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磐安登上人民网了!

这次是大篇幅哦,

跟小布一起去看看吧!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9月19日,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将在江南药镇举行。近日,人民网推出长篇通讯《江南药镇:“磐”活新阵地 做大同心圆》。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全文如下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坐拥5200多座山峰,誉为“浙江高地”——金华磐安是全省最大的道地药材主产区,境内有野生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药用植物种类的68%,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磐安的药材就通过宁波和绍兴等地销往海外,其中的白术、玉竹更被列为贡品。国内外的“浙八味”药材中的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就主产于浙江磐安,俗称“磐五味”。

东风澎湃,鼓千帆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扛着钢筋,提着沙石……初秋的磐安,为迎接“收获”“旺季”的到来,这里分外“火热”。来自天南地北数百位工人正有序的忙碌着。总投资近3000万元市场景观提升工程的萧统文化广场项目主体工程正有序推进。意味着“江南药镇”——浙八味市场旅游景区创3A工作又坚实向前迈进了一步。

“江南药镇”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核心区块1平方公里,计划通过5年时间,总投资30亿元以上,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80年代初,磐安中药材市场

从发源地——全国唯一被尊为茶(药)史“活化石”玉山古茶(药)场……到1982年第一代露天药材市场在新渥镇新渥村老街上建起……从1984年第二代药材市场在在新渥镇新渥村大会堂开业……到1987年第三代药材市场在宅口村兴建……再到2009年11月18日,“浙八味”特产市场再出发……!市场在不断实现“大变身”的同时,也见证了千年药乡的“大变革”。

2007年,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浙八味特产市场开工,建成后,成为全国硬件设施最好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浙江省第二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15年以来,磐安县委县政府牢记总书记殷切希望和谆谆教导,始终围绕'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富民的重要依托'这个核心不动摇”。磐安县委书记傅显明指出,立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中心,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为思路,以原有中药制造产业基础为依托,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前延后伸和推进产业高位运行跨越式发展上下功夫,打造独树一帜的中药产业全产业链。

2015年6月,“江南药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是全省唯一以中药历史经典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

父辈祖辈都和药材打交道,自己28岁成了天南地北药材的“背包客”,将洛阳天麻“请进来”,将磐安“天麻行空”到日本……在江南药镇华东宝药业有限公司的药材经营店里,我们见到了颇为传奇天麻大王曹观兴。

通过“互联网+校企合作+药材基地+旅游工厂+市场店铺+商贸公司”的新“配方”,让59岁曹观兴时常忙的不亦乐乎。仅中药材深加工门店销售一项,就让这250平方米门店生意经常有“意想不到”,日均销售额6-7万左右,最高则有36万之多。

眼“观”六路,方“兴”未艾。而今,“浙八味市场”有许多经营户像曹观兴名字一样,把中药材产业做到“名至实归”。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这里“户户种药材,村村闻药香”。上午,距磐安县城18公里新渥街道,古名灵山。见到一对老人家正忙碌着,“我已经75岁啦……”男主人幸福而又纯朴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经询问,老两口种植浙贝亩0.5亩,好的时候每年有近3万元收入。

在市场带动下,这里种植药材面积超过2万亩,每年中药材产量有1万余吨,产值达到4.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近35%。全街道80%的人口从事药材产业,拥有药材生产专业村7个,种植大户650户,相关行业人数超过1.5万余人。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磐安,使更多青年人到外地承包连片种植中药材。目前在周边东阳、永康、天台、晋云等地,以及江西、河南等外地区种植中药材达320余亩,其中河南种植基地就有20多家。

数据显示,2017年底,江南药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1亿元,特色产业投资13.32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特色产业投资5.44亿元,特色产业占比已达83%。中医院、“浙八味”相关附属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药镇已入驻包括“一方、大晟、”在内各类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等企业67家,中药保健营销企业574家。此外,健康产业、物流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江南药镇核心区的浙八味市场

如今,江南药镇已成为磐安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仅2017年,已累计接待省内外党政代表团214批次,接待游客60.1万人次,市场交易额达25亿元。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引领一切的”。磐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新城区党工委书记、江南药镇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熊伟威说,党员干部要“知责、明责、履责、担责”,切实成为“攻城拔寨”的先锋。任何人绝不允许找借口、搞推脱、卸担子,“两学一做”做得如何?'江南药镇'主战场上见分晓。

全县党政军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主动承担起江南要镇各项险重工作。县级层面专门成立特色小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组织部长任组长,将涉及特色小镇建设的发改、财政、农业等28个政府部门和组织部、工、青、妇、工商联等党群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推进特色小镇党建工作。同时组建江南药镇联合党总支,将辖区各类各级党群组织纳入统一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难题。

早在2002年,磐安县胡宅乡就提出“一年365天,天天服务老百姓”的设想,并率先设立“365办事窗口”,深受群众欢迎。磐安县政府因势利导,在全县20个乡镇和涉农涉企机关部门全面推行了这项便民措施。

2007年,磐安县365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完成扩容提升工作,同时更名为“磐安县365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了各部门在一个办事大厅,提早践行了“最多跑一次”。

“'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集成了企业服务事项,大大方便我们企业办理各类相关业务”。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负责人不由点赞,政府还为我们药企药农开专项服务平台,更是锦上添花。

