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教育的一點思考:9年義務教育基本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關於孩子教育的一點思考:9年義務教育基本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這幾天關於孩子的教育,因為一個家長半夜12點責怪老師走紅,忍不住評論了幾句,引來一片罵聲同時也有一片讚揚,由此引發了對孩子教育的一些思考。​​

關於孩子的教育,你千萬不要相信素質教育,不要跟白痴似的喊減負,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其實,決定你孩子命運的時間並不多,只有短短的9年,那就是義務教育的這9年。不要怪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太多,更不要怪老師對你家孩子太嚴厲,要想孩子未來過的好,小時候的教育一定要嚴厲,告訴老師不聽話就打,學習不好就打。​

現在的年輕父母基本上就是80後和90後這兩代人,這兩代人可以說是幸運兒又是不幸的,幸運是他們都是獨生子女,一家幾口關愛一個,物質上從來沒有受過短缺的苦。不幸也因為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導致這些人太孤獨和自我。​

而大學擴招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的,好學校的爛專業,爛學校爛專業,這種雞肋幾乎佔了大專院校三分之二以上,因為大學入門門檻低,加上專業和特定的社會環境,這樣的學校畢業的學生走向社會以後,才發現大學文憑貶值高不成低不就,對知識和專業要求高的去不了,類似外賣這樣的活不想幹,變成了社會的夾心層,企業用工荒缺少產業工人,這邊廂大學生卻拿著3000-5000的工資混日子,看不到未來過不好現在,對未來的和現實的焦慮成為這個群體的通病。​

實際上在微博上晃悠的頻率比較高的也是這個人群,他們把所有的焦慮都歸罪於社會不公,從來沒有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你不如別人?那些送快遞送外賣的人不焦慮,他們踏踏實實每天就為多賺錢而勤勞,多跑一趟就能多賺幾塊錢,這很現實也很充實。馬雲李彥宏那樣的人不會迷茫也不會焦慮,他們有奮鬥的目標,這個社會上踏踏實實往前奔的人從來不焦慮,他們相信自己能駕馭自己的生活。

​面對這種情況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趨勢,就現在人口總量下降的趨勢,這麼多大學必然會逼迫轉型,轉成類似藍翔技巧那樣的職業技術學院,中專大專將成為立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9年義務教育結束之後,初中升高中可能難度要比現在高考難度更大,考不上高中的就去上中專學個手藝,考上高中的高考再淘汰掉一批,進大專學手藝。考上大學的那些精英就去做創新科研、社會管理等等工作。中專都考不上的,就準備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只需要體力的工作。

而決定你娃上中專、大專、大學的分水嶺就在9年義務教育這個階段,​所以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中這段時間,不要捨不得你的錢和你的娃。不要動不動就去責怪老師這樣不好那樣不對,教書育人是個良心活,老師對你娃用點心你娃就進步的快,老師對你娃畢恭畢敬你娃就直奔黃袍加身去了。

不管經濟條件是否允許,都要送娃去各種補習班,把在學校跟不上的重要課程都補上,所以,孩子的交易也是家長的教育,家長尊重知識,敬畏老師你娃才能尊重知識敬畏老師,否則,你真的就把孩子教壞了,我看很多人給那個家長點贊,說這個家長是個英雄,我真笑不出來了,如果年輕父母崇拜這樣的家長,那不是愛孩子,而是在掐自己孩子未來的脖子。​

9年不長一眨眼就過去了,​這9年是奠定孩子一生的重要時間窗口,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沒法彌補了,所以說一個舒適快樂的學生時代,要用一生的辛酸和勞累去彌補,別以為你家有錢就覺得孩子可以不讀書,身價幾十億的人被孩子用一年敗光的大有人在,讓孩子自己能夠獨立才是長久之計。

俗話說百年樹人,不是說教一個孩子需要100年,而是一個好的需要百年的傳承,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今生過的好壞那麼簡單,而是你家族基因傳承優化的基礎,為什麼有的人一代比一代強,有的人就一代不如一代,這都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對知識的重視程度,也是對教育的敬畏與否,如果家長動不動就心疼自己的孩子,把老師提溜出來批評一下,那結果不言自明。​

所以,80後、90後年輕的父母們,孩子教育是一個大課題,該忍的的時候你就必須忍,別再用你的任性耽誤孩子的一生,學生時代的孩子所有的權利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達不到這個目標就打,不要捨不得。更不要主張什麼快樂教育、什麼自尊亂七八糟的,越是強調這些的越脆弱,從小就身經百戰孩子走向社會自然生龍活虎一般的有活力。

玻璃心水晶娃很難適應社會,你可以折騰老師,等孩子走向社會以後,你還打算去幫孩子折騰公司領導麼?即便是公司領導跟老師一樣隨便折騰,孩子的未來呢?你找誰折騰?

為長遠計,9年義務教育階段要全力以赴,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取決於你對孩子未來的規劃。

要是打算成就一番事業,那就要本著考上好大學的目標去。

要是隻想孩子一生平平安安衣食無憂的過日子,那就本著中專技校的目標去,初中畢業考個好技校,學一技之長,和你上大學混日子的時間相比,你在為房租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已經工作了10年了,一個有十年經驗的產業技術工人那一定是衣食無憂的高收入人群。

要想讓孩子9年義務教育階段過的舒服快樂,那你現在就開始教他交通法規,以及電瓶車的駕駛技術,女孩子就要教她做家務,以後直奔家政服務。

總之,孩子是無辜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個人才,每一個孩子都是社會的未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關鍵就看孩子的造化了,遇到一個什麼樣的父母,遇到個操蛋的父母,再好的孩子都毀了。遇到個有智慧的父母,那真是孩子的造化。

關於孩子教育的胡思亂想,大家看了能思考更好,生氣了罵幾句也挺好,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