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創新

2018年9月19日-20日,第七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論壇在西安舉行。此次論壇以“數字經濟時代的普惠貿易發展”為主題,匯聚了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政府、協會、企業、智庫專家等重要嘉賓,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的政策規則協同互認、社會發展模式創新以及跨境電商等話題,交流發展經驗,共同推動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進程。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盛振中應邀作主題演講,介紹阿里巴巴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創新的實踐。

阿里巴巴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创新

以下為演講摘錄: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高興,我能在此與大家分享阿里巴巴和合作夥伴的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探索脫貧創新。

阿里巴巴將脫貧作為公司戰略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正式啟動,未來5年,阿里巴巴計劃投入100億元人民幣幫助脫貧,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脫貧工作成為阿里巴巴戰略性任務。在中國,阿里巴巴是第一家數字經濟企業把脫貧工作作為公司戰略業務。

阿里巴巴關注脫貧、關注社會責任由來已久。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率先發布了互聯網行業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強調將社會責任與公司業務發展融合一體。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阿里巴巴對口支援了四川省貧困縣青川縣災後重建,一直堅持了十年。去年,阿里巴巴把脫貧提升為公司的戰略任務,不是偶然,與這麼多年非常重視社會責任密不可分,一脈相承。

在幫助脫貧上,阿里巴巴有自己的理念,最核心的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授人以漁”,不僅僅幫助貧困人群脫貧致富,更要幫助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第二,希望用一百億的投入撬動一千億的脫貧效應,不僅僅阿里巴巴自己投入,也希望通過平臺的方式,撬動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力量,包括阿里巴巴的客戶、合作伙伴等等,大家共同參與、助力扶貧脫貧。

阿里巴巴的脫貧戰略有五大方向,分別是電商脫貧、教育脫貧、女性脫貧、生態脫貧和健康脫貧。

電商脫貧,主要是幫助貧困地區銷售優質的特色產品,包括農產品,進一步促進當地產業發展,以產業帶動脫貧。

教育脫貧,主要是幫助貧困縣培養人才,尤其是鄉村教育和職業教育。

女性脫貧,主要是為貧困地區的女性提供保險保障,並且通過培訓、金融支持她們創業和就業。

生態脫貧,主要是幫助貧困地區保護環境,並且探索發展環境友好的產業。

健康脫貧,主要是幫助貧困的家庭提供醫療保障,解決因病致貧的難題。

科技創新提高脫貧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第一,區塊鏈技術幫助脫貧項目增強透明度和降低成本。

為了幫助因病致貧的家庭,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了“頂樑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截止到9月中旬,幫助超過12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健康保險。

這個項目與其他健康保險項目最大的不同,是整個項目都運行在區塊鏈平臺之上,從募款到投保,再到賠付,整個流程都非常透明。通過支付寶,我們作為普通公眾可以瞭解到項目所有信息。

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9月17日,已經獲得超過9400萬元公眾捐款,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捐助。我們也看到,有超過7600位貧困戶,他們在看病之後獲得了保險賠付。我們還都可以看到某一戶家庭、什麼時間、獲得多少錢保險賠付,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

除了區塊鏈,這個項目還應用了圖象識別等智能技術。當貧困戶往平臺上傳醫療發票圖片後,平臺可自動識別所花費的醫療費用、藥品等內容,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項目運作成本,提升整個項目的效率。從目前來看,整個項目90%的資金都可以用於貧困戶醫療理賠。

其次,移動技術幫助脫貧工作提升效率、增進協同。

這個項目已經落地,在陝西省略陽縣,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當地的扶貧幹部通過建立在釘釘平臺上的工作系統,能夠共享扶貧政策信息、記錄走訪貧困戶、完成扶貧工作審批等等。今年,這個探索已經推廣到略陽所在的漢中市全部十一個區縣,大約6萬名扶貧幹部都在使用這個基於移動技術的工作平臺。

因為有這個新的技術平臺,扶貧幹部之間信息共享、工作協同更加高效。比如,據略陽縣統計,按照傳統方式,大約超過70萬條信息需要手工錄入,使用了這個新的平臺之後,減少了重複的信息輸入,減少了不必要的溝通流程,最終錄入信息工作量大約是18萬條,這意味著,幫助脫貧幹部減少大約3/4的信息輸入工作量,這是非常明顯的提升。

除了陝西,在海南、在河北還有超過10萬名扶貧幹部,都在使用釘釘平臺幫助提升扶貧工作效率,增進相互之間的協作。

科技創新幫助貧困地區增加市場的機會

最集中的體現是,全國的貧困縣利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把特色產品銷往全國,甚至銷往海外市場。基於我們的數據分析,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商品平均銷往280個城市,這就意味著覆蓋中國絕大部分的地區。貧困縣銷售額前十大類產品裡,包括傢俱、玩具、服裝等等,都是貧困縣的特色產品。

