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權力總是那樣的吸引,人們為了權力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兒女、父母,甚至更多,所以在每一次政權交接的時候都會面臨著血雨腥風,在我國古代人們為了一個皇位用盡了陰險的手段,父子相殘、兄弟相殘的局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可以說屢見不鮮。同樣在外國也是一樣,人們為權力大打出手,不過他外國的歷史中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一位總理在國會的時候宣佈要罷黜任職了30年的總統,當時所有人都以為要發生衝突,誰知這位總統淡定的表示自己讓位給這位總理,這也因此被世人認為這是史上最平淡的權力交接。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總統選擇讓位呢?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又存在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這個故事發生在非洲的一個國家,政變的地點在突尼斯。突尼斯這個國家雖然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卻很富裕,它與歐洲國家唯一不同的一點就是這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不同。這個國家在1957年廢除了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國,突尼斯的首任總統是突尼斯歷史上最為有名,也是在為時候最長的布爾吉巴,在他讓位的時候還發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我之前所說那件最平淡的罷黜。

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布爾吉巴這位可當得不容易,因為他是突尼斯第一任總統,當時突尼斯剛剛有君主制轉變為共和國,所以布爾吉巴既要面對國內支持君主制的成員,還要面對當時反對他們成立共和國法國的欺壓。不過布爾吉巴卻在這種情況下穩定住了局面。之後他更是看中美國這個經濟強國,並且抱住了美國這一條粗大腿。突尼斯因此得到了美國的經濟援助,還得到了美國的武器援助。突尼斯的國力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使得非洲的中心由埃及轉變為了突尼斯。

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然而這樣一位英明的總統也是會犯錯的。在1975,布爾吉巴為了鞏固自己在突尼斯的地位,他修改了憲法,甚至還把之設定為永久總統,可見布爾吉巴對於權力的渴望。到布爾吉巴晚年時,他對自己手中的權力更加看中,所以他的疑心也越來越重,換了一批又一批的總理,也打壓了不要他懷疑的對象,甚至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也被他打壓,於是布爾吉巴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滿,這個時候,布爾吉巴也意識到自己在這樣下去會出大問題,所以他必須找到一個替罪羊幫助當下這些罪。

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這個替罪羊就是突尼斯的新任總理本阿里,不過這位本阿里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是軍人出身,手上也掌握了不少的軍隊。他感覺到布爾吉巴想要對他出手,於是他就想到發動政變。時間就定在內閣會議上,當時他安排許多人,這些人有政治上的,也有軍方上的。等到布爾吉巴宣佈時,本阿里拿出憲法宣佈布爾吉巴因為年老多病已經不適合繼續當總統了,在場的官員也表示同意,布爾吉巴看到這種情況後,毫無辦法,因為這是根據憲法規定的,其次本阿里已經掌控了局面,已經無力迴天,最後布爾吉巴宣佈自己讓位給本阿里。

總理的一句話,任職30年的總統選擇讓位,堪稱史上最平淡的罷黜

實際上布爾吉巴的失敗在於他對權力的慾望太大,導致自己最後失去了民心,所以在內閣會議時基本上沒有人支持他,只能認栽,自然也就發動不了最後的反抗,自己也也沒有勝算,所以他沒有反抗,認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