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炸油條嗎?不會過來看,包你學會

你會炸油條嗎?不會過來看,包你學會

油條

文:申新會

小時候家裡窮,好多少天吃不上一頓油條,每當吃油條的時候都是在“重大節日”——逢年過節、建房上樑、管老師飯、家裡成員過生日的時候,所以吃油條的時候感覺特別美,特別香,一頓飯就能吃好多根油條,好像過了一下油癮,就能把多少天肚子裡缺的油水都給補起來似的。吃完油條,手上油油的,感覺很美。

記憶裡媽媽炸油條的時候總喜歡拌酸湯,裡面有豆腐、綠菜和粉條的那種酸湯,吃完油條,喝碗酸湯,把肚子裡的油水給化解一部分,感覺太美了,所以我總是認為油條跟酸湯就是絶搭。

小時候貪玩,總是火急火燎地跟小朋友玩,回去胡亂吃一下,喝碗酸湯就跑出去了,所以很少操心油條是怎麼做的,反正每次媽媽做的不管是油條還是油疙瘩,都特別好吃,印象中媽媽好像問過鄰居阿姨怎麼做油條,怎麼做油疙瘩,媽媽很快就學會了,雖然也有失敗的時候,但很快總結經驗之後,媽媽就做得越來越好了。

早就聽說初中同學杜世榮學過做飯,最近跟他聊起做自媒體的事情,他很支持,朋友真是沒的說,每個事情都是盡力而為。約好了今天早上去他家裡,他昨天就把案子什麼的好好擦洗了一遍,我就感覺他心特別細,凡事都是有備而行,這點值得我學習。

果不然,他的細膩的性格在他的廚藝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到家裡坐定之後,他跟我商量著說,“咱們今天做2斤面的油條,行嗎?2斤面兌斤半的水,炸出來就是3斤半的油條”。我說,我不懂,你是專家,按你的想法去做,他說足夠咱們吃了。大概算了一下時間,從開始和麵到做成油條,需要兩個小時,9點的時候就開始和麵了。

按照我的想法,拿瓢挖兩瓢面,舀上一碗水,兌著和著就開始了,水不夠了再加,做飯上從來沒有用過數學概念,杜世榮卻不這麼幹,(確實學了不少東西,完全勝任老師,之後應該叫杜師傅了),杜師傅用總量固定的辦法,先稱出來2斤面,一兩都不少,也不多,然後用盆再稱出來一斤四兩水,總量固定下來,然後開始兌水和麵。和麵的時候往裡面放30g香甜泡打粉,很便宜,超市都有,一元錢可以買兩包的。香甜泡打粉是泡打粉中的一種,用它來和麵可以使得面發酵的更快,使油條更加柔軟、好吃,還有一股香甜的味道。

和麵也很有講究,最後的結果是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中間的過程,杜師傅是這麼做的:先用水和麵,把面揉到一起,然後對摺,用力按壓,之後給面上抹油,如此反覆,直到感覺面和的均勻,泡打粉跟食鹽充分融入面裡了,並且特別有勁道了,他才停下來,開始醒面半小時。讓泡打粉跟面第一次發酵。

這半個小時杜師傅開始洗菜、切菜,製作燒茄子,茄子菜切好,菜辣椒跟西紅柿炒好之後,時間也到了,杜師傅又開始和麵,依舊是對摺,用力按壓,之後給面上抹油,如此幾個來回,感覺面又有勁道了,盆上蓋上蓋子,又開始醒面半小時。最初“三光”也做到了。接下來杜師傅開始上油鍋,炸茄子,茄子炸好,跟菜辣椒、西紅柿菜混炒之後,一盤香噴噴的燒茄子就做好了,半個小時也剛好到。杜師傅掌握時間的本領令人拍案叫絕,華羅庚的統籌方法真是學到家了。

杜師傅把醒好的面轉移到面案上,柔軟的油條面已經有形了,他切成幾塊,用擀杖擀成一片,又從一端開始均勻切條,切條要保障大小均勻,炸出來的油條才夠斤夠量,這個也是需要長期練的硬功夫。隨後依次取兩條疊在一起,用手捏著兩端一拉,油條就成了。別看這一捏一拉,這裡面也是滿滿的學問。杜師傅介紹說,一般人都是右撇子,因此左手手勁小,右手手勁大,一開始的時候捏出來的油條,一端死一端活,所以,也有仔細琢磨,看怎麼用力,拉出來的油條,用油炸出來兩端才一樣均勻,一樣粗細,一樣好看。我們的主持人試著做了一個油條,就感覺捏的太死了,油條兩端的氣跑不出來,油條像一個棒槌,中間粗,兩端細。

用筷子把油條在油鍋裡面上下翻,直到油條發黃了,杜師傅泠幹油放入盤子中,整個屋子裡都是油條的香氣,小時候對油條的食慾又來了,就著燒茄子,美美地吃了一頓。

杜世榮老同學的這一手讓我拍案叫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