過去幾年,國家級貧困縣電子商務銷售規模逐步增加。每年電商銷售額超過1億元貧困縣,2017年全國超過60個,2014年大約只有20個,這個數量仍在持續增加。2017年,在阿里的平臺上,全國國家級貧困縣的電商銷售額超過370億元。這對於貧困縣來講,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以前,部分貧困縣的產品更多是在本地市場或者周邊市場銷售。因為有了像阿里這樣的電商平臺,他們的產品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市場,貧困縣的小企業、創業者、貧困家庭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新疆的巴楚縣是深度貧困縣,當地的瓜非常甜,但是受制於信息和物流,以往甜瓜主要在本地或周邊銷售。過去幾年,阿里農村淘寶與合作伙伴幫助巴楚銷售當地的甜瓜。2016年,巴楚甜瓜電商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2017年超過5000萬元,今年,銷售規模進一步提升。

在這個案例裡,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僅幫助巴楚銷售產品,還進一步幫助當地改善種植技術。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匯聚了海量數據,背後是海量消費需求,我們和當地的瓜農共享,邀請農業專家幫助他們改進種植技術,提升甜瓜的品質。最終確定新的產品標準,“一藤兩瓜”,即一根瓜藤上只結兩個瓜,最大限度保證瓜的尺寸、品質標準化。

在巴楚,我們不僅僅幫助當地提升產業,而且幫助培養人才,包括電商人才。本地有了自己的人才,在未來的發展、創新上才有更大的希望。

科技創新幫助貧困地區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在阿里巴巴的探索裡,特別重要的一點是,通過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電子商務服務為貧困地區提供多樣的支持,比如普惠的交易服務、普惠的金融服務、普惠的物流服務等,所有這些新的服務,都運行在雲計算這樣的信息基礎設施上。

比如普惠的交易服務,阿里巴巴電商平臺幫助貧困縣展示商品超過1億件,展示成本和營銷成本相對比較低。

比如普惠的金融服務,僅僅只計算從2017年12月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啟動以來,在大約半年的時間裡,網商銀行通過科技金融、通過互聯網,為貧困縣的創業者提供貸款超過38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創業者,因為沒有抵押物,或者沒有人幫助擔保,沒有辦法從當地銀行獲得貸款。

再如普惠的物流服務。在阿里巴巴和合作夥伴的努力之下,有超過20萬條快遞線路連接全國的貧困縣與大城市。最終我們能看到非常好的結果,比如2017年,在全國有480多個貧困縣的電商包裹超過100萬件,而在2013年這樣的貧困縣只有44個。過去的五六年間,貧困地區的物流服務有極大的提升。

在貧困縣,電子商務幫助大規模的小企業、創業者創業,進一步帶動大規模的就業。在全國很多的村莊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年輕人通過互聯網接到訂單,進一步帶動種植環節,或者帶動製造環節,這裡誕生了一批電商專業村——淘寶村。

過去兩年,我們與世界銀行展開專門合作研究。世界銀行認為淘寶村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鄉村減少貧困,實現共同繁榮。2017年,全國淘寶村超過2100個,電子商務銷售額超過1200億元,49萬活躍網店進一步帶動超過130萬的就業機會。在農村地區,電子商務促進就業,支持創業,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山東曹縣是省級貧困縣,在過去幾年裡,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截止到2018年4月,全縣大約5萬個網店,帶動電商從業人員15萬人,其中包括2萬多名貧困群眾。很多電商企業在牆上都貼有一張表格,展示為貧困人群提供就業的情況,包括貧困者的姓名、工作崗位、年齡等。當一家電商企業、一個電商創業團隊發展起來後,能夠帶動一大批貧困人群,幫助他們獲得就業機會,進一步增長收入,擺脫貧困。

此外,阿里巴巴在教育扶貧上也新的探索,嘗試搭建覆蓋教育全階段的保障體系,從學齡前到小學,到中學,一直到大學。在不同環節有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基金推動新的脫貧項目。

比如在鄉村教育方面,在過往幾年裡馬雲基金會獎勵了三百位鄉村教師,為他們提供獎金、學習交流機會、國際交流機會。阿里雲正探索幫助貧困地區免費培養雲計算工程師,並提供就業機會。淘寶大學的網絡課堂提供超過兩千門課程,覆蓋全國98%的貧困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貧困地區培養電商人才,等等。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阿里巴巴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创新

DT時代 共創新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阿里研究院

在這裡讀懂未來

阿里研究院微信公眾號:aliresearch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