于出现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线循环问题:求职者去找工作,用人单位以工作经验不足为由拒绝了,但求职者说我要先有工作了才有工作经验啊,HR就说那你去工作啊,求职者说我这不是来找工作了嘛,HR又说那你的经验呢,求职者崩溃的说我要怎么在没有工作的前提下获得工作经验呢?HR回答了两个字“工作”。


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所以,很多求职者之所以会篡改简历,给自己的简历添加默许有的工作经历、工作职责、工作职称,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用人单位不断的去强调学历、经验,而让很多本身有能力的人被这些基础门槛挡在门外,或者给的条件是最差的。

没造假的或者在面试过程中不善于说谎的,基本上都很难获得一个很好的offer。这起码是我真实所看到的,你不可能在面试过程中告诉HR你的离职原因是因为被开除了,或者跟领导不含,同事相处不融洽等等,你只会说是因为追求个人职业发展、薪资突破等等。

如果你有真才实学,有真正过硬的技术,你的简历完全没有必要去优化,你的技术就是你最大的优势,优化反而是画蛇添足。但不得不说,适当的美化简历,确实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得到面试的机会。


简历造假究竟是不是职场的“潜规则”?



简历造假确实可以作为提升我们面试几率,可以作为我们获得offer的一个捷径,但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只能作为我们别无选择时,最后无可奈何的最后手段,但绝不能将造假当成一种习惯,当成一种理所当然,这只会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变得更加浮躁和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