据了解,当前磐安全县上下正围绕“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不断续写'八八战略'新的磐安篇章”。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真正让干部多谋路,让党员多开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同时,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员老娘舅”工作室、党员“红色驿站”,党员“一带三”活动等,为群众提供征迁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消费维权、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等。做到真正为企业和经营户“磐”算,让企业和经营户“安”心。

“亲”“清”政商关系,良好的营商环境,凝聚江南药镇,使“浙八味市场无假货”,犹如全国驰名商标“磐五味”——在国内药材市场已成为一张金名片。

掌握“药领”,联致强

“假日工程师补贴、退休工程师补贴、(博士(正高)50万、硕士(副高)30万,本科,7.5万)”……新政频出,不拘一格揽英才。

“以“26县”的财政基础,开出了类似甚至高于周边县市的补助力度,足见县政府招才引智的决心,也确实卓有成效”。浙江大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剑。

从一名土生土长“山里娃”,成长为浙江大学博士后,并伴随三年前江南药镇开始创建,作为返哺家乡中医药产业的高端人才,曹剑日常穿梭于磐安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仿野生栽培试验区,筹备近3年即将投产的工厂,出差的高铁上……

“自己之所以选择到磐安工作,是这里的人们热情真诚,更重要的是这里用人留人方面鲜活的政策和公平公正的环境”。来自四川的张岑,浙大药学系2018年应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磐安县农业局。

近年来,磐安坚持打好“引、育、用”组合拳。实施“乡情回归”计划,开展“博士家乡行”等各类“引凤”活动,吸引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131多名海内外磐安籍博士及其他各类各级专家型人才224人。同时,与15家高校、省级研究院开展合作。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江南药镇已集聚各类专利125项。加快“腾笼换鸟”,利用低效闲置厂房培育了长生老号饮片厂、中经影视大型摄影棚等,促进企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全产业链发展。

如今,通过引进像曹剑这样的“优秀前锋”及营造好“磐安籍博士联谊会”这样的“热闹中场”,小镇已经汇聚了一支中医药产业顶级专家“球队”,兴起了一批坚实而优秀的企业“俱乐部”。

“全'磐'皆活,等您来'安'营扎寨”。傅显明指出,安居方能乐业,让磐安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靠山”。

“目前公司每年都有多个专利申报,仅去年一年,我公司就申报了7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个……”。一提到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曹剑坚定而自信。

据了解,作为首家入驻江南药镇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物流服务于一体创新型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近2亿元,建有5万平方米的大晟药业将建成国内先进的中药饮片、生物发酵、全自动中药提取及配方颗粒、全剂型保健食品等四条生产线和全厂工业旅游参观线,届时会形成中药材深加工全产业链,效益可提升近两倍,同时能结合当地绿色旅游发展,走出一条工旅结合的特色道路。

烈日当空,我们走近江南药镇新城区一角,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厂展现于眼前。占地42亩、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为“广东一方”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陈虓介绍说,目前万事俱备,只等开工。企业实际投资已超1.5亿元,投产初期一年需中药材6000吨,正常每年所需中药材10000吨左右,同时可带动500余人就业,给地方可贡献税收一亿元以上。现在,企业已在东阳、磐安两地建中药材基地5000亩,其中东阳浙贝母基地达2000亩。

为了更好立智浙江、立足浙江,“一方制药”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校企合作”已有四年,企业为学校提供产学研基地,并设定奖学金每年100万。

今年三月,总公司与日本津村制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可带动“浙江一方制药”年销售3-4亿元出口额。未来,企业将围绕“健康中国”。融入”浙派中医”。放眼海外,充分利用“一方制药”“国家队”的优势,打通与国际先进的中医药企业合作,反哺“浙里”——带动出口的同时,推动浙江道地药材和提升全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地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伴着余晖,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驻地,一股农家菜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个味道老温馨额,而且又养生,吾老欢喜额。”一群游客在磐安游玩之余,在享用当地药膳美食,几辆上海牌照的车辆有序的停放在民宿一侧。

既释放千年“药效”,又品味现代养生“食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科协和金华市科协的帮助指导下,编辑出版首批道地磐安药膳画册《药起磐安 膳动中国》。作为全省首个药膳的行业标准,将每道药膳配方、依据、功效、适用人群等标注规范,每道药膳并附有一个民间传说,增添药膳历史文化底蕴。

晨曦,驱车返程,一路上阳光扫过苍茫蜿蜒盘旋的乡路,扫过大盘山之巅,也扫过洒落在大山里的古老村落和缓缓开门的农家。

车行至新城区大麦坞村,一只巨大的葫芦雕塑就闯入眼帘,一只通体金色、高约10米的“药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金色的光芒,周围簇拥着古代医者的雕像,一股浓浓的“药韵”在这个“中国千年药材之乡”弥漫开来。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小药镇,大梦想!

此前江南药镇已多次被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

浙江卫视、浙江日报、金华日报

等省内主流媒体,

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

争相报道,

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今年以来,新城区

“向效率要时间,向黑夜要白天”,

创造了

“一月60天,一天30个小时”

新城速度,

诠释了

“不畏难、不推脱、不卸担”

铁军精神,

江南药镇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江南药镇始终在探索中努力前行,

相信小镇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部分图文:童苗

这个磐安引以为傲的小镇,登上人民网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