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中国《市县领导决策》月刊、网 李元成 杨四平 肖波

基本概况

下木角乡上木角村系大唐名将——中华门神尉迟恭之故里。坐落在下木角乡以西6公里处的一个沟湾,与下木角村相连,距平鲁区政府驻地31公里,全村现有101户、228人,党员11名,村域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2亩全部退耕还林。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该村四面环山,群山重叠,林木茂盛,春有万木争荣之象,夏有虫鸟欢唱之乐,秋有丰硕灿烂之景,冬有皑皑白雪之北国风情。此地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该村现有尉迟故居、尉迟祖坟、云游寺遗址、九十九眼井和红色革命驻地。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相传九十九眼井是该村农民为了吃水自发修建的,据风水先生讲,要是当时修建100眼井就能出个皇帝,因此出了个一品官员;红色革命驻地是抗战期间该村曾经是朔县县政府的驻地。乡政府现保存"唐鄂国公尉迟敬德故里"一石碑,据说是唐代皇帝李世明亲御。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作为大唐名将尉迟恭的故里,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开发故里景区建设,力求将门神故里打造成一个古色古香、独具特色的"门神文化家园"。

旅游景区建设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条主线,发展四大景区。"一个中心"即尉迟敬德故里4A级旅游文化中心;"两条主线"即尉迟恭故里和寨子山古堡;"四大景区"即入口景观区、休闲商业区、登山骑游健身区、古文化展示体验区。

旅游景区建设具体做法

一是做规划,描绘独具特色的"门神文化家园"蓝图。我们先后聘请山西风光旅游设计院对尉迟恭故里景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绘制了旅游区平面图。聘请山西九加一园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管委会、国公庙、九十九眼井和上木角村古村落改造进行了建筑设计。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二是搞宣传,大力营造"门神文化家园"氛围。首先在乡政府对面的两座山上用石头堆砌了"尉迟故里"、"寨子山古堡"九个大字;其次在下木角村主街道拆除残墙断壁300多米,清理垃圾60多方,新建了长达600多米的门神文化墙;第三分别在下木角和上木角两村的入口处修建门神牌楼两座。

三是抓进度,强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新修了5.438公里旅游公路,对容易滑坡的地段进行护坡整理2000多延长米,公路两侧安装了景观路灯,移植了爬山虎30000余株,路旁绿化7公里,进行了美化亮化;用河卵石新铺了通往尉迟恭故居便道590米,对上木角村现居住的38户、114间古院落进行了原生态改造,对周边土地1.5万亩实施了退耕还林;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修复了九十九眼井的井台,新修连接九十九眼井的渠道,安装了护栏,并沿渠进行了园林式绿化;新建了西山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新修了敬德铁技铺,硬化了国公庙广场,新建了公共厕所;新立了"门神故里"石碑、九十九眼井碑和尉迟恭故里碑;国公庙修复工程圆满竣工。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2018年工作计划

新一年着重在以下六方面求突破见实效。一是完成国公庙布展,向游客开放;二是建设尉迟恭故里碑广场;三是沿旅游路新建"黑虎下界"、"鞭打碌碡"等十个故事景点;四是沿九十九眼井河道新建采摘园基地;五是对上木角村没有整治的26户105间进行集中整治,实现古村落改造全覆盖;六是开发建设寨子山古堡,与尉迟恭故里遥相呼应,扩展景区,提升旅游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振兴门神家园,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

网络运维:赵平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