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源精製公司債券無法按時付息 77億債務壓頂下評級三次下調

在發展勢頭正盛的2014年,利源精製(002501,SZ)發行了10億元公司債券,但在公司第一大股東王民窮盡手段為“造車夢”輸血,向金融機構、民間借貸伸手時,這筆債券的兌付風險也與日俱增。如今,風險終於爆發,而遇到風險的不僅是大型金融機構和民間借貸人,還有大量普通的公司債券投資人。

利源精製9月25日早間公告顯示,公司因資金週轉困難而無法兌付5180萬元公司債利息,至此,債務危機終於明確波及公司債投資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份以來,一向給債券維持較高評級的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一反常態連續重新評級。9月25日發佈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這一AA級債券已經被下調為CCC級。

公司債無法按時付息,投資人賠“血本”

2010年成功上市的鋁型材及深加工企業利源精製多年來業績穩定,但在實際控制人(之一)王民的帶領下,心向“造車”遠景的公司執行起略顯激進的融資策略,公司獲取資金的多種手段中就包括了發行公司債。

2014年,利源精製發行總額為10億元的“吉林利源精製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債券”(以下簡稱14利源債;債券代碼為112227,SZ)來補充資金。經過一次回購後剩餘7.4億元,利率為7%。

今年8月,公司表示因重大事項,該債券自8月3日上午開市起停牌。當時利源精製還強調停牌事項不影響公司償債能力。然而,事實證明利源精製的償債能力已經出現了重大問題。

9月25日早間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利源精製尚未將今年5180萬元的債券利息劃入指定賬戶,本次債券構成實質違約。違約的可能性已經於9月20日公告,並明確提到利源精製現金流量較為緊缺、流動性嚴重不足。

市場反應可謂劇烈,Choice數據顯示,14利源債9月20日打開交易,價格由開盤時的66元下跌至13.5元,最低時達到9元,當日漲跌幅為負83.33%。而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每張債券的收盤價還在98.7元。100元面值的債券價格下跌到10元每張左右,可謂慘烈。不過另一方面,14利源債還剩一年就需完成全部本息兌付,對於在二級市場購買債券的機構投資人來說,這筆公司債成為高風險,高收益投資。

進入8月後債券評級三度下調

9月25日的公告歸納利了源精製當前負債情況,截至9月21日,利源精製有息負債總額77.38億元,其中民間借貸9.25億元,股東借款約為10.45億元。

股東借款離不開王民,《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他親力親為地參與了上市公司“軌道交通車體材料深加工項目”建設發展工作,並高比例質押股票,進行民間借貸為項目輸血。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中報公示,王民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超22%的股權,屬於控股股東,據9月20日公告,王民及其一致行動人張永俠所持公司股份質押,並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若這些股份被司法拍賣,上市公司控制權或易主。

其他的危險是,利源精製部分銀行賬戶已被凍結,而截至9月20日公告發布時,利源精製逾期債務金額為21.6億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另外,利源精製全部土地房產被法院查封。

9月25日發佈的另一份公告還顯示,聯合評級將利源精製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B”下調至“CCC”,維持主體評級展望為“負面”;並將“14利源債”債項信用等級由“BB”下調至“CCC”。

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8月以來聯合評級第三次下調評級,重新評估頻率遠高於往年,從2014年到2017年,利源精製業績穩定增長,其債券信用評級一直維持在“AA”級,就在今年6月25日聯合評級還最後一次維持了AA級評級。

近年聯合評級也指出利源精製存在短期償債能力較弱的問題,卻一直未調整預期,公司債券價格也長期穩定在100元以上。

危局何解?除了催收應收賬款、聯繫金融機構外,利源精製此前還表示公司和控股股東正在積極尋求通過股權重組等方式,引入具有“國有背景或者具備更強資金實力”的股東為公司提供有力支持,但這一舉措在9月25日公告的債務償還計劃中沒有出現,記者就此致電利源精製證券部瞭解股權重組進展,對方僅表示一切信息以公告為準。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