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进口粮食,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吗?

在中美在经贸之间的分歧逐渐升温的同时,美国大豆成为中国重要的反报复对象,但美国大豆作为我国现在农业市场的重要一环,中国可能无法离开美国大豆。

因为中国耕地面积有限,无法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大豆,但这时,北方邻国俄罗斯伸出援手:据环球时报8月16日援引《南华早报》的报道称,俄罗斯决定提供250万英亩(约合1亿公亩)土地,以供中国公司和农民承包,帮助种植大豆。

疯狂进口粮食,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吗?

俄远东投资和出口机构投资部负责人瓦列里·杜布罗夫斯基表示,有几家中国企业已经对该交易表达兴趣,预期会有50%的投资来自中国,25%来自俄罗斯,另外25%来自其他国家。届时俄罗斯大豆对中国的供应将显著增加。

美国大豆已无价格优势

随着美国大豆进入中国的“进口税”增加了,美国大豆的低价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于是俄罗斯大豆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数据显示,2017-2018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约84.6万吨的大豆,是往年的两倍有多。过去一年里,中国贡献了俄罗斯96%的大豆出口,自俄进口粮食总量也达到纪录新高的123.1万吨。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由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中国的粮食产量是一年比一年的飞跃,截至2016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到达了61623.9万吨(12324.8亿斤)。

疯狂进口粮食,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吗?

但我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农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为此,中国需要大量进口朗诗,据了解,中国每年都进口几十万吨的粮食,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中国全年进口大豆、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等农作物共计10562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了2017年的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

而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

农业结构不合理、缺少机械化生产,农业大而不精!

我国农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大批量生产的都是水稻等高产量粮食,种类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水稻生产过剩,而大豆,玉米等其他粮食却不够吃了,自然需要进口其他粮食补充缺口。

同时中国地形多丘陵山地适宜机械化耕作的很少,生产成本高,以美国为例,美国用1%的农业人口养活了美国3亿的人,还有大量的余力可以出口,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大国,就是因为美国的农业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生产。

疯狂进口粮食,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吗?

而中国虽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农业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但终究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有着高达6亿的农村人口。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不足,我国主要粮食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也高,所以与大豆进口不同,我国进口主粮品种主要是因国内外价差或品种内品类的调剂。

由此看来,我国粮食问题较为严峻,粮食问题不容乐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将来受制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