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內心呼喚成就最真實最快樂的自己

有一句話我是比較認同的,“首先你要成為你自己,然後你再考慮成為其他什麼角色

”。

有時候活得很累,是因為一開始就追求角色的成功,而不是從內心體驗出發,找到自己最有熱情和天賦的地方,到最後擁有了千萬身家億萬身家卻夜夜失眠,蹲在十萬的馬桶上拉不出來,整天胃潰瘍也沒了口服。他們從一開始“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成為一個醫生”,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願望,大多數時候是因為看到了這些角色的光鮮,用大白話說就是要面子,自己是不是那塊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是一顆桃樹的種子,卻希望長成一個梨樹,再怎麼努力也實現不了。

而且很多心理問題也都來自忽視乃至扭曲自己的內心體驗,內心的力量是最強大的,當我們過度在乎別人的看法時,我們就成為外界評價系統的囚徒,自我的力量越來越弱,最後變得對外界的變化過於敏感,這時候需要聽從內心的呼聲,建立內在的評價系統,你這一輩子的目標是儘可能豐富的體驗你的一生,而不是被別人的評價困住,知道這點很重要。

那麼如何建立新的評價系統呢,當不再看重外界評價,破才能立,那麼接下來就是立了,如果不去重新建立一套“自己的原則”,建立一些新的體驗,那麼無論我們如何贊同“”聽從內心的聲音“這個觀念,都無法建立起新的內在評價系統,

只有活生生的體驗才能改變一個人的潛意識,再完美的理論說教,如果沒有活生生的體驗作支持,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

聽從內心的呼聲成為你自己,意味著更加健康,自由,意味著完全的自我負責,但是這條路不是一帆風順,跌跌撞撞是常有的感覺,甚至你自己都會對“成為你自己“發生動搖,所以有必要客服一些常見的障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努力。

一、遠離人格面具

由於社會評價系統的經驗,我們只表現出好的一面,並由此形成了很多人格面具。在成為自己的路上,一個人逐漸會遠離這些不真實的自我,

二、遠離“應該”

從這個角度看,90後們做到了,不為了錢委屈在一個公司,對領導的指示敢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是社會的進步。和很多朋友談過,很多不想上班就是因為每天都在“”cosplay“好累,公司是盈利為目的的,更多時候只能接受你好的角色扮演,你的情緒你的看法基本都會被忽視。但是你要在內心保留自己的看法,“公司如戲,全靠演技”,為什麼很多都市人會願意遠離城市旅遊一下或者親朋好友聚會下,因為他們需要尋找能夠完全接納他們的地方,包括好的不好的個性的方面。

“”應該“”越多一個人的心靈自由會越小,一個人內心的聲音越強大,就越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受外在評價系統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縝密的去計算成敗得失。但受內在系統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憑直覺,是傾聽並服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三、不再迎合別人的期待

很多人會通過取悅他人來形成自我,但是如果他們得到了自由,他們就會遠離這種方式。真正“成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樣子,無論那些規則是父母制定的還是文化制定的,他們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種純粹取悅他人的形式。換言之,他們不選擇成為任何矯揉造作的,或者任何被強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從外界界定的人,他們認識到,他們並不重視這樣的目標或目的,儘管之前他們已經按照這樣的目標度過了他們的大部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