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成都)

浣花溪因为诗人杜甫而闻名,杜诗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浣花溪(成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成文于此,这里除了含蓄婉约的景致之外,浣花溪的背景是悠远的文化,诠释它的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句,茅庐、小溪、竹林,楼阁、小桥、卵石,就是当时浣花溪的写照。

浣花溪(成都)

杜甫的茅庐常常被掀起了三重茅,雨夜难熬,娇儿也为此不能睡好,只能奔波于修复茅庐的工作中,所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定是杜甫发自内心的呼喊。

浣花溪(成都)

小溪从一座廊桥下淌过,河面顿时变得宽阔,南来的溪流也汇聚于此,形成小湖泊。白色鹅卵石布满了斜坡的河堤,三两顽童嬉戏其上,白天鹅依然昂首悠游碧波上。东去的流水陡然从大岩石上跌落,便成了小小的瀑布,为满眼的绿色添了生动和情趣。

浣花溪(成都)

其实,不知不觉中,已经入了另一个大园子—浣花溪公园。它占地两百亩,多为坡地,利用坡地本身的形势,将树木、草坪、花卉铺陈其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拼石的道路、木石结合的台阶、从斜坡上流淌下来的花卉,少了人为的雕饰,刻意的布置,显得烂漫而随性。

浣花溪(成都)

大片的香樟、银杏、楠木、槐树林各自占领着领地,不管在山坡下、道路旁、林子里都有供游人休息的木凳,和颜悦色的老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听鸟叫、逗鹦鹉、喝茶、读报,从容安详,一派天伦之乐。

浣花溪(成都)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浣花夫人的故事。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

浣花溪(成都)

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明代文学家钟惺著有散文《浣花溪记》。

浣花溪(成都)

浣花溪(成都)

浣花溪(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